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头脑清醒”

每当我过生日的时候,我都会感到焦虑。总觉得自己又老了一岁,大脑的速度也相应变慢。

我们之所以对大脑反应如此敏感,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年轻,充满条条框框,说话做事“老气横秋”,甚至走路都很稳。

对付他们,你要突破思维的堡垒,这会牺牲很多脑细胞,但这恰恰提醒了自己,大脑的衰老速度比身体快得多,甚至比身体早几十年坏掉也不是什么大事。网上曾经流行一句话“有的人20岁死,80岁葬”,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身边也有几个90后老人,精力充沛,思路清晰。每次和他们交流,都没有交流障碍,以至于会忘记自己的年龄。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从小重视健身和大脑健康,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一直处于学习和成长的状态。

其中最牛逼的是一位97岁的建筑工程师,前两年还在“打工”,帮一些基层单位设计施工图。疫情来之前,他每年都和妻子出国旅游。疫情来了之后,他也坐立不安。他背着家人偷偷去了西藏,一路上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他长期不在乎年龄,每天过得很充实,要么在家看书写自传,要么出去见朋友或者看风景...

也许对别人来说,这些老人是在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但对他们自己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几十年来都是这样,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就停不下来。

他们也从镜像世界的另一面提醒了我,大脑和身体的衰老速度并不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快,生命还是有很多可能的。

记得几年前听罗振宇提到“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让生命变得敏感”,我也有同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从未放弃自我教育。每天读书学习就像例行公事一样,避免我的大脑因为饥饿而变得麻木迟钝。

在长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我真的感觉到自己对周围的事情越来越敏感。不仅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发现别人容易忽视的问题,而且维权意识(维护大脑主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清楚自己的底线和边界,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入沟里。

毕竟逻辑和思辨不是一般人的强项。人的理性看似强大,却从来不可靠。只要环境合适,时间充足,被洗脑不会比格式化电脑磁盘难。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学习和成长最大的好处不是升迁和财富或者所谓的自我实现,而是“保命”,即满足马斯洛曲线的更低层次需求(生理和安全需求)。

一旦停止学习和思考,失去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其实并不是特别严重的后果。在健康上继续走弯路真的是致命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迷信一些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哪怕身体越来越差?

吴军老师在他的专栏里专门谈到了一些留学生家长热衷于在家里购买高价保健品,却无法阻止父母在离家很远的时候乱花钱。据他了解,吴军先生说,现在从事保健品推广的人营销水平不是一般的高,比很多世界500强的销售人员要高很多。经历过如此专业的营销团队,别说普通人,就算是受过多年教育的名校毕业生也未必能应付。

所以,从切身利益出发,“捍卫大脑主权”绝不是一句用来打鸡血的空洞口号,而是与我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与其依靠地球,不如依靠我们自己,更确切地说,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大脑,而不是别人的大脑。

华大集团CEO殷野博士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多考虑身外之事,过少考虑人生,让冗余信息充斥大脑,从而失去独立思考”。他还号召我们“守脑如玉”。我很喜欢这句话,顺便借用它作为文章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