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传统小吃有哪些?请详细介绍。

一、春节

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殷商始末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根据中国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日、陈元、郑源、元朔、元旦等。,俗称正月初一。民国时改为公历。公历的第一天被称为元旦,农历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被称为春节。

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祈求丰收。活动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由来

春节和年这两个概念的原意来自农业。在古代,人们把山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Hebe:“年熟了。”。夏商时期,夏历产生,以月亮的圆缺为月,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为新月,正月初一称为一年的开始,也称为年。年号始于周朝,正式定于西汉,延续至今。然而,古代把正月初一叫做“大年初一”。直到近代中国辛亥革命胜利,为了顺应农时,便于统计,南京临时政府规定民间使用夏历,机关、厂矿、学校、团体实行阳历,阳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1日为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腊祭祭祀仪式,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辞旧迎新、迎新祈福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当蜡耗尽时,人们杀猪祭祀上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在脸上涂上朱砂,用小鸟装饰翅膀,载歌载舞。至于“春联”,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冬天不下雪,春节不下雨。”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在国际上使用公历纪元,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公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是在立春前后,所以农历正月初一被定为“春节”,俗称农历年。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正月是一月,古人称夜为“宵”,一年中十五是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根据中国的民间传统,在春回的节日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地上有一万个灯笼,所以人们可以看灯笼,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圆。

我国有元宵节吃元宵的民俗。根据民间传说,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正月十五,楚昭王过长江,看见江面上有漂浮物,是外白内红的甜食。楚昭王问孔子,孔子说:“这浮萍果也是主复活的征兆。”元宵就像春节的年糕和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是一种节日食品。吃元宵像满月一样象征着家人团聚,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元宵在南方被称为“汤圆”、“紫苑”、“漂浮的紫苑”、“水原”。它是用糯米做的,实心的或带馅的。馅有豆沙、糖、山楂等,煮、炒、蒸、炸。

除了庆祝元宵节,还有宗教活动。即“走各种病”又称“烤各种病”、“传各种病”的参与者多为女性。他们结伴而行或靠墙而行,或过桥走过郊区,目的是驱病消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在许多地方,节日期间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跳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3.二月二日,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就是主管天上性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那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因此,这一天被称为春节。中国北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二月二,龙抬头;大仓库爆满,小仓库流动。“民间谚语。

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早上都会提着灯笼去井里或河里打水,回到家就点上火,烧香,供奉供品。在古代,人们把这种仪式称为“吸引天龙”。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面条、炸油饼、爆米花,对比“摘龙头”、“吃龙胆草”、“金豆开花、龙王升天、云雨升起、五谷丰登”,以示吉祥。

春节的由来,在中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了皇帝,惹恼了玉帝,叫四海龙王三年不要下雨在人间。不久,掌管天河的龙王听了民间百姓的哭喊,看着百姓饿死的惨状,担心人间生命断绝,遂违背玉帝旨意,为天下降甘霖。玉皇大帝得知龙王下凡,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的雨违反了天道,应该受到人类世界的惩罚。

如果你想回到凌霄馆,除非金豆开花。

为了拯救龙王,人们到处寻找盛开的金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在晒玉米种子时,觉得这玉米像金豆。炸的时候就开花了。不是金豆吗?家家户户爆爆米花,在院子里立案,为已经开花的“金豆”烧香。龙王抬头一看,知道是人们救了他。他对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到天下家家户户院子里的金豆花都开了,就要给龙王发消息,让他回天,继续给天下云雨。从此,人们形成了一种习惯。在二月的第二天,人们吃爆米花。

实际上,农历二月以后,“雨”节气就会到来,冬季少雨的现象就会结束,降雨量逐渐增多,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四。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为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和物候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业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清明风将至。”据《百岁问》“此时万物生长干净明亮。所以叫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所以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种树,不如清明”的农业谚语。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大多数汉族人和一些少数民族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给亲人的坟墓献上食物,然后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植新土,折几根绿树枝插在坟前,然后磕头拜拜,最后吃喝完毕,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写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根据阳历,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葱茏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古称踏青)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和悼念死去亲人的习俗仍然很流行。

动词 (verb的缩写)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普节、天中节、大长节、木兰节、女儿节、儿童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端午和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时节、崇武节、五月节、玉兰节、女儿节、中元节、迪拉节、诗人节、龙舟节、艾节、端午节、夏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地人民的风俗是相似多于不同的。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由于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部分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畲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达斡尔族、仫佬族。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树叶,挂菖蒲艾草,百病游,戴香囊,备祭祀碗,赛龙舟,竞赛,击球,荡秋千,用雄黄画孩子,喝雄黄酒,菖蒲酒,吃毒饼,咸蛋,粽子,时令鲜果。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体育赛事。

6.六月初六的阿姨节

“六月六,拜托阿姨了”。过去,在农历六月初六,农村习俗邀请已婚女孩,无论老少,都要好好接待,然后再送她们回去。

七。七夜节

穿针是七夕上小女孩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就已流行。《荆楚纪年》上说: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傍晚,妇女们系上五颜六色的缎带,穿上七孔针。还有人把“穿”改成“扔”。形式是捧一碗水,放在七夕夜的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扔进水里,让它浮在水面上。星光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产生浮影,变化很大。根据它的形状,可以推测出投针姑娘的针线活是笨拙的还是灵巧的。

还有一个游戏节目,七夕之夜七个姑娘在花园里互相邀约在一起,各自用毛巾蒙住眼睛,然后仰望天空,面对牛郎织女,根据所见预言终身大事。但是遮住眼睛怎么能看到天空呢?自然,这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眼做梦。

神话中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应该也是有意义的。

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那一天,姑娘们会来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希望能看到他们的一年一度的相会,祈求上苍让自己也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祈祷他们能有美满的婚姻,由此形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神话中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应该也是有意义的。

乔奇七夕的习俗

中国情人节最常见的习俗是女性在七月七日晚上进行的各种乞讨活动。

讨巧的方式大多是女生想尽办法做小物品,上面放些瓜果。不同地区讨巧的方式不同,各有各的利益。

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讨活动很简单,只是展示瓜果进行乞讨。如果瓜果上有蜘蛛网,说明乞讨很有技巧。然而,在鄄城、曹西安、平原等地,吃巧饭、讨巧的习俗很有意思:七个好姑娘收集粮食和蔬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枚红枣分别包成三个饺子。乞求聪明后,他们聚在一起吃饺子。据说,他们有钱,善用针线,早早结了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活动带有竞赛性质,类似于古代斗智的习俗。现代习惯用穿针、巧蒸、巧烙水果,有的地方还做巧芽汤。一般在七月初一把五谷泡水,七夕割芽煲汤。这一带的孩子特别注重吃机灵芽,面塑、剪纸、彩绣做成的装饰品就是斗机灵芽习俗的演变。牧童会在七夕这一天采野花挂在牛角上,这一天叫做“牛生日快乐”(据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藤县、邹县称七夕上的雨为“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传说胶东和鲁西南的喜鹊很少,都上天去搭鹊桥了。

今天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各种小物件都用面粉做成,放在油里炸熟后称为“妥果”,晚上在院子里陈列妥果、荷花、白莲藕、红菱。女孩在月亮上放一根针,祈求织女给她一个聪明的技能,或者抓一只蜘蛛放在盒子里。如果第二天打开盒子,那就叫聪明。

在绍兴的农村,那一夜会有很多年轻的姑娘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如果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牛郎织女相遇时的呢喃,那待嫁的姑娘将来一定会得到这份永恒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每天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在浙江金华,每家每户都要在7月7日杀一只鸡,这意味着牛郎织女将在这一夜相会,如果没有公鸡宣告黎明,他们将永不分离。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早晨,仙女会下凡洗澡,喝它的洗澡水可以辟邪、治病、延年益寿。这种水叫“双七水”。当鸡在这一天啼叫时,人们争先恐后地从河里取水,然后带回去放在新的瓮里以备将来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是独一无二的。节日来临前,姑娘们提前准备好彩纸、通草、细绳等,编织成各种花里胡哨的小玩意。他们还把种子和绿豆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浸泡在水中使它们发芽。花蕾长到两寸多时,用来祭神,称为“拜仙”、“拜神”。从第六天晚上到第七天晚上,一连两个晚上,姑娘们都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首饰。一切安排妥当后,他们焚香点烛,向星星跪拜,称为“迎仙”。从第三夜到第五更,他们要连续拜七次。

祭拜完神仙,姑娘们手里拿着彩色的线,穿过针孔。比如能一口气穿七个针孔的叫巧手,穿不了七个针孔的叫巧手。七夕过后,女孩们互赠小工艺品和玩具,以示友谊。

在福建和中国的情人节,应该让织女欣赏和品尝水果和蔬菜,这样她就可以祝福来年的水果和蔬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种种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鲜花、女性化妆品的花粉和一个香炉。一般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烧香拜神,默默祈祷。女人不仅求聪明,还求孩子,求长寿,求美丽,求爱情。然后大家一边吃水果,一边喝茶聊天,玩着讨巧的游戏。乞求聪明有两种:一种是“占卜”,即用占卜工具问自己是聪明还是愚蠢;另一种是巧配,即谁穿针快谁就巧,慢的就叫“输巧”。“失去聪明”的人应该给聪明的人准备一些小礼物。

有些地区还组织“七姐妹会”,各地的“七姐妹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上各种明香案,远远地给牛郎织女献祭。所有的“香案”都是纸糊的,桌上摆满了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做的小花衣、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等。不同地区的“七姐妹会”会在香案上下功夫,看谁做的精致。如今,这种活动已被遗忘,只有少数祠堂仍在这一节日设立香案,供奉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准备,晚上开始求织女帮忙。

适当的水果是七夕节最著名的节日食品。妥妥的水果,又叫“琪琪果”,样式很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粉、糖和蜂蜜。《东京梦中华》将其称为“笑童”、“吃果纹”,而纹则包括持香、中奖。在宋代,适当的水果已经在市场上出售。正当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入锅中融化成糖浆,再与面粉、芝麻混合,摊在桌上,晾凉,用刀切成长方块,最后折成纺锤形正当果胚,煎至金黄。手巧的女性还会创作各种与七夕传说相关的图案。

此外,《乞巧》中使用的瓜果也有很多变化:要么将瓜果雕刻成奇花异鸟,要么在瓜皮表面浮雕花纹;这种瓜叫“花瓜”。

直到今天,七夕仍然是一个浪漫的传统节日。但许多习俗已经弱化或消失,只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传说在民间流传。

八。中秋节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发展缓慢。古代皇帝有一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节”一词就有了记录。后来贵族学者纷纷效仿。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观看并崇拜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寄托他们的感情。这种习俗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直到唐代,人们更加重视这种拜月习俗,中秋节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太宗纪记载“八月十五中秋”,流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和元旦一样有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砸药等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中秋节的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晒死,百姓穷困。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着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登上昆仑山之巅,充分利用自己的神力,拉开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降,造福人民。

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猎,后羿所有的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美丽恩爱的夫妇。

许多仁人志士来此求学从师,别有用心的孟鹏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过的王太后,向她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立马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却被反派孟鹏看到了。他想偷长生不老药,让自己长生不老。

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留下。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手持宝剑闯入里屋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危机时刻,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箱,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很早就逃走了。后羿又气又心碎,他仰望夜空,大声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摇曳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追着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进了三步,他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后羿无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来到嫦娥最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摆上她最爱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里遥祭依附他的嫦娥。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摆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

从此,拜月中秋节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第二个传说——吴刚摘得桂冠。

还有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据说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桂花树生长茂盛,高达500多尺。下面有一个人经常砍,但是每砍完一次,砍的地方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来,这棵月桂树永远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人叫吴刚,汉朝西河人,曾经跟着仙人上了天,但是他犯了错,仙人就把他贬到了月宫,每天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工,以示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记载。

中秋传奇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消息传递起来非常困难。军事家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进饼里,然后派人分别送给各地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夜响应起义。起义那天,所有的反抗者一起响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达攻占元朝,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喜出望外,连忙传话,说是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全体将士要与民同乐,并且要把当年开战时秘密送来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大臣们。此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多,如碟状,成为馈赠佳品。中秋节过后,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九个。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二十九、二十九很重要,称为“重阳节”。因为在中国古代,六是阴的数字,九是阳的数字,所以重阳节被称为“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初。据说在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戴山茱萸,喂以鱼饵,饮以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齐惨遭杀害后,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外,这一习俗便流传到民间。

在古代,人们有在这一天爬山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爬山节”。相传这一习俗始于东汉。唐代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七律《登高》是一篇关于崇阳爬山的名篇。爬山没有统一的规则,一般都是爬山,爬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精致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一样,上面放两只小羊,符合重阳(羊)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在重阳糕上贴上红色的纸旗,点上蜡烛。这大概就是把“爬”换成了“点灯”“吃饼”,把山茱萸换成了小红纸旗。

重阳节也赏菊花,喝菊花酒,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他的隐居、他的诗歌、他的酒和他对菊花的爱而闻名。后人纷纷效仿,所以重阳有赏菊的习俗。旧时士大夫为了亲近陶渊明,常常把赏菊和宴饮结合在一起。北宋时,开封为都城,重阳赏菊十分盛行。那时候,菊花有很多种。清朝以后,赏菊的风俗特别盛,而且不限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还是最盛的。

重阳节插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非常普遍。古人认为重阳节插吴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做个香囊把山茱萸放在里面,或者戴在头上。大部分是妇孺穿的,有些地方,男人也穿。金代葛洪的《西经杂记》中有考努斯参加重阳节的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戴山茱萸,还插菊花。唐朝就有这种情况,古往今来一直流行。在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在门窗上贴菊花枝叶,“以除邪秽,招财进宝。”这就是头上的菊花的庸俗化。在宋代,还有人把彩带剪成山茱萸和菊花送给对方。

X.实验室用动物饲养者协会

腊月最重要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时期开始,腊八节就被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好运。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是在十二月初八实现开悟的,所以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教开悟节”。

腊八有在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中国有1000多年喝腊八粥的历史。它最早始于宋代。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政府、寺庙,还是黎民百姓家,都会煮腊八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和王子都要给文武大臣和侍从吃腊八粥,并把米饭和水果分发给寺院,供僧侣们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祖;同时,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送礼。

Xi。冬季至日节

冬季至日节的习俗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冬季至日形成了独特的季节性饮食文化。比如馄饨、饺子、汤圆、红豆粥、小米和年糕等。都可以作为年货。曾经风靡一时的“冬至日子年宴”有很多名字,比如吃冬至日肉,献冬至日盘,献冬至日团,用馄饨拜冬。

冬天的至日有吃馄饨的习俗。早在南宋时期,临安人就在冬天的至日上吃馄饨。起初是为了祭祀祖先,后来逐渐流行起来。民间流传着“冬天的至日有馄饨,夏天的至日有面条”的说法。时至今日,馄饨已成为一种名多、制作各异、味道鲜美、遍布全国的著名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馄饨有很多名字,江浙的馄饨,广东的馄饨,湖北的面,江西的清汤,四川的馄饨,新疆的曲曲等等。

吃饺子也是冬季至日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江南。“汤圆”是冬季至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食物,它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点。“圆”意味着“团圆”和“圆满”,在冬天的至日吃汤圆也被称为“冬天的至日团”。民间有句话叫“吃汤圆老一岁”。冬季至日团可以用来祭拜祖先或给亲戚朋友送礼。在过去,上海人最讲究吃饺子。古人有诗说:“家家打米做汤圆,知是明朝的冬天至日。”

在北方许多地方,有在冬季至日吃狗肉羊肉的习俗,因为冬季至日后天气进入最冷时期。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有壮阳和补虚的作用,至今还有在冬季至日进补的民俗。

在中国台湾省,仍然保留着在冬季至日上用九层饼祭祖的传统。糯米粉用来揉鸡鸭龟猪牛羊等动物。,象征着吉祥如意,然后放在蒸笼里层层蒸熟,祭祖,以示不忘祖先。在冬季至日或前后约定的早期,同姓同宗的人聚集在祠堂里,按辈分顺序逐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仪式结束后,会有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前来祭祖的族人。大家开怀畅饮,久别重逢,称为“食祖”。冬季至日节的祖先在台湾代代相传,以示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冬季至日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说,历史上至日周代的冬天是元旦,这曾经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日子。在今天的江南一带,还有一种说法,吃冬天的至日夜使你老一岁,俗称“添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