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找到一篇关于学习药膳后感受的文章?
古往今来,中国人都很注重养生之道,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吃是很有学问的。利用食物来强身健体,防治疾病,或促进身体恢复,延缓衰老的方法,中医称为“食疗”或“食疗”或“食疗”。早在唐代,孙思邈就在《备急用》中指出:“安命之本,靠粮,救病之速,靠药。不知道吃什么的人,不足以生存;那些不知道要避免什么的人是无法摆脱疾病的。第二件事是有精神想要的。如果你突然学会了,你会觉得对不起你的丈夫,所以吃可以驱邪固脏。月神双志,带血带气。若能吃病解忧,可谓美差。”由此可见,中医食疗的重要作用和临床意义。5;H5,穆白医学
通过对中医食疗的学习,我认识到阴阳五行是相辅相成的,以及它们在中医中的应用。金、木、水、火、土有不同的脏腑,不同的脏腑有各自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然食疗是必须的,首先要找出破坏人体相对平衡,引起疾病的原因,主要是风、寒、热、湿、燥、火。然后,要对症下药。在我们对症下药之前,要通过“望、嗅、问、切”四诊来确定症状,然后才能根据药物的性质对症下药。不同的药物和食物有不同的味道,不同味道的药物和食物有不同的效果。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很多滋补养生的食谱,以后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进行食疗,可谓终身受益。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别人说吃这个好,自己就跟着吃,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1,个性化定制。不同的人体有不同的素质禀赋、体力和性格类型,爱好也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体,其体质和生命不同时期的血气盛衰也发生了变化。在进行食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区别对待,采取最适合的食疗方案。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应该避免不同的饮食。不同形态的人有不同的饮食禁忌。比如胖的人痰多湿盛,适合多吃清淡化痰的食物:瘦的人阴虚多,血虚少,要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
2、根据时间。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整体,自然有冷、热、暖、凉四种不同的气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们的日常饮食要适应气候,才能调理身体,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如果春天气候变暖,饮食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在选择平补食物时,如鸡蛋、山药、萝卜等,都是合适的。夏季气候炎热,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津液消耗,消化功能减弱,暴食受凉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日常生活中应减少肉类,选择鱼、粥、蔬菜、莲藕、西瓜等易消化的食物。秋季气候越来越凉爽干燥,人的肠胃功能在夏季的损耗后逐渐增强。但不宜暴食肉类、腥油腻,以免肠胃负担过重。应选择能补充津液、润燥的产品,并应配以乳制品、鸡蛋、梨、苹果、香蕉、蜂蜜等。冬季气候寒冷,食物要温补,增强御寒能力,如牛、羊、鸡等,适当添加一些辛辣佐料制品,但不能过多,以免痰热。如果气候异常,要酌情掌握。
3.因地制宜。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文化条件各不相同,所以人们的饮食习惯、体质甚至疾病也各不相同。在食疗上,也要注意不同的地域,相应采取不同的手段。
综上所述,“三因素”体系是食疗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在“三因”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充分体现中医食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突出中医特色,更好地发挥食疗强身防病的作用。
最后,我想对这门课提两点建议。第一,希望老师能补充一些饮食禁忌,就是什么情况下不应该吃什么,吃了之后不应该吃什么。其次,希望老师能列举一些“气虚血虚”等抽象症状的一些症状和临床表现,让我们更容易掌握如何判断。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很多关于饮食的知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