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650字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性学习作文!

《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姑娘是金庸小说中最著名和最受喜爱的人物。他们被认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最曲折、最生动、最精彩、最痴迷的。

这是一个充满悲剧的故事。从相爱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彼此分离,往往旧劫未去,新劫又生,一波三折,充满辛酸与凄凉。但是,他们坚定而执着。他们在月球上待了九天,去五洋捉龟,感情不变。从而迷倒无数读者。

但是,我想说的是,就像杨过和姑娘一样,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梦乡。自觉不自觉不同程度受骗。这种欺骗不是来自小说作者——也许作者和他的主人公、读者一样被欺骗——而是来自“爱的幻觉”,来自人性及其恋爱心理。

杨过和小龙女孩真的值得崇拜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至少不能完全确定。

这并不是因为杨过比小龙女小几岁,也不是因为杨过失去了一条胳膊,小龙女失去了童贞——所有这些小说的作者都一一安排了满意的解决方案,主角也确实克服了这些琐碎的障碍。

杨过和小龙女孩之间真正的爱情危机是他们性格的极端对立,他们的生活理想和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的极端矛盾。本质上,他们完全是两种人,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走到一起是偶然,是命运的捉弄,他们的爱情很可能是一场误会,一场无意识的自欺欺人。

“异性相吸”可能是造成这种误解的第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的“异性”

不仅指男女的性别差异,还指男女的性格差异。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活泼开朗的人爱上一个安静稳重的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爱上一个木讷刚毅的人,一个外向的人爱上一个内向的人...诸如此类,而且都有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甚至可以总结为一个“定律”,就是对立面相吸共存。我们不否认这一点,但也承认,人格的互补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和谐或妥协是更有利的局面。但我们不要忘记,对“另一极”人物的天然推崇,源于一个古老的审美法则,那就是隔岸观火。我们总会发现,和自己不一样的,距离自己很远的东西,比身边的,眼前的,熟悉的东西都要美好。我们总是很容易被自己不懂的东西和自己没有的东西(没见过或见过)所迷惑。..但是一旦我们“得到”,一旦这种审美距离消失,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杨过和小龙姑娘的情况大致如此。

在古墓里,两人只觉得互相关心才是师徒之间的应有之义。既然古墓里只有他们两个,如果他们不互相照应,谁来照应呢?——

有意思的是,小龙女第一次离开杨过是因为杨过根本不懂爱情:

小龙女正色说,“你怎么还叫我阿姨?难道你真的不把我当回事?”她见杨过不答,变得焦虑不安,浑身颤抖:“你以为我是谁?”杨过真诚地说:“你是我的主人。你可怜我,教导我。我发过誓,一辈子尊重你,听你的。”小龙女大叫:“你不把我当你老婆了吗?”

杨过从来没有想过,当她突然问他的时候,他心慌得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喃喃地说,“不,不!你不可能是我的妻子。我怎么配得上?你是我的主人,也是我的阿姨。”小龙女气得浑身发抖,突然“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第七次)

有点小误会。欧阳锋找到杨过,发疯似的去点小龙女的穴道(当时正和杨过脱衣练《玉女心经》),被对小龙女仰慕已久的全真道士尹志平占了便宜。小龙女以为是杨过,于是失贞了。杨过找到小龙女的时候,尹志平已经走了。杨过不解,小龙女则认为杨过行为疯狂,不负责任。所以他还是不叫她“老婆”(她觉得杨过有她)

又气又恼,想杀了杨过,又不忍,只得掉头奔离他。

但杨过真的不知道前因后果。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得罪师父的,也不明白“为什么她看起来那么特别,一会儿温柔缠绵,一会儿又不肯抱怨?”为什么说要做自己的‘老婆’,不许叫她阿姨。"我也想不出为什么,但我想,"这一定和我养父有关。他一定是得罪了师父。"

杨过对主人小龙女只有爱,对性没有爱。有亲近和依恋的关系,但没有热烈的爱情冲动。

那时他还是个孩子。我不懂爱,我不懂性,我也不知道男女之爱和师徒之爱、姑侄之爱有什么不同。

小龙女离开他后,在寻找小龙女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小龙女对男女的要求。所以,在追求“白衣少女”(小龙女总是一身白衣)的过程中,他遇到了陆无双和万艳萍,并把她们当成了小龙女的幻影。

他以为(我们都以为)自己爱上了小龙女,却不知道小龙女只是一个假象:爱的假象。这种幻觉是他的心在《爱的种子》中创造的。

同时,这个幻影也是受初始环境的启发。

因为从那以后,他和小龙女开始分离,吃了很多苦。除了第一次分离,还有三次重要的或长期的分离。一是在一起不久,因“礼教”而分开;小龙女又一次悄悄地离开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尹志平失去了童贞,同时又想到杨过要嫁给郭芙了。最后一次,小龙女为了让杨过吃药解毒,跳进了无情的底层,就这样把他们分开了16年。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分离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但小龙女是主动离开的。虽然她每次离开都有足够多的“爱”的理由,但谁能说这不是她本能的逃避!?

无论是理性回避还是本能回避,结果都是一样的:分离和悬念。而这种分离和悬念,恰恰是激发杨过强烈情感和他爱的幻觉的最好动力。分离造成的是美感与其审美心理的距离。一次次分离后的悬念,总会被有意无意地夸大放大。更何况,每一次的分离都伴随着杨过不得不追求的理由。比如第一次,他想找到小龙女,为了搞清楚自己是怎么得罪她的;第二次得知小龙女因为“伦理大辩护”被迫离开,激发了杨过对抗命运的热情(这在杨过的性格和生活中是一致的);第三次得知小龙女误会他离开,让他倍加惋惜;第四次是为了一个承诺。..

我们必须看到,在对这种爱情的追求中——我们可以把这种模糊而激烈的情感称为爱情——杨过始终是作为一个热情的追求者而存在的。而这恰恰符合杨过的性格,这种大苦大热的曲折追求也恰恰对杨过的口味。对他来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追求本身,追求的过程本身已经变得比追求的对象更重要。追求和期待虽然不是没有痛苦,但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生活或生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充满了最好的期待和幻想。幻想中的恋人和期待中的恋人,总是比现实中的人精彩得多。

这一切都是杨过的性格决定的。命运的阻碍,外物的干扰,总会激起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仅仅是为了“反抗”本身,他就会不顾生死(这一点在他反抗全真的时候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他和小龙女的关系被别人诟病的时候,也是这样。小说写道:

..黄蓉道:“好,既然你要我直言,我就不跟你兜圈子了。既然龙小姐是你师父,你是你长辈,就不能有男女私情。”

这个规矩,杨过不像小龙女那么不懂,但他很不服气,为什么只因为姑姑教他武功。你不能做他的妻子吗?为什么他从来没有和姑姑相处过,却连郭伯伯都不肯相信他?想到这里,胸口的怒火就上来了。他是一个无所畏惧,极端的人,但是受了委屈就扔出去,什么都不管。他大声说:“我做错了什么,妨碍了你?我又伤害了谁?我姑姑教我武术,我却要她做我老婆。你砍我一千块一万块,我还想让她做我老婆。”(第十四回)

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他的性格,但并没有表现出他对小龙女本身的喜爱。—

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如果你为了反抗命运而要求杨过嫁给任何人,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做。这就是他的性格。所以,如果没有这种冲突,没有这种强烈的冲突导致的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叛逆精神呢?一次又一次没有分离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意味深长,触及本质。

对爱的强烈期待,美化了爱的对象。对爱的热烈追求掩盖了对爱的对象和爱的本身的无知。这才是杨过和小龙女孩的真正悲剧。

16年后,两个恋人又在一起了,好像分开了一样。经过几十年的波折和分离,这一对芸芸众生大概可以平静的生活几天而不分离。

然而,也许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和不可调和的性格冲突才真正开始。而过去几十年的故事只是这场悲剧的一个长长的“引子”?可惜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这就是作者的聪明之处,让我们保留了最美好最强烈的印象,也让我们猜不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这不能怪作者。因为小说不是人生的教科书,它只负责带给我们美好的喜怒哀乐(不考虑真实的结局),给我们展示最多彩的音乐。至于真实琐碎的平凡生活,就不是作者的事了。

我们说过杨过和小龙姑娘不会幸福的。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杨过是个多情的人,而小龙女是个“无情”的人。—

这是她盗墓生涯的结晶,也是她武功的必要基础。——古墓派玉女养生训练有“十二少,十二多”的利弊:“少想,少想,少欲,少言,少笑,少忧,少乐,少乐,少怒,少善,少恶。这样做12次以上,就是保健的本钱。想多了精神懒,想多了精神亏,说多了累,说多了气短,笑多了伤肝,担心多了怕,高兴多了溢,生气多了忘错误,生气多了迷惑,执念多了治不好,生气多了焦虑。这十二个以上不除,你就没命了。”

(第39回)很显然,小龙女这一招练得很好,否则她不可能在古墓中成长,尤其是她不可能独自在无情的底层生活16年。

其次,杨过是一个热情、活泼、激烈的人,而小龙女是一个安静、幽闭的人。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他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反差和冲突。杨过曾说:“是啊,苦甜不如不苦不甜。我只能疯狂,却不能和老婆过平静的生活”(第29回)。小龙女正好相反。所谓“水清则无鱼,人清则无徒。”小龙女软弱空虚。她怎么会是同伴呢?

再次,杨过属于这种多灾多难的惨淡人生,而小龙女属于古墓。她就像一个幽灵和一个仙女。总之,她属于空谷,属于独一无二的田野,属于温室里的花瓶和花朵。一旦人间风雨,她就会惊慌失措,失去本性,如坠地狱。

对此,台湾学者曾昭旭先生也作了很好的阐述:“现在我们来谈谈杨过和姑娘这样的组合。这里面有哪些困难和不足?我们前面提到过,这种冲空的理想不是完美的人生,这种强的人生也不是冲空顺遂的人生。所以本质上,这种结合只是暂时的。小龙女下凡是一时的反应,杨过平复生活的冲动只是她内心受伤时一时的请求。最终,小龙女还是会回到空无一人的世界,杨过还是要重新涉足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最好的相遇方式就是聚散如浮云,缘分尽了。如果他们互相挥挥手,各奔东西,小龙女就不会失去踪迹,杨过也会暂时小睡。而我们必须到此为止,寻求长久的组合,不仅会陷入重重磨难,而且会有很深的内在缺陷。而杨过,由于种种外界因素,终究还是决心回归小龙女。因此,这种感觉具有悲剧性。在杨过看来,这个悲剧是他本可以凭一己之力冲到道德境界,现在却局限在虚无的格局中,无法脱颖而出。

从小龙女这边来说,是她对杨过的很多言行的根本不理解。所以两者的结合显示出了隐隐的危机。“(1)从性质上讲,小龙女是一个世俗的仙女(只有小说里才能有这样的人物),而杨过是一个多情、浪漫、活泼多变、偏激的世俗英雄。小龙女爱杨过,是因为杨过的深情眷恋和不断的“追求”(她常常躲避或逃避);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是看着对岸的风景,追着光影,比荒凉的世界更吸引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古墓中没有外人的孤寂自然,后历经艰辛,生死与共,历经尘劫。反而格外的丰富多彩,强化了追求本身的意义,夸大了情感的程度。

当然只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析或综合。我们不能也无法“评判”:他们有没有爱情?他们感到快乐吗?

他们能一起过平静安宁的生活吗?这些小说都不是写出来的,我们也不是杨过或者小龙姑娘本人,所以无法判断。这些是任何外人都无法评判的,因为爱和幸福都是心理感受。你感觉如何?你知道你在经历什么。这就是爱情的神秘和吸引。

我们只能说,他们的感情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分离而产生的,是因为期望而激发的,是因为艰辛而巩固和促进的。我们只能说,这两位主角都是有着惊人毅力的人。尤其是在杨过身上,小龙女因为无欲无求,没什么好感,所以能安静很久。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感谢金庸,他写出了这种若即若离,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说明“越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美好,越想要”

人类心理学的这个真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和人性的秘密。

①曾昭旭《金庸的气质世界——论人物形态(神雕侠侣)》,见金庸百家论,台湾省视觉出版公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