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所以学习中国武术绝不是简单的学习武术,还要学习相关的文化,这也是学习中国武术的难点。目前,传统文化已经被割裂,这阻碍了我们理解武术的深刻内涵。就像现在学中医的,不读经典,经常找病人做ct,验血。学太极的不懂阴阳,不懂道理,不到处学中医。我只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奇怪的是武术不倒退。所以现在虽然会有武林高手,但是很难见到武林高手和所有人。
现代武术正在失去人文理想的指导和规范。重建中国武术的人文理想及其实现至关重要。重建武术的人文理想是一个大课题。在阐述了重建武术人文理想的必要性后,从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方式的角度考察了儒道佛思想及其交融,旨在为重建工作提供一些思想依据和模式参考。
关键词:武术人文调查;儒道佛;实用性;自然是相反的;超越。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儒道佛重教化,中国武术重修行。总的来说,中国武术重视实践,历代重文轻武,接受主流思想文化的引导是合理的。
研究哲学对武术的影响有很多方法。从哲学到武侠,一一对应,直接讨论,可以让读者思路非常清晰;其次,从武术看哲学,使读者在哲学中寻找有用的因素和合理的价值。虽然有些模糊,但是比较真实。本文的主旨是从武术看哲学。
儒、道、释对中国武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从武术的角度来看,儒、道、释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所谈的只是从人文理想及其实现的角度。武术的人文理想是在武术实践中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找到人的生命意义,而不仅仅是把武术作为一种工具。所谓武术人文考察,就是把武术实践作为一个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来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释道的人文理想及其思想逻辑,是中国武术人文追求的可靠借鉴和重要思想来源。
现代中国武术的人文理想应该是中西枷抗镣铐,中西人大拇指都不好意思玩。枷氡局还剩下什么?你在做什么?发泄?涫跞 虢ㄉ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 蔛34是因为胍的束缚吗?涫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 涫?2.你怎么这么笨?很抱歉我是个牧师,但恐怕我是个小偷。康穆从莫赦?
现代中国武术过分注重其运动的价值,而忽视了在运动中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求。因此,重建中国武术的人文理想及其实现至关重要。为了重建中国武术的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有必要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释道的人文理想及其实现,尽管这不是唯一的工作。因此,研究儒、道、佛的武术人文精神,即从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方式的角度研究儒、道、佛,对于重建中国武术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1重建武术人文理想的必要性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天然具有聚合和表达中国儒道佛主流思想的功能。然而,就像许多传统文化形式在客体层面一样,由于断断续续的发展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武术的运动形式和内在思想变得更加盲目和浮躁。原本是重要修身手段的中国武术,更多了急功近利的元素;原本沉稳厚重的中国武术,变得日益浅薄。中国武术正在向纯西式体育发展,中国武术这个可怕的工具正在失去传统人文理想追求的引导和制约。
中国武术发展成纯西式运动不好吗?是的,当然。然而,中国武术向西式体育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的转型,而只是部分功能的转型,甚至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武术的作用不可简化。中国武术的民族特色永远不能放弃。
那么,中国武术的民族特色是什么?
至于中国武术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中国哲学特别是儒道佛的内在逻辑,以及对中国武术形态的考察。作者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而且是中国文化主流思想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还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基本理念应该与儒道佛大致相同。中国武术的特点是,中国武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还有一种基于人性论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类似于儒道佛。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武术区别于其他民族同类项目的民族特色是其所蕴含的人文追求。追求人文理想是中国武术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武术其他功能的规范和导向。
中国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固有形式,其修身养性的目标是什么?中国武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格?中国武术的人格培养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具体来说,中国武术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名利、胜败、得失?如何构建中国武术的道德标准?中国武术应该让人们实现什么样的理想?这个理想的实现在于过程还是结果?如何将内向的人文追求与外向的运动实践融为一体?等一下。
在外在实践中寻求人性的实现可能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中国武术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沿着中国武术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脉络来理解中国武术的人文追求呢?
这个问题既传统又现实。之所以传统,是因为这种确定文化目标的思维方式是传统的;之所以现实,是因为当今时代对人性的认识必须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具有现代的、进步的价值和意义。如今,武术在中国的吸引力日益减弱,习武者越来越功利。这让中国无数人为之奋斗,不惜代价,不计名利。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笔者认为,重申中国武术的人文追求,重建中国武术的人文理想,恢复中国武术的内在魅力,可能是当代中国武术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维护中国武术民族性的需要。
探讨中国武术的人文理想,首先要了解传统武术的人文理想,而要了解传统武术的人文理想,就必须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文理想,尤其是儒道佛的主流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武术的人文理想,即如何在体育实践中实现人性或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儒、道、佛思想中都可以找到。
儒、道、佛三教中,佛教超越个人生死、得失、荣辱的博大胸怀,儒家融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形”之道,道家超越常规理解的“自然相逆”的方法论,儒、道、佛三家的相互融合,对中国武术人文理想的建构应该具有重要意义。
2儒、道、佛的基本思想
儒家的思想路线是“性本善——人生有意义——修行完备”的逻辑过程。既然人性本善,人生就很有意义。所以,人生社会实践中的完美是实现人性的过程,自然也是理解人生意义和获得人生幸福的过程。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内在逻辑。儒家思想的实践就是沿着这个思路进行的。
人性的善是儒家思想的起源。历史上大多数儒家学者直接提出性善论。至于提出性恶论的荀子,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他提出性恶论的初衷,也会发现他的性恶论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儒家先贤提出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是论证了人的自然本性,这是人性中与动物共有的。荀子性恶论的人性与孟子等人性论者所说的人性并不相同。儒家所说的人性善,其实指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独特本性。儒家把人区别于动物的人性特征视为人性,表明儒家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表明儒家对人类文化的高度信任。
儒家并不认为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对人类文明充满信心。儒家认为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社会服务。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是践行儒家思想的重要前提。
既然人性本善,人生有意义,那么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的本性,实现人的尽其能,就是一个幸福的过程。“修行完备”成为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基础。
众所周知,儒家把人的社会性当做人性,本质上是对人的自然性的一种压抑,更具有主观意义。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儒家基于人类社会性的思维方式才是儒家的价值所在。我们不能忽视人的自然本性,但适当限制人的自然本性,发掘人的社会本性,对个人和社会都很重要。
道家思想的本质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基于本体论的生活方法论。它首先论述了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的本质特征,然后告诉人们如何教道,如何待人接物。道家的逻辑很简单,但它的哲学思辨却很抽象。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是宇宙的本体。道先于宇宙万物而存在,在万物中无所不在。换句话说,道产生万物,也是万物的本质。
道作为万物的本质,是不可分的两极,是“有无”等两极观念的统一。没有什么,从事物的规定性上讲,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体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是的,从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来说,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体,在任何方面,任何性质上都有发展的可能性。道是无与有的统一,道是无,道是有,有是无。同样,道家也告诉人们“世人皆知美为美,恶有所为;天下人都知道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第二章)善恶美丑不可分。善是恶,美是丑。
既然道超越了善恶、存在、善恶的两极观念,那么我们对道的理解,也就是对宇宙万物本质的理解,就必须超越善恶、存在的两极观念,避免两极思维。对于任何事物,都要超越矛盾的两个方面,正确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当然,理解两极之外的一切,并不意味着否定事物中两极的存在,只是因为两极是相互依存的,是不断变化的。“反道之动”是道家对宇宙万物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承认两极的存在,并超越其认识,可能是道家对宇宙万物认识的高明之处。
既然事物的两极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那么就要有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具体来说,因为沉默包含了运动的无限可能,所以要保持沉默;因为弱包含着无限强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要弱;因为无为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该无为;等一下。这种在弄清事物两极转化规律的前提下采取的变态思维方法,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智慧。
道家的智慧,道家的方法论,是顺应自然,顺应潮流的方法。正是由于其方法的自然性,才显示出它在养生、疗体、处事方面极强的功效。笔者认为道家的方法是顺其自然,不禁欲,不放纵。当然,相对于现代社会的过度放纵,道教似乎是一个戒酒者。
佛教的思想路线也比较清晰。“一切法界皆空——一切苦——修行皆空,成佛”可能是佛教徒理解和修行的基本理念。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缘起的产物,聚则生,散则亡。宇宙的一切变化都是无常的,无常的变化必然导致万物无我。人因为无知而陷入生与死的无尽轮回。
同时,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痛苦的。世间的苦难,自然是一种苦难;世间的欢喜,因为无常无我,本质上也是一种苦。佛教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带有明显的厌世倾向。所以佛教把超越生死作为精神解脱的终极目标。佛教虽然也承认生死轮回的善恶报应,但佛教并不把向善的修炼作为终极目标,而只是把向善作为做人的基本条件和超越生死的基本修炼。
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是禁欲、坚定和智慧。纪律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修养;冷静睿智是一种更主观的内心自控意识的修养。依靠人的自觉主体意识的自制力,使人的心灵超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诱惑,进入一种自我完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这也许就是佛教的价值所在。
现在科学发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但是社会学家也发现欲望也是罪恶的源泉。这样,如何利用人的欲望来发展社会,如何控制人的欲望,减少罪恶,就成了历代学者都在思索的问题。客观地说,儒、道、释三家在实践中没有一家完全否定欲望的价值,但他们都更加重视欲望的负面作用,并给出了各自抑制欲望的方法。儒释道三家对待人的欲望的态度和方法有一些不同:道家是禁欲,儒家是禁欲,佛教几乎是禁欲。当然,我们不能完全认同儒、道、佛三家对待欲望的态度和方法,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禁欲、限制欲望或某种程度的禁欲,都是在人的欲望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寻找生活幸福的尝试性方式。这些方法,对于社会的发展,自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同时也要明白,这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这些重要手段,无论社会多么发达,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3儒、道、佛相互交融
儒道佛的合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完成的。但儒道佛以这样的方式融合,有其内在的原因。我们上面说过,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所以不能制造没有欲望的人;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对人的欲望的满足程度,所以人需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中国社会发展对激发人的欲望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对限制人的欲望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三教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大致融合。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三教不得不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情愿地开始了三教的合流,尽管这种合流的程度在各个家族中并不相同。道教和佛教试图吞并其他两个学派的结果是,它们被儒家改造和吸收,然后被赶下政治舞台。由于儒家与道家、佛家的合并,它们的性质自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儒家在确立“人性本善”的前提下,希望通过“修行到极致”的方法,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拥有良好的道德,从而使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自然消失。儒家的这种思维方式,揭示了历代儒生对世俗生活的重视和对人文创造的充分自信,自然表现出对人性的片面理解和对人生社会的幼稚理解。这个世界上的生活需要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也需要他们对善的不懈追求。但是,人性永远不可能因为理想化的信任而改变,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永远不可能因为人的内心意识而形成。人性自然不同于动物的社会属性,但也有其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对人的社会性的过度夸大,加上对人的自然本性的轻视和过度压抑,必然导致人的道德异化的出现。道德一旦异化,所谓的道德就成了伪道德,也成了人的伪装。这种异化的道德比没有道德更可怕。
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人的积极性,需要人的积极参与、建设和改造,需要人的良好道德。这是儒家思想被中国人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这种认同和参与,中国人民体验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对人的意识的过度信任,导致人的道德常常异化,给社会进步带来人文灾难。对于儒家文化的异化,儒家本身似乎也没有办法。在中国人文史上,道教有意识地承担了这一重任。
道家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讲做人的道德和方法。确切地说,笔者认为道家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治身待人”的文化。说到治疗身体,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这似乎是贬低道家。其实,治身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做人的根本。不保护自己怎么做人?儒家讲进取和道德是有必要的,但实际上,所谓进取和道德必须建立在维护个体健全的身心和人格的基础上。没有健全的身心怎么进步?没有健全的人格,怎么会有道德?道家模仿自然无为的思想,在修炼身心自保的同时,又超越了儒家过分强调处处进取而造成的异化。道家思想从人性出发,思考人类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它遵循从个体到社会的思维路线,但不鄙视社会,从完善个体开始,再完善社会。
儒道两家从不同角度对人的不同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构建了人的生活方式和路线。儒家内外兼修(虽然也有“达则济世,贫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但这只是就其自身的机遇而言,其积极进取的意识是一致的),重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体验,而道家外动内静,注重自身心态的平衡和稳定(道家以静为无限动, 这是运动的前提,并不否认运动)儒家以重视世俗生活、热爱人类生活的态度,讲求进取,为人类生活提供了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道家强调无为,为人们对因过度进取而导致的异化的抗争和超越提供了前提和超验的修炼方法。积极主动,在无为而治、修身养性的基础上,永远保持心态的平和与平衡,是这个世界上一种极好的生活方式或方法。只有“虚心、固心、守弱”,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积极进取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人的身心永远处于健康快乐的状态。
儒家以天地为己任,积极主动;道家以个人修养为前提,在人生实践中贯穿着“无为”的基本思想,节约人生的资本。儒道互补,为中国人创造了一个难以言喻的世外桃源,使传统中国人不断超越自我,积极进取。
当然,道家的超越本质上只是对现实事物和现实方法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的自信之上的。道家虽然深知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但并没有过分强调自然规律的不可逆性,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掏空其心,固其腹”进而“知其男,守其女”的无为法中。道家的这种超越是极其可贵的。但道家的这种超越也是有限度的,仅限于对这个世界上一些具体异化问题的超越。道教的超越是建立在重视世俗生活、热爱生命的基础上的。相比之下,佛教的超越是对世俗生活和人类生活的超越。
佛教从本源的角度说一切都是空的,从而打破了人对世间万物,尤其是人的生命的执着。甚至人的生命都可以幸免。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相比于儒教和道教,佛教更加宽容。从哲学的角度看佛法,佛法的修行是通过主体的自觉意识,摆脱一切执着,从而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其本质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佛教的这种超越,对人来说是最彻底的。即使人类社会堕落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佛教也会让人平静,让人自由。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是人们获得心理安宁和精神幸福的最彻底的途径。当然,最彻底的佛教修行观已经完全否定了进取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和意义。道家的超越只是“忘我”、“无为”、“自然”。在佛教看来,还是残缺的,有希望的。佛教的超越是完全的“诸法无我”。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是从佛教终极目标——成佛的本质来说,佛教的超越是道家超越的突破性延伸。或许,正是因为佛教独特的人文精神,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生死关注不够的缺陷,为人们审视现实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
需要注意的是,从佛教中国化到逐渐中国化,佛教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变化是从单纯的出世到出世与入世的融合。从根本上说,佛教诞生了,但佛教的基本修行,即佛教的基本法条,如五戒、十善等,本质上是强化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儒家的道德源于对人性本善的自信,而佛教的伦理道德和内容与儒家有很多契合之处,只是促使人们去实行的原因不同。无意识的人会因为对儒家的信任而不自觉地遵守自己应该遵守的规则,但向往来世幸福的佛教信徒会自觉地遵守这些行善的规则。儒释道从内在意识和外在约束出发,使人心甘情愿地遵守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因此,中国化的佛教已经具有了延伸道家超越性和强化儒家道德的双重功能。
其实儒释道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就是它们的现实意义都是超越自身的。无论是儒家所表达的性的特质,道家所表达的道的境界,还是佛教所表达的空的境界,其实都是人类抽象思维的结果,是人类为自己设计的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超越目标。但是,同样是求超越,其层次是不一样的。儒家的超越性源于儒家对人的道德意识的信任,在实践中寻求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一种超越;道家的超越不是儒家那么简单,而是在重视现实生活的前提下,源于对人的生命智慧的信任,寻求一种对人的小智小慧的超越,目的是寻求现实生活的大智慧作为人为事物的前提;佛教的超越,在贬低现实生活的前提下,源于对佛教的坚定信仰,寻求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目的是获得宇宙中最大的智慧去摆脱它。
从现实生活中人为的方法来看,儒道佛的合流是很有意义的。道家的无为,在超越存在和善恶的基础上,似乎以“掏空自己的心,固自己的腹,守自己的弱”作为为人处事的前提和永久的提醒,保持内心的平和,默默积蓄力量,向他人示弱;儒家的修行完备,佛教的精进为善,从人生意义的角度强调为人处事;佛教的空观为人们可能遭受的所有挫折留下了无限的睡眠空间。儒道佛无意中的自然融合,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从儒释道的具体方法来看,三教本身是交叉互补的;但从其内在逻辑来看,佛教追求的是出世成佛,而儒道则是寻求入世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两者似乎是不相容的。但深入考察历史上儒释道在不违背其基本教义的前提下的融合,可以发现三教融合形成一体的生存观是必然的。最彻底的“无念为教,无相为体,无生为基”的修行方法,让儒家所追求的圆满修行不再与佛教相抵触;同时,摆脱佛教的执着,也可以缓解世间的挫败感。道教“先待后及他人”的入世策略是儒家行为的自然化、条理化,不会成为佛教坚持反对的恶行。禅宗在中国几乎是佛教的代名词,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与道家的立论基础不同,但修行方法却有些相似。道教自然不会批判佛教的破执求内的方法。这样,三教合流,抱着出世的心态入世,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思想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