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既要培养生命,又要培养健康?而救命保健比保性保健更重要?
在中国几千年的养生史上,一直存在着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争论。
吕纯阳真人云:
“只有性,没有生命,这是修行的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难劫阴魂入圣。达到门派天命,迷于祖性,如镜无宝。人生如天地愚,有权执家财无柄。”
吕祖的话充分说明了“养生之道”的重要性。
“性”是指人的心智、灵性、思想、性情、性格、精神等等。
“命”是指人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气质等等。
《命贵志》曰:
“什么是性?元初如是,一亮灵也如是。
生活是什么?先天至精,密是也。"
再说一遍:
“性的本质取决于心,生命的本质取决于身。”
陈撄宁云:
“性是我们的精神意识,生命是我们的生命力。”
无论道家是什么学派,都是建立在“双修人生”的基础上,吕祖的这段话经常被引用作为论据。虽然不同的学派对生命和生活的侧重不同,但“双修生活”是道家的学问。
张伯端云:
“道家以生活为教,故以生活为细,以性为简;石的宗教是建立在性的基础上的,所以他对性谈得详细,对人生谈得简略。”
其实道教和佛教两个流派在对待性和命运上是有区别的。最突出的对比就是南宗和北宗的区别。南宗强调人生功德,北宗强调性功德,因为北宗受佛教影响很大。
为什么要“双修人生”?
中国养生第一书《黄帝内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也很明确。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双修生”这个词,但是却非常透彻的解释了为什么要“双修生”。《内经》讲“命之合一”,性能影响命,命也能影响性。
“苏文?《为痛论》曰:
“我知道百病生于气,怒为气,喜为气,悲为气,恐为气,寒为气,惊为气,劳为气,思为气。”
心(情)充满了气,而心(情)动是气动的,情绪的波动会引起体内气的变化,冲动的情绪(即波动较大)会引起气的紊乱,而气的紊乱或长期的气的紊乱会引起体内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身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都会带来思想上的变化,比如肝病的人生气,脾病的人想太多,肺病的人焦虑,肾病的人胆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当我们通过某种治疗来改善或治愈身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时,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自然会消失。
这就是《生活的桂芝》一书中提到的“性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性”的论证。
心性修养好,情绪不冲动,清气就升,浊气就降。体内的气会按照它预设的规律运行,身体不会因为气的冲动运动而受伤。从这个意义上说,性工作是生活工作。
如果正气培养得好,经络就会通畅,骨骼就会健康,肌肉就会柔软,气血就会流动,体内的气也会按照它预先设定的规律运行。如果气不动,负面情绪就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在这个意义上,生命能量就是性能量。
张三丰真人云:
“脉静而含申远,故曰真;如果你安静长寿,那你真的很幸运。”
虽然生命是一体的,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性可以改变生命,生命也可以改变性,但是通过性改变生命的难度更大,但是通过生命改变性就容易得多了。一个患过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的人,当然可以通过心态的调整来减少情绪冲动造成的伤害,但要修复已经造成的伤害,并不容易。而且每天观察自己的情绪也不容易,甚至会加剧心理紧张和焦虑,产生新的情绪问题。
所以,从性功德出发,或者以性功德为中心,不仅有空谈、空谈之弊,而且往往可能导致不仅头脑不好,而且身体不好的后果。从生活出发,只要做对了,既能修复受伤的身体,又能让心灵不自我调整——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几乎对每个人都有效,每一步都可以验证。
综上所述,在“人生双修”的问题上,要从人生和功德入手,养生和功德并重。最后,达到健康的身体,平和的心态,隐秘的状态,是人生双修应该注意的问题。
没有戒律的学校生活的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