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20、20题“建设美丽中国”严守三条生态“红线”,继续解决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问题

2022年6月30日20:12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张明善胡云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内生变量。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在线利用三条红线。要突破三条红线,仍然走粗放型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孩子碗,决不能再犯,决不能再犯。”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源区和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其生态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基于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的现实,如何把生态立区、生态富区、生态强区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严守三条生态“红线”,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责任,把绿水青山变成人们可以享受的金山银山,是我们需要不断解决的发展问题。

第一,保护好生态保护红线,是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础。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国家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给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的家园”。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国家要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其中,“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中国特有的理念,作为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写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实施方案。为加快划定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总体划定和实施的指导意见》,要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区, 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生态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应当优先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民族地区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富集区、生态屏障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区高度重合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共有328个县(旗)分布在2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涵盖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四大类型,占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的48.5%。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的世界屋脊”和“亚洲的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金沙江等主要河流都发源于西藏。西藏还把保护高原生态作为重中之重,已将一半地区纳入最严格的保护范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60.8万平方公里。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民族地区有94%的草原,53%的水电,565,438+0%的森林,50%的湿地等。,它们的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具有最大的价值、责任和潜力。因此,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应将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大气、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的河源、水源涵养区、冰川雪山和动植物栖息地整体纳入红线范围,体现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紧扣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需要,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建立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的生态资源价值统计参数,开展高等植物、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调查和生物完整性评估,推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换通道;积极建设森林银行、湿地银行、水银行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平台,积极融入和加快建设生态产品消费大市场,让更多的生态资源看得见、摸得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中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守住环境质量底线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环境质量底线方面,要以生态环境质量为底线,在此基础上持续改善,对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地区,要严肃问责”。“十三五”期间,我国统筹安排中央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推动19个援疆省(市)和23个援藏省(市)共投入15.32亿元,支持和促进新疆、西藏及涉藏四省空气、水、土壤等领域突出生态问题的解决。在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36个国家命名的“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实践创新基地中,中国民族地区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分别占23.2%和31.6%,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减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减污减碳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提升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要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实现减污减碳协同效应”为总体目标,整体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这对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环境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民族地区必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以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流域的系统性出发,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 加强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等自然生态资源的综合保护和系统管理,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和江河湖泊湿地保护。 以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为重点,全面开展水环境污染防治、水生态空间管控、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利保障水平提升等工程,不断加强重要涵养区、重要河源区等水源地环境保护;在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开展“清废”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和倾倒固体废物行为,继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和新增污染物控制;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有序有效向基层延伸,完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纳入绿色发展政绩考核,完善领导干部生态资源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问责制度,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三,在线控制资源使用是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的保障。

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但自然资源是稀缺的,甚至是不可再生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局部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国的地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生态安全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我国东西部和南北部的协调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他在青海、河南、宁夏、山东考察时,多次强调要保护好、利用好黄河水资源,提出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明确要求。水域、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肩负着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等重要功能。高质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虽然山林辽阔,植被美丽,但禁伐必须有时,适度。高质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把握好开发利用的度,统筹考虑人类与当代、自然与后代的需求,不突破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给后代留下足够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中国民族地区要着眼长远,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乡结构调整,着力加快生态旅游、民族医药、数字经济、现代高原农牧业现代化,依托互联网+、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新功能、新价值。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的新能源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推进“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现代化,积极创作民族民间艺术舞蹈、“非物质文化产业”等文学作品,提升民族文化特色产品附加值,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生态城镇和生态乡村建设,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积极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村和国家休闲城市街区,将生态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良性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水青山蓝天空气清新。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围绕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冰雪也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立足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整准确把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严守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在线利用三条生态“红线”,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让民族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