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开始新一轮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方兴未艾。虽然对电子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的提法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各界一致认为,近期的重点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新经济。

首先,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电子商务给传统商务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突出标志是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了贸易成本,简化了贸易流程,提高了贸易效率。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商业模式。它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空前繁荣,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美国凭借其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优势,全力推动全球电子商务。1997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公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电子商务热潮。从65438到0998,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020亿美元。预计200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2005年将达到2-3万亿美元。

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美国和西欧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美国商务部认为,电子商务将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达到1995。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让位于虚拟的在线电子商务模式。目前,美国已经占到全球互联网贸易的85%。电子商务已成为美国信息技术行业领先公司中的主要模式;在整个信息技术行业,它已经成为主流方式;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它已经成为主导方式。根据美国零售商协会(NRF)的调查,对于Resea Serch公司和Greenfield Online公司* * *,2000年7月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为40亿美元,2000年6月至2000年7月美国电子商务累计销售额为228.68亿美元。此外,美国政府还规定,自2002年起,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将不再使用传统的文本交换,而是使用电子贸易数据。从1999开始,电子电器、汽车、钢铁等行业巨头纷纷公布网上采购计划。

英国政府决心在21世纪发展最先进的电子商务,将使用电子商务的家庭比例提高到西方七国之首。为此,英国内阁任命了电子商务大臣,负责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实施。1999年,英国在互联网上花费了20亿英镑,政府鼓励人们学会上网。到2002年,中央政府的所有采购机会都将以电子形式发布和接收,企业必须上网与政府做生意。为此,2000年春,英国建成了由100个地方咨询中心组成的全国网络,帮助企业上网。在预算中,引入了新的资本投资补贴,以便小企业可以立即注销电子商务设备的总投资成本。据估计,最迟在2005年,英国所有的政府服务都将上网。总的来说,英国正在努力追赶其他先进国家,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日本在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比较落后,但为了赶上形势,也采取了新的措施。日本内阁成立了电子商务促进协会,政府开放了电信业和金融业,使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贸易和工业部投资了近6543.8亿美元来支持电子商务的技术发展和实验。日本民间在发展电子商务时,注重电子商务与日本现有条件的结合。电子商务为日本经济调整带来了良机。

加拿大总理1998颁布的《加拿大电子商务战略》提出了2000年加拿大将进入电子商务先进国家行列的目标。

这些都体现了发达国家通过电子商务抢占全球市场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目前,美国大多数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都看好亚洲和中国,正在调整亚洲的人员和资源,为即将到来的电子商务发展高潮做准备。

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失去了与世界同步的大好机会。然而,在新经济的竞争中,中国正在努力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

1994中国开始出现电子商务的初级形态。到目前为止,证券公司、金融结算机构、民航订票中心、信用卡发行等各个方面都成功进入了电子商务领域,并进行了大量可靠的交易。这些构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1996到1999,IT厂商和媒体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1999之后,一些涉足电子商务的大企业,主要指电子商务服务商,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力。从此,中国的电子商务才真正开始。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电子商务风起云涌,8848、当当书店、优雅网站等一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崛起。北京、广东、上海成为中国电商前三名,其中上海最为重要。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企业正逐步从贸易、零售等行业向传统制造业拓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新经济的重要景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约为265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4000万,2010年将达到10亿。1999中国有200多家电子商务网站,2000年,数量达到1100;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1.998年约1亿元,1.999年约2亿元,2000年约8亿元,预计2003年将超过1000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目前,示范工程正在推进中。国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先后批复了17项电子商务试点,覆盖多个行业、地区和企业,包括金耀商务网、首都电子商务工程、上海电子商务工程、中国电信湖南电子商务试点、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系统、武汉长江数据通信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工程平台等。这些项目的内容各有侧重和特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和《中国电子商务政策法规》。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

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先进的工业文明就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所以缺乏发展电子商务所必须的基础配套设施,流通环节的高投入让有物流的企业几乎看不到从消费电子商务模式(B2C)中盈利的希望。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课题组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2658份有效问卷中,初步计算分析了1999年5月30日至2000年5月31的全国和12个地区的电子商务总指数:2000年,我国电子商务总指数为51.96438。电子商务效益指数值最低,为37.76;技术和应用发展不平衡。根据测算,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1)从交易额来看,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较小,在社会商品零售中尚未形成规模,不是交易形成的主流。

(2)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不足。

(3)从交易内容看,交易主要限于图书及光盘、计算机及相关产品、信息咨询服务等。传统产品少,实物商品交易比例低。

(4)从支付方式来看,主要是货到付款,也就是线下支付为主。

(5)从用户满意度来看,对基础设施、交易类型、结算方式、商品配送、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评价还不是很满意。

(6)从政策环境看,对我国电信资费、投融资、安全、法律法规的满意度不是很高。

根据这一分析,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活动还存在以下障碍:

(1)传统购物方式形成的旧购物观念。人们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购物形式心存疑虑。在真实的交易市场上,绑架和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消费者还是不敢去商场购物,不可能对一个虚拟的商场建立信心。

(2)电子商务环境的缺失,包括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电子商务是无纸化贸易,涉及数字签名、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此外,还涉及信息安全问题、隐私保护问题、交易程序规范和数据交换标准,以及税收问题。

(3)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是电子商务的媒介和载体。没有高速通信网络的支持,很难搞网络营销。

(4)财政支付方式不完善。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零距离支付,零距离购销。没有安全有效的金融服务,尤其是电子支付手段,不可能实现“零距离”。

(5)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加强。企业要实现电子商务,就要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 * *共享,将企业与有购销关系的贸易伙伴联系起来,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和“零库存”的供应金字塔系统,这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

(6)实物商品配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配送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尤其是网购只能是网购目录服务。

(7)缺乏网络知识的支撑。人才准备和相应知识普及的程序亟待完善。

整体来看,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交易手段、范围、交易者数量、安全认证等方面都处于初级探索过程中。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

在经历了最初的踩踏和盲目投资之后,随着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网络企业的理性思考相结合,中国的电子商务开始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国家信息办制定了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表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思路已经确定,包括:(1)发展电子商务要为国民经济服务;(2)发挥政府部门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确保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3)鼓励企业参与电子商务;(4)做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引导电子商务发展;(5)建立健全防止信息污染的法规和安全管理规范,政府部门负责核心安全技术的管理;(6)积极参与国际电子商务合作,制定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措施必将促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去运作。一些成功的例子表明,电子商务在中国大有可为。最近科利华中云。在电子商务领域崭露头角的com,只是将传统的地面空车配送搬到了互联网上,打破了企业和地区的界限,借助互联网搭建起了覆盖全国的网上货运交易市场,从而解决了信息不畅带来的资源浪费,避免了流通环节带来的高投入,实现了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的紧密结合。近三个月实现了超过10万元的贸易成交额的国内电商“奇迹”;今年年初,国内知名的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搭上了“电商”的快车,每天有2000吨商品通过网络进入物流平台,目前交易额还在以每周30%的速度递增。“十五”期间,中国铁路将建设铁路电子商务系统工程,包括网上订票、网上售票、网上托运货物、网上理赔以及与工矿企业和国际联运系统的电子数据交换。

从这个角度来看,走一条依托传统行业、符合互联网特点的企业对企业(B2B)电子商务之路,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最佳途径,符合互联网特点和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在中国前景广阔。

四、对我国商业用电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首先要让全社会尤其是领导干部达成* * *认识。要正确认识我国电子商务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供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要树立对电子商务的正确认识和观念。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网上购物,本质上应该是网络信息流和商业运作程序的整合。它主要是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信息流,以网络信息流引导物流和资金流,达到快速完成交易,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因为电子商务不能建立在无序、封闭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从中观来看,要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产业,这不仅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从产业结构来看,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从微观上看,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来自企业,应该是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有竞争意识的现代企业。

第三,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出发,认真研究适合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规律,避免一哄而上,只追求表面的“电子化”而忽视商务活动的创新发展。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障碍,目前应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初级体系。(2)建立良好的支撑环境,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3)注重示范项目,避免一哄而起、无序发展。(4)鼓励电子商务领域的国际合作。(5)培养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人才。(6)有选择地进行科学预测和攻关。近期要引导企业尽快上网,把企业上网率从1998年的11.3%提高到2002年的30%,力争2005年达到60%。只有尽快提高企业的上网率,才能增加商机,广泛参与国内外业务分包,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