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养生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而且建立了中国传统营养学的理论框架,为中国传统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食物性能论上,《黄帝内经》提出了“气味论”。比如“五脏之气,从胃出,化于口”(《苏文五脏论》);“阴气出窍,阳气出窍。厚味为阴,薄味为阴阳;厚气为阳,薄气为阳之阴。浓味是宣泄,淡味是交流;薄气则泄,厚气则热”(《苏文·阴阳应象大论》)等等。《黄帝内经》食物性能论的“闻论”主要包括五味、四气。《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食物五味的论述。《灵枢五味》说“谷气有五味”。所谓“五味”,是指食物和饮料的不同味道,如甜、苦、辛、咸、酸、淡。这里虽然已经超过了五味,包括淡味,但习惯上还是把淡味归于五味。关于五味的功能和阴阳属性,它们是“辛、苦、苦而坚、咸而软”...这五味辛、酸、甜、苦、咸,各有千秋,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五脏时时刻刻都在生病,与五味相适”(《苏文》六经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干或润,或软或坚,各依其趣而行,调其气,使之均匀”(《苏文至真大论》)。关于饮食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五味各行其道:谷味酸,肝先行,谷味苦,心先行;谷甘,脾先取;顾维信,先去肺;谷味咸,肾宜先取”(《灵枢·无为》);五味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甜入脾,咸入肾,淡入胃,称为五入”(《灵枢九珍论》);以及“酸筋、辛气、苦骨、咸血、甜肉”(《灵枢九珍论》),说明五味也与归经理论有着内在联系,不同的味与五脏有着不同的亲缘关系。此外,《黄帝内经》还用五行学说来阐明五味之间的关系,如“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伤了肉,酸赢了甜;伤的是皮毛,苦赢的是人心;咸伤血,甜胜盐”(《苏文·阴阳应似大论》)。具体食物的“五味”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论述。比如《灵枢五味》中的“五谷”,“五谷:和康米甘,马,黄豆咸,小麦苦,黄米辛。五果:枣甜、梅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肉甜,狗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花、韭菜、活鲜、苦、辣葱。除了五味,《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五味”的概念,即闻、嗅、腐:“肝臭。心,其臭可乐。脾,臭死了。龙哥,臭死了。肾,臭死了”(《苏文金匮严阵》)。《黄帝内经》对食物四气的直接论述虽然很少,但也可以从其治疗原则等方面体现出来。

如“热者冷,冷者热”(《苏文至真大论》);“用冷远离冷,用凉远离冷,用暖远离暖,用热远离热,吃法相同”(《苏文刘郑源纪大论》);“之寒热,感有害于六腑”(《苏文·阴阳应象大论》)等。,说明食物也有冷、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其中寒性食物主要用于热性体质或热病证,温性食物主要用于寒性体质或热病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无法通过实验室对《黄帝内经》中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而是将食物的营养成分统称为水谷精微(灵枢五味)、精微(灵枢任平绝骨)和食补(苏文经别论)。对食物中细微物质的认识,主要通过食物对人体的反应,进一步概括为“气味理论”,从而形成了传统膳食营养科学中独特的“食物表现理论”。也就是传统的营养学,是一种以人为本、功能性的认识食物营养的方法。与西方现代营养学相比,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现代西方营养学对食物成分的认识有其局限性。中国传统营养学是从食物对人体的作用来观察食物的功能,因此可以全面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黄帝内经》(《苏文·钱毂天真论》)对饮食营养基本规律的论述,一般概括为“饮食要适度”。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调节阴阳、调和五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内容。其中《黄帝内经》的相关论述多指针灸或治疗,但从“药食同源”的概念出发,同样适用于饮食营养。

6.1调节阴阳的饮食营养法则《苏文》说:“阴平阳为秘,气为治”(《苏文·怒天》)。又有云:“细察阴阳之位,并加以调整,使其久安”(《苏文至真大论》)。因为阴阳相对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所以饮食营养也必须着眼于调节身体的阴阳,以维持身体阴阳相对平衡为目标。因此,调节阴阳构成了传统膳食营养的一个基本法则。

6.2我想讨论一下五味的饮食营养原理,即、怒、达学说,并指出:“阳生于五味,阴生于五宅,伤于五味。所以味道太酸,肝气生津,脾气独特。味道太咸,又壮又累,肌肉短,心里压抑。味道太甜,心满气喘,色黑,肾不平衡。味道太苦,脾气不强,胃气浓。味道太刺鼻,筋骨松弛,精神中枢。故愿与五味和谐,骨健肉嫩,气血运行,理密。如是,我骨炼,道如佛法,有天命。”《苏文五藏代》也指出:“多食咸食,脉会凝泣变色;苦的食物吃多了,皮肤会皱,头发会拔;吃辣多了,肌肉会焦虑,爪子会干枯;酸吃多了,肉会皱,嘴唇会露;如果你吃更多的甜食,你的骨头会疼痛,你会感到虚弱。此五味之伤也。”认为饮食五味虽可养生,但偏于五味,导致饮食口味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应该“小心五味”,才能享受自然的生活。

6.3因人而制宜的饮食营养法“人生而有刚与柔、弱与强、短与长、阴阳”(《灵枢首要》刚柔);“人有老有壮,有幼有小,有胖有大有冷”(《凌气机失调》)。《灵枢》有“阴阳二十五人”,人根据禀赋不同分为25种不同的体质特征。此外,《灵枢·田童》中还有“阴阳五人”。由于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差异,还应“知其胖瘦形,守其气血盛衰”(《苏文巴沈正论》)、《二十五先知》、《无五态之人》、《根据其寒热盛衰加以调整》(灵枢水镜)、《绰绰有余》等,因此,根据不同的体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膳食营养方法,就构成了传统膳食营养中“因人而异”的基本原则。

6.4饮食营养法《灵枢·四时之气》认为“四时之气,各有其位”。《灵枢顺气分一日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正常之气,人亦当有所应”。《苏文·四气调神》甚至指出“四时阴阳之人是万物之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取其根。”“所以,智者的健康一定是四季寒热适宜,和气生财,刚柔并济。如果这样,离经叛道的恶就不会来了,你就长寿了(《灵枢本身》)。因此,膳食营养要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根据季节寒热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膳食营养方法,这也是传统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正如苏文所说,“热不致热,冷不致冷,从者和”;“用冷的远不冷,用凉的远不冷,用暖的远不暖,用热的远不热,吃的也是一样”(《苏文刘郑源纪大论》)。

6.5饮食营养因地制宜规律:“地高气温凉,高者寒,低者热”(《苏文郑午昌大论》)。《苏文怡法方义论》也说“东方之境,天地始生之地,鱼盐之地,滨水之地,其民食鱼嗜盐,皆安而美也。鱼使人温,盐胜血,故众人皆黑粗心,其病为痈,故治宜石。.....所以圣人混治,各有各的位置。所以,因症而治者,有病者,识大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在膳食营养上,也要考虑到地域环境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膳食营养方法,即因地制宜的膳食营养法。《黄帝内经》不仅强调饮食营养的适宜性,即“食物适宜性”,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即“食物禁忌”来论述饮食的禁忌,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中独特的“食物禁忌论”。如“五禁”说:“肝病禁辛,心脏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五味);《五律》说:“病在筋,不吃酸食;如果你生病了,不要吃辛辣的食物;病在骨,不吃咸的;有病在血,不吃苦;病在肉,不吃甜的。若嗜食,不能多食,必自割,令割五次”(《灵枢九真论》);此外,《苏文选·吴明气》指出:“五味皆禁:邹欣气、气虚病者勿食过多辛;血咸,血病不吃咸;苦骨头,骨病不多受;如果你愿意吃肉,生病的时候就不会吃太多;酸性导致肌肉无力,肌肉疾病导致不能过量吃酸。意思是五禁,无令多吃。”强调饮食五味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加以限制。《苏文腹论》说:“胃热消,不能服高梁、草药、石药。”在苏文的针灸理论和苏文的脏气法理论中也有相关论述。“饮食禁忌”说反映了中国传统营养学对饮食认识的两点,即强调各种饮食对人体有益,同时也看到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营养学。这种哲学方法论不同于现代营养学中的“热能观”,体现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成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的特色之一。《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与营养的论述非常丰富。除了以上内容,还有食品卫生,食品营养,疾病。如“食而饮,热不灼,冷不澎湃。”寒温适中,所以气会盛,但不会邪僻(《灵枢实传》);饮食加倍本身,胃受伤害”(《苏文·比伦》);;于是酒足饭饱,筋横解,肠为痔。因此,如果你喝多了,你的气就会对你不利”(《苏文·怒天》);高粱之变,满大丁”(《苏文·怒向苍穹》);水谷的寒热、情伤六腑”(《苏文·阴阳应象大论》)等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传统营养学的相关理论、原理和方法,从而奠定了传统营养学的理论基础,在世界营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世界营养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系统总结和研究其丰富的营养学理论,并用现代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加以整理和完善,对于继承和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