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主要吃什么?

先说大众餐饮。北京人主要吃面食,面食的品种大概在北方城市有代表性,馒头、包子、蒸饼、懒人龙、丝饼、饺子、糖三角、糊饼、面条、包子、饺子等等。以面条为例。做面条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炸酱面、打卤面、肉丝面、蜂蜜果酱面、羊肉胡萝卜面、鸡蛋打卤面。普通人主要有手擀面、刀削面、拉面。过去,北京人最讲究的是用大碗面作为婚礼、葬礼和老人生日的主食。因为这种大面吃起来酥脆,有嚼劲,味道很好,可以吃一碗一整天。除此之外,肉片、鸡蛋、黄花、木耳、香菇做成的卤肉,好吃又好吃。把这种浇头浇在上面,再加点四季豆、黄豆、香菜、韭菜等菜,味道更美,让人怀念这碗。其中一种大碗面长达数尺,民间给它起了个好名字“长寿面”。所以提到北京人的脸,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再说说特色餐饮。据史料记载,牛街是北京小吃最早的发源地。当时大量西域穆斯林进入北京定居,形成回民聚集的牛街。于是,回族的饮食文化被带到了北京。比如我们现在说的辣椒,还有琳琅满目的香辛料和调味料,曾经让中原人精神一振,食欲大增。据说地域味道的形成就是来源于这样的香料和调味料,先从味蕾开始,再到食欲。

就这样,北京小吃在岁月的变迁中慢慢流传开来,不仅在普通百姓中流传,还进入了红墙内的宫廷,成为御膳目录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北京著名的小吃,如“炒凤”、“羊头马”、“年糕杨”、“馅饼周”、“乳牛”、“豆腐脑白”等,几乎都是回民创造的。此外,还有北京烤鸭、炸酱面、红烧肉、炒肝、灌肠、时令糕点、春饼、春卷等等。

说到北京小吃,就不能不提“北京豆汁”。梁实秋先生引用胡金铨的话说:“不会喝豆汁的人,不是真正的北平人。”很多人都知道这句名言,于是踌躇满志,喝了一碗酒,却没有一个人不露齿而笑。“豆汁的奇妙之处在于酸中有一股腐臭的味道;第二,热的时候只能慢慢喝,不能大口喝;第三,辣咸菜辣得舌尖发麻。”看来梁实秋先生对豆汁是深有体会的。其实喝豆汁不仅仅是酸辣,搭配的inby和辣椒咸菜也是如此。咸菜的咸味、inby的脆味、豆汁的酸味相互抵消,真的叫“爽”。不信你试试!

“统计是静态的历史;历史是统计数据的流动。”从纵向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人的餐饮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统计数据的变化轨迹可以明显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人经历了粗粮时代、面米时代、副食时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米、面、杂粮是北京居民餐桌上的主要原料,而米、白面的间歇供应往往只是用来改善人民生活。根据北京市职工家庭调查数据,1955年,城镇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约为174公斤,其中大米46公斤,面粉74公斤,杂粮54公斤。直到1980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基本在160-190斤之间波动。年景好的时候,他们吃得多,年景差的时候,他们吃得少。根据各镇的账目,1983年春节期间,每人只供应三公斤付强粉、一公斤小杂豆、一公斤糯米、四盎司花生油、一两盎司香油、半斤花生、三盎司瓜子、一两盎司芝麻酱和两盎司鱼。直到1989,北京人过年再也不用供应米、面、鱼、鱼了。

芝麻开花节节高。北京自古被称为“五方杂处,首善之区”。改革开放给北京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吃饱不再是问题,粮食的消耗量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副食品数量和种类的逐渐增加。从1955看,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有近一半(47.6%)用于食品消费。到1990,食品消费支出小于10% (9.5%)。2008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6.7%,而在53年。居民的食物消费逐渐从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向营养齐全的“副食”转变。随着北京餐饮业的繁荣,北京居民的饮食风格逐渐多样化。从65438年到0978年,城镇居民外出就餐支出占其食品支出的比重不到5%,2008年比重提高到25%以上,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意味着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越小。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人为绝对贫困,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前,北京居民的大部分温饱支出占全部生活支出的70%以上。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8.7%下降到2008年的3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3.2%下降到2008年的34.3%。北京居民的生活已经走上了相对富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