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之养生
1.自私自利
《道德经》中的“小私欲”。这种养神延年的思想,历来为历代养生专家所重视,并渗透到养生保健的各个方面,如养神、调情、气功指导、健身运动等等。
2.温柔一点,回归自然
老子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新生事物是弱小的,但充满活力;东西强了,就会造成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强者为死者;弱者生。”如果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可以避免过早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明、无为,回归原始的朴素的生活状态,也就是所谓的“返朴归真”。
3.形神兼备
庄子主张摆脱物欲,引虚静以养心,但并不否认其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庄子·刻意》说:“熊学旧习新,只是长生之事。此道所引之人,举形之人,亦为彭祖寿所好。”可见,中国古代的道学是道教所倡导的,从一开始就用于健身、治病、防病。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说:“昔在帝,生而为神,弱而能言,幼而不偏,长而敏,成也。”表面上看,这种描述意味着黄帝不同于我们普通人。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人——他在虚弱的时候能够说话,年轻的时候非常敏捷果断;长大后非常敦实敏捷,成年后成为天子。其实,这不仅关乎黄帝,也关乎我们所有人——每个人都是“生而有灵,弱而能言,幼而不偏”。
孩子手握拳头来到这个世界,叫做“生而有神”。一个新生的孩子握紧拳头,拇指放在里面。大拇指在按一个穴位(无名指和小指之间),这个穴位就是心经少府穴。心藏神明,心主神明,说明婴儿含神明,气不外泄。每个人刚出来的时候,都是通过脐带与母亲的灵魂相连的。当脐带被“砰”的一声剪断时,人后天就出生了。人长大了,手慢慢松开。在他们的余生中,有人抓着权力不放,有人抓着名声不放,有人抓着利润不放,有人抓着金钱不放,有人抓着人不放,最后老去放弃。他们放弃了,就没有神了,人就死了。老子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子发现婴儿“骨弱筋软,握力坚”。虽然筋骨无力,但拳头却很坚定。所以它提醒我们,保健要恢复,要慢慢回到婴儿的状态。
“弱而能言”就是当你弱的时候,你可以说话。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孩子们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总是问,“妈妈,我是哪里人?”还有人会问“妈妈,人会死吗?”你死后会去哪里?“这是一个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是一个终极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婴儿会问哲学问题。一个人越接近哲学,就越接近婴儿的状态。已经接近宝宝的状态了,你很难活不长。长大后,我们问的大多是世俗的问题。比如我们总会问“你吃饭了吗?”“你一年能挣多少钱?”“你住多大的房子?“我们失去了年轻时的童心和超然,不再关心生命的本质,失去了越来越多的纯真。在不愁温饱的今天,我们其实更需要超脱,关心生命的本质,追问终极问题。多思考这类问题,才能变得幼稚,才能活得长久。
“年轻不偏不倚”就是年轻的时候做事非常迅速,想做什么就立刻做什么,毫不犹豫。他小时候大家都那么敬业。例如,当一个孩子看到一朵花时,他会立刻抓住它,不管它是多刺的还是有毒的,不管道路有多颠簸。但我们长大后,往往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犹豫不决,左右摇摆。考虑问题太多,不再“徇私”,做事有意无意偏离真理,一心一意,烦恼渐渐产生,健康受损。
所以《黄帝内经》中所描述的黄帝的一生,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只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渐渐的忘记了,失去了精神,言语,偏心,敏感,失去了一颗童心。通过修炼,让我们日渐苍老的生命回归童年,回归婴儿的“敏感”、“偏激”、“精神”,这就是养生。
健康困境
无人化改革
重视技能而不重视学习,很难提高信徒的素质。
道士,请他履行仪式,可以持续三天三夜;但是他讲课很难,很难维持半个小时。“学”和“术”严重失衡。现在台湾省很多寺庙的住持不仅看不懂道经,甚至还会念错。寺庙的住持和信众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道教和寺庙更重视“术”而不是“严嘉路”。1982年4月,基隆十方大学部印制赠书,《印主钞》是收藏印钞最全面的一部书。后来台中莲社也发表了,但没有收录这封信,几乎是出于为圣贤讳的心态。尹光不止一次被太虚学生攻击。民国十八年尹顺《太虚大师年谱》曰:“印老时(五月二十九日),唾骂大愚。可以看到,除了佛教基督教青年会的传单,太虚剃度的弟子大禹也写了一篇攻击尹光的文章。
学习是主要原因之一。
“术”指的是科学仪器、风水、占卜、算命。“学”是指阐述儒家经典的道理。台湾省和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非常重视俗称“山”、“医”、“命”、“相”、“卜”的五术。山(仙人道)指的是打坐、炼气、养生、药饵、修行等等。医学(医疗)是指针灸、处方、按摩、食疗和心理治疗。命运(算命)指的是汉字数、八字、四柱等。相(侦察)指的是看手相、相面、相面、读名(名学)、读墓(阴宅)、读宅(阳宅)、风水测绘等。占卜指的是易展、刘仁、太乙等占卜。这些数术的古语自有其价值,只过分注重“术”和器具,而不从哲学的角度去探讨,很容易导致人们诬称其为迷信。“技”必须以“学”为引领和引子,才不至于庸俗低劣,而且技越深修行越高,才不至于以技为恶。“学”是指儒家经典中的哲学精髓。道经中有很多好的经典,有些是讲仁义的,比如《道德经》、《南华经》、《黄帝尹福经》、《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经》、《五真篇》等。,其中一些涉及民俗如北斗青、南斗青等。今天道教技法太多,但学术理论知识普遍被忽视,信徒素质难以提高。
第三,缺乏宗教组织,说教不力,没有认同感
当今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湾省的佛教、新兴宗教,大都定期(或经常)聚会,他们组织宗教团体,传教。另一方面,道教徒比较分散。平时大家都拜自己的神,没有定期聚会。寺庙互不往来,也没人说教。崇拜妈祖的,认为自己是妈祖信徒;崇拜关羽的,是关羽信徒;对道教神仙没有概念,对道教没有认同感,甚至不认为自己是道士;有的甚至刻意攀附佛教,使得道观被僧人所住持,成为一种非佛非道的怪现象。所以台湾省虽然有很多香火鼎盛的寺庙,但由于各自为政,缺乏认同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缺乏传道者
宫观的方丈、道士,终其一生,大多以科学、仪器、技艺为事业志向,很少有人能解释经书,也没有定期的、公开的讲座。台湾省有很多无线电视台,有六七家定期播放佛教讲经节目,甚至有很多电视台全天播放佛教节目。佛教有自己专用的电视台宣讲。除了电视台,扩建的电台也有佛教讲座。相比之下,电视、广播上几乎没有道教的讲座。这样说教怎么能赢得信徒?在培养人才方面,虽然有小规模的木栅道长学院,但从未培养出能讲经布道的人才。一个缺乏主动向人民传教的宗教,在出发点上已经失去了很多。不培养和重视讲经者,会导致道教在年轻一代信众中迅速流失。你可以想象旧工作没有新分支的后果。
五、练习方法太流浪,没有整理。
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信徒往往分为“神圣的”和“世俗的”。普通人是“范”,只有在特定的宗教中修持佛法,才能成为“范”,成为“圣人”。“实践”在宗教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道教而言,开悟者为圣,不开悟者为全。普通人是普通的,神仙是神圣的。凡夫俗子,无修行;死后为“神”,积善修行后为“仙”,都是“圣人”。从做圣人开始,就要以修行(修炼)为桥梁。道教历史悠久,所以派别众多,修炼方法各异。它是一个沉重的象征,重要的是要保持上表面的思考。外丹黄白相间,内丹精致,房间内强调男女和谐;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的拜神法、召唤法、送法、药饵法、避谷法、吃气法、守一法、寂灭法等等。在当今功利社会,需要有人简化练习顺序,按顺序归纳。如果没有人去收集整理道教的众多方法,初学者很难入手,也很难吸引信众。
六、过度宽容,迷失了自己。
包容,原本是一种美德,也应该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因为道教博大包容,中土虽然有宗教纷争,但不会有宗教战争。争议的结果是逐渐走向融合。而过度的包容,却把优点变成了缺点,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失败的主要原因。从宋代开始,大量的佛教徒长期混入道教,导致今天的人分不清佛教和道教,认为拜佛是一种信仰。这种情况不仅在台湾省如此,在海外华人社区也是如此。今年3月初,笔者去新加坡开会。道教领袖李告诉笔者,新加坡的一些道观甚至把印度神和穆斯林的神放在庙里供奉。然而,这种看似宗教的融合和民族的存在不仅没有获得认可,反而引来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抗议,认为他们的神受到了亵渎。这个例子说明,过度的宽容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宽容不是坏事,但一定要有选择性,不能只从宽容对方的神开始,还要从哲学原理、科学仪器、传教方法等各方面入手,用宽容把对方的长处吸收为己有,这样才能受益。道教的宽容促进了佛道的融合,但过度的宽容也使道教失去了自我。比如明末由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的倡导,道教吸收了观音、元宝佛、文殊等神灵作为自己的神灵,归玉帝管辖。但这种做法由于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造成了不分佛道的后果。相比之下,佛教虽然也吸收道教的神,比如关公在道教中的等级是皇帝,但是佛教把他看成是智慧化了的神,等级只是佛教的护法,所以地位较低。道教把佛教的神祗放在较高的层次,佛教把道教的神祗放在较低的层次,相比之下导致了佛教对道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