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有哪些传统习俗和感受?

纳西族是生活在中国金沙江上游的一个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外,主要生活在滇西北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未夕、永胜、德钦等县。据1990人口普查,全国有纳西族278009人,其中云南省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纳西族的称谓因方言而异:丽江等地自称纳西族,四川宁蒗、盐源等地自称那日、那如或那亨。根据纳西语分析,“那”是“大”或“贵族”的意思,“xi”、“儒”、“恒”是“人”或“族”的意思。1954年,根据我国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将“纳西”作为* * * *的同义词。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以金沙江为界大致分为两种方言。方言之间不能互通,而纳西语的标准语是以纳西语的西部方言为基本方言,以丽江县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在纳西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东巴语和戈巴语。东巴文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以前)纳西族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它由象形文字、音标和附加符号组成,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民间流传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宗教信仰纳西、东巴和藏传佛教。此外,丽江的纳西族也普遍信仰“三花”,成为一个多信仰的民族。纳西族的社会经济和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是不平衡的。建国前,丽江县纳西族聚居区是封建地主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甸县部分地区还保留着领主经济的残余;宁蒗基本上还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维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族的残余。在纳西族文化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人民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灿烂文化,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东巴教是纳西族特有的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在东巴教中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书、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乐器以及各种祭祀仪式。纳西族东巴文化在云南各民族中独树一帜,是纳西族的骄傲。例如,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献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东巴经》中,一方面保存了许多古词语,是纳西语与其他相关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的绝佳材料,另一方面记载了大量的纳西古文献。随着东巴文化的发展,纳西族学习和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内容。自明代以来,以姜立土司为首的贵族地主首先接受了中国文化,他们都会写诗。比如穆公曾经写过《雪山诗选》,穆曾曾经写过《云淡墨轻》等诗。纳西族的民俗特点一般生活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为“三室一墙”。在山区,大多是用木板盖起来的低矮木屋。在纳西族的婚姻家庭中,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社会婚姻由父母决定,婚前社交自由。宁蒗泸沽湖周边的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随着婚姻法的实施,一些古老的婚姻习俗正在逐渐改变。

纳西族传统节日

东巴会

每年农历三月五日,纳西族聚居的东巴聚集在中国中部的东巴圣地丽江玉水寨,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集市。这一天,东巴人早早就来到了鱼水村的东石罗寺。点香炉,烧香,拜神拜祖,拜东巴祖东巴世罗,念经做事。东巴俱乐部也是东巴“竞技”和展示才艺的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东巴根据自己的风格,纷纷诵读东巴经,跳起东巴舞。然后,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他们都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国家。

文化

。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责任感把他们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继承和发扬古老的纳西文化。

会坚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大社”。届时,丽江将会人山人海,满街都是竹木农具、果树和鲜花。棒棒会标志着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会议由“青年会”演变而来,最初是在一个寺庙里举行。清初以后,会址移至丽江古城,逐渐发展成为春耕用的竹木农具集市。近几年增加了果树苗和花卉盆景的交易内容,会议地点也从古城搬到了新城。除了正月十五在县城的社团大会,还有正月二十的白沙农具交流会。在纳西语里叫白沙当美空普,意思是白沙大保吉宫开。这是白沙大保济宫、刘力殿、大定阁等自明朝延续至今的寺庙每年一次的开放,让人们烧香拜佛。后来演变成以农具交易为主的传统节日。交流会上不仅有各种农具,还有儿童玩具和日用杂货,所以俗话说“除了鸡头,什么都可以买。”

三多杰

“三花”是玉龙雪山的神灵,是传说中能征善战、扶贫济困的英雄,所以千百年来被纳西族人作为保护神崇拜。根据东巴古籍记载,三花属羊,所以在过去,全国各地的纳西族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的羊日都会到丽江白沙的玉龙寺(北岳店)祭拜,有的甚至在自己家里举行“祭三花”的仪式。除了祭祀活动,还有各种娱乐活动。由于二月初八恰逢春光明媚的“万株山茶花”盛开,逐渐形成了纳西族人郊游的春节日。1986年8月,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农历二月八时三花节”定为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县里放假,县政府都会安排各种节日,比如举办各种展览、游园赏花、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等。届时,游客将如潮水般涌来,全城欢腾,日夜欢唱,热闹非凡。如今,纳西三花节已成为丽江最盛大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三月会议

丽江三月会在每年农历三月举行,为期七天。原来是端午节的阴雨天,清朝10年在丽江以北的黑龙潭修建了玉泉龙神祠,3月在这里举行三到五天的龙王庙会。辛亥革命后,丽江商业劝工会以拜龙王换百货,在玉泉北面的森林草坪设立了以马匹为主的牲畜和交易市场。远近商人源源不断,玉泉逐渐成为居玛姬的中心,始于三月,演变为居玛姬物资交流会,一直延续至今。三月会议期间,除了交换山货药材、土特产、生活用品和马匹牲畜外,还组织了体育比赛、民歌和古乐表演。丽江城人山人海,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七月会议

丽江七月节,在农历七月中旬举行,是纳西族的另一个重要节日。会期约十天。因主要经营牛马等大型牲畜,故又称“七月赛马俱乐部”。七月会议历史悠久,众所周知。据说纳西族的祖先,崇拜并隐忍了连,经历了大洪水的余生,遇见并爱上了天帝公主,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结婚。他们从天而降创造世界的时候,也把天宫里的马市送回了老家,于是丽江有了一个突如其来的马节。事实上,法国自古就有“花马之国”的美誉。这里早就用马和川商交朋友了。用纳西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中有许多关于养马生活的精彩描述。丽江马体形匀称,眼睛小,颈短而粗,强壮而肌肉发达,四股力大,蹄硬,勤劳,步态轻盈,善爬山越岭等。适合携带、骑行、拉行,不仅在当地广泛使用,每年还大量出口各地。明代由于军事和交通的需要,从山西引进了优良的驴品种,配以当地的好马,突然发展起来。明初,穆土司派当地马匹进京进贡。清朝乾隆年间,每年三月的李典市龙王庙会上,都会突然出现一场马畜交易。民国初年,在各地赛马的基础上,在丽江古城狮子山以西的山坡上举行了七月赛马大会。解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古代的七月会更加繁荣,成为交易马匹、交换物资、传播文化的新盛会。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会场也搬到了县城东南部更广阔的红星交流会场。节日期间,纳西族人带着牲畜、农副产品和各种中药材来到大研镇。邻近地区的汉、白、彝、藏、包辽、普米族等民族的兄弟姐妹也穿着民族服装参加了会议。来自西藏、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客商也远道而来,共襄盛举。人们赶着去开会,去开会,白天看展览,看表演,从街上到会场三公里的人流从未间断。日落黄昏,华灯初上,四方街、新街、广场人声鼎沸。有些人吹长笛,有些人吹芦笙,有些人二重唱《古琦调》,有些人转圈跳《阿日里》和《奥米达》。今天的纳西七月会已真正成为一次边疆新貌的博览会,一次民族友谊的交流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性。

纳西节

迪庆纳西族的节日包括正月的春节,二月八日和三月的清明节,五月的端阳节,六月的火把节和七月的祭祖节。最有特色和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是2月8日。

2月8日:农历二月初八是迪庆纳西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在三八白蒂。又称“潮白水”。白天,成千上万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纳西族、藏族、彝族、回族群众聚集在白水台,参加拜白水神活动。人们先烧香杀鸡祭天,然后进行歌舞表演和赛马,十分热闹。

二月初八,看起来更像是大规模的集体出游。这一天,村寨里的人们穿上民族节日服装,在黎明前成群结队地踏上了去白水台的路。到了白水台,先以家庭为单位在台前的乞食洞烧香磕头,然后去各自的壁炉野餐。从古至今,各自火坑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因为家族或家族都在火坑上方设立了神龛。当天纳西族人要先在火塘边祭祖,然后到白水台泉旁的大香炉前祭祖。祭祖结束后,他们坐在各自家中的火塘旁,享用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菜肴和糕点。在这场香烟缠绕中,五树湾的人们首先载歌载舞“赤原”舞,其他村子的人也像人一样加入了舞蹈队伍。顿时,歌舞汇成欢乐的海洋。

衣食住行

据相关史料记载,纳西族先民有“男女皆披羊皮”的习俗,这可能与较为发达的畜牧业和游牧民族的天性有关。《李源经》所见的纳西族男子,大多是“善打善猎,手持短刀,饰以蜻蜓”,而女子则是“披着毛毯,穿着皂衣,跌跌撞撞,高髻飘飘;女子理发梅绮,以麻绳为裙”。到清末民初,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已与汉族男子大致相同,女子服装也从穿裙子变为多穿裤子,但仍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丽江地区的妇女穿着宽腰大袖、前短后长的女式棉袄,紫色或藏青色的马甲,打褶的围裙,长裤,船形绣花鞋,披一条七圈七对垂耳的羊皮披肩,俗称“戴月戴星”。已婚妇女把头发梳在头上,戴圆形纱帽;未婚的女孩在脑后扎辫子,戴布头巾或黑丝绒帽。云南省中甸县和德钦县的纳西族妇女,常穿着开领的亚麻双排扣长袍,上身饰有彩色图案,下身穿着亚麻百褶裙,腰间系着彩色缎带,背上披着羊皮披肩,脚上穿着云头靴。女青年一般喜欢留长发,她们在头上的辫子中混合五颜六色的丝线或羊毛发髻,类似于邻近地区藏族妇女的头饰。已婚妇女通常用红布包裹头部,然后佩戴俗称“骨配”的圆盘形银饰

另一方面,沿湖摩梭人与藏族接触较多,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的人数与日俱增。大部分男人都换了藏装。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上衣,百褶裙,腰间系着丝带,背上披着羊皮。他们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织一条粗的假辫子,戴在头上。然后他们在假辫子上缠上一圈蓝黑色的丝线,垂到腰间,看起来美观大方。

纳西族的祖先可能早期就有过窑洞修行,有的史书称之为“莫莫洞蛮”。后来逐渐学会了搭建“木窝棚”,即以纵横叠放的圆木为墙体,在底座约10尺时加椽子,用木板覆盖,再用石块压平。在正房里,壁炉是活动中心,床位于壁炉旁,做饭也是在壁炉上进行的。明代丽江地区有瓦房,但大多是土司和首领的住所。随着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木、石结构和土木结构的瓦房在坝区城镇和乡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瓦房多为二层小楼。屋顶基础用大石块,中间用土坯或砖石,上面用木板覆盖。房屋屋檐伸出,在桁架梁两端钉上两块“风火板”(其中部分饰有“吊鱼”),保护木质部分不受雨水侵蚀。主屋的门窗上装饰着花鸟动物,坝内还镶嵌着各种图案的鹅卵石、瓷砖,重新种上花草,美观舒适。

泸沽湖沿岸的摩梭人至今仍住在“木屋”里,每家至少有一间主屋和一间马厩,而人口多或富裕的人则建了四间房子组成一个院落。主房一般由主房、上房、下房、后房、库房组成。正房有个大火坑,做饭取暖;壁炉上覆盖着木板,可供全家人吃饭、议事、祭祀、会客之用,也是老年妇女和儿童晚上睡觉的地方。上面的房间是老人的卧室,下面的房间是加工食物和煮猪食的地方,后面的房间用来堆放杂物。楼上房间有三四个小房间,作为家中中青年女性接待男性阿霞的“花房”。这种“木箱”建筑虽然简单,但冬暖夏凉,还能抵御7级左右的强震。

据历史记载,在古代纳西族人大多吃荞麦、稗草和圆根。明清以来,在大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和新作物的基础上,纳西族的农业迅速发展,生活发生了变化。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和稗草是主食。坝区的农民经常在房前屋后开辟菜园,种些蔬菜养活自己。同时,纳西族有每年冬季和腊月杀猪的习俗,制作火腿或腊肉,一般切开食用,猪油作为食用油。一般人家还自带咸酸咸菜,豆豉,肝酱,香肠,皮蛋之类的。一般情况下,一日三餐多为干饭,有米饭或米饭玉米混合,还有两三个菜和汤。冬天和春天,我喜欢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在夏季农忙季节,大多数农民用米酒混合冷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还吃炒面和酥油茶。纳西族人喜欢喝酒,喝茶,抽树叶,喜欢吃麻辣酸甜可口的食物。城市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小麦粉,一般小而精,蔬菜由郊区菜农供应。市里有卖著名的丽江火腿粑粑,很好吃。

祭天祭祖

三八纳西族每年祭天一次,祭祖三次。腊月十四,会请人酿酒、做饭、唱歌。30号晚上会让人“找车”。第一天,灶神要磕头。第二天,他们会洗头、洗脚、洗衣服,去河边喝水。第三天晚上请诸神到家里献祭。第四天要杀鸡,在天庭烧香,磕头啜饮,活动结束后回来射箭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在祭司家吃饭。5日拂晓,我抬出一头大猪,煮了三口锅。做完饭后,我看了《天堂好箭》和《乌鸦之友》。老年人吃酒肉,然后大家一起吃。吃完饭依次回家。第六日,各家献上自己的祭品。8日,他又抬了一头猪去祭天。9日,我祭了一头猪给上天。这是整个崇拜活动的结束。

祭祖:正月初六或初七或二月十二日一次,六月初一次,十一月初一次。一般祭祀用三棵栗树,各家自行祭祀。

葬礼

在丧葬习俗方面,丽江纳西族在“改良土壤,建立溪流”之前,一直实行火葬。人死后用竹篮或无盖木棺抬到山上或村外的火葬场火化。过一会儿,他们会清理遗骨,举行葬礼。清初“改土立流”后,中央任命的流官多次明确改火葬为土葬,均以“土人犹惑刀祸祸福”之说而失败。直到乾隆年间,官员们想尽办法,动员一个纳西族小头目去安葬他的母亲,人们才渐渐把火葬改为土葬,看不到灾难。但在一些偏远山区,火葬的习俗依然存在。

一个人快死的时候,家里的一个长辈拿着一个纸袋,里面装着一点碎银、茶粉和大米在旁边等着,一定要在死者倒下的时候把这个纸袋塞进他的嘴里。此举意在使逝者宝贵的“气”得以延续,从而促进家族繁衍和后代繁荣。此外,治丧、服丧、停灵等活动要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辈的指挥下进行,部分仪式要请东巴经主持。人死后,一般会停三天去参加葬礼;葬礼后的三天里,家人每天仍要做出牺牲。接下来还将举行“做七天”、“百日”、“念斋”等系列活动祭奠逝者。会请东巴或喇嘛到家中诵经,直到三周年忌日“三年斋”完毕,整个祭祀活动才告一段落。难产死亡的妇女、过早死亡的儿童及其他非正常死亡的,一般不允许安葬在家庭墓地或在家庭或村专用的火葬场火化。

摩梭人基本上保持着火葬的习俗,但在举行葬礼之前,要将尸体绑好放在麻布袋子里,埋在主屋后屋的一个洞里一段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9天)。此外,火葬后,还有一些习俗,如将一些骨头装入小布袋,送往家族墓地埋葬。这些习俗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纳西族人非常重视生死习俗。在生育方面,很多地区的纳西族一直保持着求子的习俗,孕妇求子的地方很多。分娩工作通常由有子女和孙子的富裕家庭的老年妇女完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她们才普遍转向医院或健康诊所分娩。孩子出生后10天,父亲需要派人给公公婆婆、叔叔伯伯、月经送米酒、鸡蛋报喜。祝贺结束后,亲戚朋友会来祝贺你,并送上母鸡、鸡蛋、大米和婴儿衣服帽子等礼物。孩子满月前,要请东巴主持命名仪式,邀请所有亲朋好友出席。满月客人被邀请后,允许背着孩子出门,孕妇也可以下床参与家务。孩子到了1岁,一定要请一岁的客人,在公共场合放下笔、墨、纸、铁木匠工具、针线,让孩子“抓周”,预测未来。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看重生女儿,认为女人越多越有福气,因为只要生了女孩,就能延续母系家族的“根”。

婚俗

纳西族由于历史渊源和支系间不同的地理分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姻习俗和家庭模式。居住在丽江的纳西族长期以来实行一夫一妻制,而居住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处泸沽湖周边的摩梭人过去一直过着“阿夏”(即亲密的异性朋友)的婚姻生活。同一个民族中存在着父系、母系和父系、母系婚姻家庭形式,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丽江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由来已久。在旧社会,子女的婚事往往是父母说了算,请媒人撮合,再通过订亲、邀酒、结婚仪式等方式录用。男孩七八岁的时候,父母会注意给他找老婆。如果女方家的女孩和他儿子的生日很和谐,他可以让媒人带一壶酒到女方家求婚。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可以选择吉日举行仪式送彩礼,俗称“送酒”。在这个仪式上,男方家必须给女方父母送上“四色礼物”:一坛五斤左右的白酒,两包茶叶,四盒红糖,两升大米。“送点酒”仪式结束后,如果任何一方认为这门亲事不合适,都可以反悔。如果女方反悔,必须退回男方给的彩礼,但男方要反悔订婚,就不能要彩礼,只要让媒人通知女方就行了。过了一年半,男方家还要给女方家送第二次彩礼,俗称“送大的”。除了上述的“四色礼物”外,礼物中还包括一件七尺长的土布、两套礼服、半块猪肉、一对玉镯或银镯,以及一些现金。女方家也回赠男方家一壶白酒,两盒红糖和一些巴赞。“送大酒”仪式结束后,双方不能后悔结婚,否则会被议论。当青年男女达到18岁时,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日期举行婚礼。

在婚姻方面,丽江的纳西族人通常嫁给他们的叔叔和婶婶,叔叔的儿子有娶婶婶的女儿的优先权。所以一般情况下,姑姑的女儿要经过姑父的儿子挑选,才考虑嫁给外人。有些地方还有“换房”的习俗,但一般都是哥哥死后娶嫂子,而哥哥娶嫂子的很少。此外,纳西族人很少离婚,因为一般认为离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离婚。离婚后女方可以回娘家,彩礼一般不退。按照传统习俗,寡妇不管有没有孩子都可以再婚。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的恋爱和婚姻自由权利得到了充分有效的保障。

丽江纳西族家庭多为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子女均随父姓,财产继承方式为父传子,子传孙。父亲有权决定家庭事务。无子女家庭可以收养女婿,但必须事先征得主要近亲属的同意,所有子女必须随母姓,这样才能享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纳西族家庭多为三四世同堂的主体家庭,年轻夫妇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在五六十年代后才逐渐增多。多子女的家庭也有结婚后儿子分家的习俗。在分家过程中,儿子们往往平分田地、牲畜、房屋等生产生活资料,最小的儿子有优先选择权。一般是小儿子继承祖屋,承担赡养父母和祭祖灵的责任。

生活在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泸沽湖周围地区的摩梭人曾经有一个奇怪的“阿霞”婚姻。这种婚姻制度的特点是男不嫁女不嫁。男人晚上去女人家串门,第二天早上回自己家从事生产劳动。夫妻双方不组织同一个家庭。夏与夏的这种关系的缔结,是以母系血缘的近亲不结婚为原则,一般不受年龄、金钱、辈分、等级、民族的限制。

按照摩梭人的传统习俗,女孩和男孩到了十三岁,会分别举行“穿衣服”和“穿裤子”的仪式,这标志着他们已经成年,可以开始参加一些劳动和社会活动。一般从15、16岁开始,女性和男性可以从17、18岁开始和异性同居。他们通过日常接触、节日、庙会等社交活动,确立阿霞与夏的关系。选择阿霞的主要条件是美貌、年轻、能力。在阿霞交往初期,男方到女方家串门往往处于相对秘密的状态,要过几个月才能公开与女方家人见面。见面时,男方要送女方长辈一些礼物,以示尊重和感谢。这种阿夏婚姻基本是以女方为基础的。每一个举行过成年礼的女孩,家里都有自己的“阿霞室”,用来接待男性阿霞。只要不再喜欢她的男人都关门了,阿霞关系也就结束了。另外,阿霞交往过程中所生子女全部由女方抚养,财产完全由母系继承。因为阿霞的婚姻特点是易合易分,男女双方很少产生强烈的排外或嫉妒心理,对阿霞关系的解除也无动于衷,很少为此发生争执。

与这种婚姻形式相联系,摩梭人曾经有一种母系家庭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每个家庭由一位年长或有能力的妇女担任户主,负责安排日常生产生活,管理仓库和财产,主持家庭祭祀和接待来访的客人。家庭成员主要由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亲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子女及其他组成,一般包括二至四代。每个家庭十个人左右,有的家庭多达二三十人。所有家庭成员在阿霞过着婚姻生活,财产完全由母亲继承,世系也由母亲说了算。所以摩梭人都认可“女人是骨头,缺了就要被削掉”的传统观念。当一个家族没有女继承人时,她总是会想尽办法收养一个女儿来延续自己的血统。

科学与技术

居住在玉龙雪山和金沙江畔的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农牧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天文、历算、畜牧、农耕、医药等方面的大量科学知识,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学者和专家。

纳西族的许多古代科技知识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并用象形文字记录在东巴经文中。根据东巴经记载,古代关于天象的专有名词有几十种。从《巴格图》、《十二生肖起源》等经典中,纳西族早就有了明确的四字四角概念(类似于汉族的八卦);创造了以圆缺月为定月,每月30天,一年12个月,365天* * *,用十二生肖记录日、月、年的历法。从对天象和生物活动的观察中,人们还摸索出了一套关于风、雨、花、雪和各种鸟类活动的规律,以区分季节的特点,从而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

纳西族以养马闻名。丽江马是著名的大理马的别称,东巴经典中有专门的著作《马的起源》。丽江是著名的“大理马”产地之一。丽江马是中国的优良品种之一。它小而精瘦,能负重,擅长爬山越岭,适应性强,能连续行走两三个月。最近农业部门引进了卡马巴的改良品种与丽江马交配,使其大发展。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林牧医药技术网络,培养了近万名科技人员。他们深入开展科研活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例如,马铃薯是丽江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针对病毒危害严重、品种退化等问题,县农业部门经过长期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有性繁殖技术,并采取育苗移栽、马铃薯利用等技术措施,基本解决了问题,实现了高产。再比如,该县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后,也实现了小麦产量的连年大幅增长。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丽江地区科技部门根据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在反复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推广“多选芽、高接换头”等苹果种植新技术,使全县种植的苹果得到了改良。到70年代末,全县苹果年产量达到百万公斤以上,成为云南省新兴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

纳西族地处横断山区,山、谷、平坝相间,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植物生长。有“植物宝库”之称的玉龙山,盛产500多种中药材,其中200多种名贵药材销往全国。丽江的医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消灭了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逐渐减少,人民体质有了很大提高。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是著名的“药材之乡”,以此为中心,丽江地区建立了400多个不同规模的药材栽培研究和种植场。

此外,纳西族还有一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高级科学工作者,如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方国玉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赵忠秀,,穆,杨峰等著名人士。他们为纳西族和祖国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