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关于精神安宁和身体安宁

五一我从Jionji回来后,感觉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了解了很多健康知识和很多不同的健康方法。综上所述,所有的养生方法都离不开两点:身体的安宁和精神的安宁。每一种养生方法都是从一个点开始,一步一步深入,但最终都要达到身心同时平和的结果。在修习任何方法时,也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身心宁静;安静一点的身体,安静一点的心。如果你只寻求身体上的平静或者精神上的平静,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在别人身上创造奇迹的方法,很快就会在自己身上遇到瓶颈。

现代人忙、压力大、有自我追求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人在忙的时候,很少审视自己的身心。注意力不集中的结果,身体长期疲劳拉伸,长期坐卧,缺乏运动;呼吸不规则、急促或不规则;内心焦虑烦恼,容易生气难过。这些会慢慢消磨身体的活力,久而久之变得虚弱;因果合而为一,E来则散。

如何缓解甚至消除这些生理和心理压力?下面就列举一些我接触过的养生方法,拿其中的一两个来说说如何让自己的身心安全。

下面是我学到的一些养生方法,从身心的角度来说基本都是一样的:

练习:五禽戏(华佗创造)、郭林养生操、太极传朝圣(不要笑,藏传佛教徒一步一个脚印磕头,行万里路)。这是一种健身清心的方法。它的身体是健康的,它的心是真诚的,它的头脑是平静的。我听过很多每天上万次,坚持几个月到几年最终治愈癌症的例子)

中医:艾灸、针灸(疏通人体经络,活血行气)

冥想(使身心共同冥想的方法):冥想、呼吸、四念、瑜伽冥想。

安心:虔诚祈祷,念佛名如南阿弥陀佛,诵六字大明咒,诵圣母经,学佛观诸法空。

其他:品茶、国画、书法、音乐疗法、钓鱼、养殖花草。

以太极点就是一个例子。大师说,太极的本质不在于动作是否标准,而在于你是否能放松,是否感到舒服,是否能全神贯注。当你打太极时,你的肌肉放松,你的呼吸很好,均匀,温和而悠长。只有少数肌肉在最初的训练中感到放松,其他的还在平时的那套,长时间拉伸。

所谓肌群,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我们身体的很多肌肉不是主动控制的,而是大脑无意识控制的。大脑可以熟练地使肌肉紧张来完成相关动作,但大脑不一定擅长放松肌肉。反而会让肌肉保持日常固定的状态。举个例子,我们的手大部分时间都是可以闲着的,但往往有些人即使手闲着也还是会握紧拳头。更不用说很多我们不自觉控制的腰颈椎肌肉了。

你所需要的是通过练习太极拳有意识地放松你的肌肉。刚开始的时候,只有部分肌肉可以主动放松。练久了,可以感受到身体放松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打太极拳不仅能让你感到放松,还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放松不必要的紧张肌肉。最终可以达到一种放松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往往处于安静自然的状态,不容易疲劳。即使感觉很累,也能很快恢复。如果有疾病,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调动自己的治愈能力来抵抗邪恶的力量。就这样,师傅已经帮助很多人治好了医院治不了的各种奇怪的内科疾病(内分泌、痛经、月经不调、腰椎间盘、癌症、干燥症)。。。)

以上很好理解,就算没经历过,听听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安心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我们经常看很多鸡汤,时不时被劝忘记它,放下它,放下它。马老师也在510上说过,婚姻最好的算法就是算了。算了,好吗?我们真的能忘记吗?老公背着我偷偷给了前妻20万。你认为我应该忘记它吗?!身体的某个部位一直有点痛,好像有针戳过一样。你叫我不要难过放下?今年业绩被差评,领导SB却什么都不知道,关系到我的远大前程和家庭幸福。你为什么不叫我算了?对不起,我真的做不到。

不是不可能,只是没办法找到。有方法可以让你的心放开,而且这些方法不是鸡汤,它们是系统的,完整的。任何遵循这些方法的人都可以度过难关。

让身体静下来修行,然后让心静下来修行。训练头脑是一个纯粹的思维过程,有点像学习文化知识。从幼儿园数数到大学学习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大脑思考的过程。练习冥想的方法也是从学习“计数”到最后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

每当谈到这个话题,我都觉得有点尴尬,不知道从何说起。我们从小就在学习数学,所以上了大学就知道怎么学习微积分了。但是就心智训练而言,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幼儿园刚毕业。怎样才能学会练习心中的“微积分”?这个话题很大,内容很多,门派很多,值得写一系列文章来阐述。

禅修、打坐、学佛都属于这一类。虽然深入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初学者只要努力,马上就能感受到显著的效果。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自己练习这些方法的过程中,虽然我练习的时间不长,但是我已经达到了身心极大的平静,我之前的抑郁和焦虑都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而且还会继续改善,尤其是失眠的问题几乎消失了,不再需要依赖安定等精神类药物。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贪婪而释怀。如果演出被恶评,你可以尝试辩解,但至少不要生气,让身体受罪;除此之外,就是贪财,自私自利。不贪心就不会生气。但不贪不代表不打,但打还是要打,就是打不要生气,不要伤到自己。好吧,我已经明白原因了,但还是做不到。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一颗自觉的心,时刻练习观察自己内心的变化,思想的起起落落,时刻观察自己是否有愤怒、贪婪、慈悲、慈善之心。久而久之,那颗有意识的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开始我一天都没觉得生气(于是和老婆和好了)。慢慢的,你可以更快的感觉到生气,从一天到一小时一分钟,甚至最后生气的想法都可以一起扑灭,甚至永远不生气。

所以修行心的一个方法,就是时时保持觉知,呼吸是否被扰乱,情绪是否波动,思绪是否满天飞。如果它飞了,就把它带回去。怎么拿回来就是觉知当下,吃的时候吃,走的时候走,念经的时候念经,拜的时候拜。如果吃饭的时候没有吃好,工作的时候还想着要做什么,那么吃饭的时候就无法安心,内心也无法宁静。

佛教有一套理论,就是要观察五蕴皆空,行无常,法皆空。要认识到我们所追求的一切都是空虚无常的,这样我们就不会贪得无厌,自寻烦恼。为什么万物皆空无常,很多佛经里都有详细的解释。佛经上也说众生皆苦,得不到苦,得了怕失去苦,得了也失去苦。说白了,比如钱是个好东西,但是没钱的人赚不到。有钱就怕变穷(这大概是中产阶级的焦虑),从有钱到没钱会变得更苦,不管有钱没钱。但钱只是一串数字,活着的时候带不来,死了也带不来;所谓的尊严、成功、荣誉,不过是别人对自己的称呼,无非是导致自己的情感感受发生变化;食物也有点改变舌头的感觉。吃到肚子里也是一样的。吃多了还会造成肠胃不适和肝肾代谢压力(所以佛教奉行素食主义,吃自助餐对自身身体是一种浪费);房价太高,房子太小,生活太不方便。这些抱怨其实心里都是苦的。所有的苦都是心里的苦,只是心里的一种感觉。所以,都是空的。既然是空的,那就无所谓有没有,无所谓有钱没有,无所谓有没有痛苦。(这是佛教理论,我知道你再也受不了了...)在《心经》中说,要打破六业,看透生死,把自己从业障之轮的六大司中解脱出来,这应该是心境平和的极致。

综上所述,修行的方法就是观察自己的心,觉察当下,观察一切法的空性,与人为善(所以马老师鼓励我们做公益,佛教徒鼓励无为(wèi)布施)。这些方法需要时不时的练习巩固,就像做操一样,渐渐的心就变了。

身心两者缺一不可,就像人的两条腿,你不可能单腿走路。心不静,则身不能静;身体不安静,心也静不下来。

太极虽然打,但最直接的是静下心来。但是在静下心来的过程中,也要感受到安心的感觉,所以太极也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佛教说,我们应该抛开妄想和自我依恋。在修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打坐。所以,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修心,但同时也是修身养性,修心平气和。

我们很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练习养生呢?特别是还有很多人生价值要实现。如果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那做人还有什么意义?

的确,刚开始练习这些方法要花很多时间。但是这些方法应该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花时间去实践。比如打太极放松身体。除了打太极,吃饭的时候也要放松身体。刚开始的时候,你需要专心练习太极拳,感受身体放松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把握这种放松的感觉,渐渐的就不用花时间打太极了。

同样的精神调整,一开始要花一些时间去观察我们的心,学习觉察的方法,花很多时间在禅定上。慢慢把觉察变成一种习惯,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呼吸,觉察当下。当这些平和的心态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不会再有对自己的担忧,不会再有抑郁、焦虑、失眠;周围的人会觉得我们平和,容易沟通,愿意和我们做朋友,愿意互相帮助。

静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方法。

同样,求身静,太极是动中取静,禅定是不动中取静。但是,如果有人打坐时坐不住,总是感觉不舒服,思绪飘忽,那么他可能暂时不适合打坐(根本原因是他的心不平静,所以身体不平静)。先学佛,打太极比较合适。

心态平和也是如此,可以让身体放松,停止思考,停止呼吸。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主导思想停止时,大脑深处可能会有细微的想法。这个时候,有些人会看到光,看到自己的灵魂出窍,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所以从来没有看到过。所以我会听到有人说他打坐的时候看到了神仙菩萨!稍微安静一点,就是连这些细微的想法都没有了,真的是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了。普通人练禅,直到主导思想停止,呼吸平缓甚至停止。后一种境界多为修道士、苦行僧等专注修行者所追求。

最后祝各位僧人、道友、拳友、茶友等。,继续坚持养生之路,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保持身心安全的状态。让身体更健康,事业更顺利,婚姻更幸福,家庭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