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祛湿

身体产生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一旦不被重视,就很容易给身体造成更大的困扰。

中医里说“百病皆因痰”。痰液不排出,就容易把问题拖下去,导致更多的疾病。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痰浊是五脏功能失调产生的浑浊物质,会堵塞心、脑、肾或四肢,埋下各种疾病的隐患。

有专家指出,肺为痰之藏,脾为痰之源,肾为痰之根。这三个器官是人体的主要内脏。所以要重视这三个脏腑的运化功能,通过防痰治痰达到祛病保健的目的。

一年四季,不同的原因都会导致人体五脏功能失调而产生痰。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痰瘀可诱发各种疾病,如肿瘤、乳腺增生、中风、高血压、咳嗽等。,这些都和痰有关。因此,古今养生专家都非常重视指导人们防痰治痰,以祛病养生。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痰分为有形痰和无形痰两种。

有形痰,也称狭义痰,为咳嗽或呕吐而出来,易被察觉,故又称外痰;有形痰病症状明显。根据这些症状,可以有效地诊断早期疾病。

隐形痰,又称泛痰,不易被人察觉,只能从症状上察觉。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都是由内而外的,所以又叫内痰。

中医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衰竭的产物,其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其中以脾关系最为密切。中医有脾为痰之源,肺为痰之贮器,肾为痰之源的说法。

饮水从胃入,津液运至肺。通过肺气的下降作用,调整三交水道,将水液输送到膀胱。同时通过肺气的宣导,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分散于全身。

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注入膀胱的水(浊介质中的清部分)一部分注入肺中滋养肺金,一部分(浊介质中的浊部分)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有医生明确指出,痰的本质是水。

如张景岳说:“夫人痰多则中气不足,覆痰即水。其源在肾,其标在脾。肾中,水不归源,水泛痰;脾中,食欲不改,土不能造水。”

赵先科也说:“盖痰之人...不是人体所拥有的。水若不泛痰,则水沸成痰。”

1.肺是储存痰的地方。

肺气通天(温度、灰尘、细菌、病毒等。),精致又脏。

中医常说肺是藏痰之器,因为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病原体侵入肺部时,会损害肺气,这容易导致津液在肺部凝结成痰。

痰虽来自肺,但中医认为咳痰不是肺之象,而是不利水行之象。

咳嗽是风扰的症状,咳痰是水扰的症状,不是肺的唯一疾病,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

2.脾是痰产生的地方。

脾主健运,运化津液,是水液代谢的中间环节。脾虚健运不遂,水湿停滞,化为痰浊。

痰饮:“按痰为病,十病常为六七,而《内经》四痰饮皆因湿土而害,故哲人曰‘脾为痰之源’...脾复运勤,痰化为己。”

脾脏产生的痰是白色的,浓稠的,容易出来,好像是从喉咙溜进嘴里的,不需要用力咳出来。通常称为湿痰咳嗽,而不是咳痰。

痰湿咳嗽是指痰阻肺引起的咳嗽,具有痰止咳嗽的证候特征。

临床上脾脏最怕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

3、肾为痰之助。

因为脾阳根源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之本。脾阳是正气内存的基础,正气内存是邪的保证。

因此,在健脾壮阳的同时,要考虑是否有肾阳不足的情况,适当添加温补肾阳之品,如附子、肉桂、细辛、淫羊藿、吴茱萸等。

肾阴虚导致肾脏不能接受火,肝火就会旺盛。

痰瘀互结不仅可以形成各种疾病,而且有“顽痰怪病”、“异常证候”之说,其临床表现必然变幻莫测,虚实夹杂,表里不一。

如头重、头晕;

胸胁胀满,喘息,咽喉有异物;

善惊,易惧,抽搐,癫狂,躁动;

或男阳痿,女挫;

或痰流经络,燥而失语;

或痰核痈,燥结;等一下。

寒痰:

痰是白色的,患者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这种情况多由寒邪引起。可以用陈皮、桔梗等化痰药泡水,同时治疗风寒感冒。

热痰:

痰黄粘,由热侵肺或先患风寒高热数日而转化。患者畏热喜凉,舌红苔黄。这个时候就要清热化痰。

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容易上火的油炸食品,可以喝一些鲜竹汁或梨汁。

(毛竹和毛竹的鲜茎经过烘烤,淡黄色清汁即为竹汁。其性寒甘,一般用于清热化痰。)

湿痰:

痰液呈白色水样,患者出现体重、易疲劳或便溏等症状,舌苔薄白或腻。这是由于湿气侵入人体(如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导致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导致脾运化功能失调。

此时应多吃糯米、山药等健脾的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干痰: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患者感觉口腔、鼻咽干燥,舌苔薄黄。这个时候要多喝水。可以用沙参、麦冬、银耳等药物。一边喝茶,一边保持呼吸道湿润。加湿器可以在室内使用。

风痰:

是风邪犯肺所致,即感冒。刚开始痰是白稀的,后来可以变黄变粘。患者怕风,舌苔先变白后薄黄。

痰的产生和增多会导致人体疾病,消除痰,也必须找到根源。古人说“多痰应在红龙”。

因此,凡是与痰有关的疾病,都要通过风龙穴来治疗。借助温热刺激,此穴位可同时治疗脾胃经上的疾病,健脾胃,使湿痰自化。

1,凤龙穴

丰隆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前外侧。距小腿胫骨前缘外侧1.5英寸,约两指宽,与中点平齐。按在附近,感觉最酸或者最疼的地方就是风龙穴。

如果声音嘶哑,好像有什么东西卡在里面,吐不出来。这可能是因为喉咙里有痰。灸丰隆穴一分钟。

如果有人觉得咳不出痰,刺激风龙穴后很容易吐出来。

体内有高血脂、痰多的人,先用手按摩丰隆穴或用小保健锤轻敲5分钟,再将从药店买来的甘草锤碎,外敷于此穴,用医用纱布和胶带固定。每次贴12小时,每隔12小时取下再贴。(甘草味甘,黄色,是健脾益气、化痰止咳的最佳选择)

2.郑智角

分支是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络点,位于腕横纹上方五寸处。

郑智穴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中医上叫痰结,也就是湿气结在一起,叫痰湿结。或者有气滞之证,即部分气生,体内痰浊凝结成草木。

通过刺激郑智点,这些植被可以被溶解。因为郑智穴可以从心脏吸收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络,小肠的功能增强,痰湿可以及时化解,所以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取穴方法:郑智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郑智穴位于人体前臂背尺侧。阳谷与小海连线时,腕背横5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并注意压力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两次。

用艾条灸郑智穴5-20分钟。

今天的健康知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