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遍布全国的“稻田养鱼”能否在农村大规模推广?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在农村除了诚实种田,种田也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大部分谷物被用作家禽和家畜的饲料。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满足于饲养一些简单的畜禽,而是从事一些特种养殖。小龙虾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今年上半年小龙虾价格暴跌,但总体来看,近几年小龙虾的市场形势还是不错的,有大量市民愿意高价购买。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加入小龙虾养殖的行列,发展出一种新的稻虾作业模式。黄川的稻虾作业模式是每年种一季稻,捕两季虾。一亩水田收入近3000元。农民的收入是单作的几倍。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采用这种成功的耕作模式。
稻虾养殖已成为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养殖方式。它不仅使人们想起另一种类似的生产方式,称为稻田养鱼,而且是一种米价耕作的组合模式。稻田养鱼在农村已经进行了1400多年。最早的模式是稻鱼鸭共存。前几年稻田养鱼在农村呼声也很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算了一笔账。一亩水田水稻产量算1000斤,鱼也能同时产200斤。这种模式种植的水稻和鱼类是无公害生态农产品。市场价应该更高。一亩水田年产值可达4000元左右,似乎很值得推广。然而,与成功的稻虾养殖相比,稻田养鱼模式并未在全国推广。原因是什么?
此外,发展了乡村旅游和农舍项目,让游客和消费者在收获季节亲自在田里捕鱼。这些方法有利于稻鱼的可持续发展,农民也不用担心稻鱼没有市场。但在传统的水稻产区,这种方式没有优势和发展潜力,这也是稻田养鱼无法在全国推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