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坛第24期: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总结版)
有些优秀的孩子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让人感叹。不久前,我遇到一个很有天赋,擅长运动的孩子。他考上了名校,却因为追求女生失败而感到无用、无助、绝望。他觉得全世界都在嘲笑他,从此一蹶不振,学业一落千丈,甚至没能完成学业。
是什么保证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不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无微不至的照顾,优越的条件,甚至不是孩子自身的技能和知识,而是孩子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经历压力和挫折后,能够保持、恢复和发展良好的心理健康、生理机能和社会能力。换句话说,它是个体从糟糕的经历中恢复过来,灵活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心理弹性是应对压力和挫折等负面生活事件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一,体验前建设,发展心理免疫力
(1)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无法发展出应对风雨的能力。
(2)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和艰辛是人生财富的前提:从失败和挫折中获得经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方法和技巧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包括在逆境中能够看到资源,仍然有希望和信心。
第二,引导孩子明白如何解决生活问题。
(1)在心理学上,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有四种变化:自己的理智被压抑(平时想要的现在却意外);情绪容易失控;行为易失;身体会有反应。很容易启动人的本能反应,自动想到一劳永逸,鱼死网破等等。
(2)恶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当事人选择了不恰当的解决问题策略。
(3)引导孩子形成习惯,遇到问题时考虑和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策略;当我遇到问题时,我自动认为我有很多可能的解决方法,而不仅仅是一条路走到黑。
第三,引导孩子看到希望,在逆境中利用资源
(1)很多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处于一种无望无助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外部资源来引导孩子发现、建立、维护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
(2)引导孩子从小养成乐于助人、感恩的心理。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第四,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树立使命感。
(一)接受自己
1,欣然接受一切;
2.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相信缺点是可以一步一步改正的;
3.对于自己无法选择出身、长相、身高、家庭的事实,可以尝试通过其他补偿方式超越他人;
4.接受自己暂时的失败和不利处境,自怜自艾,退一步开阔眼界,这条路就不会开辟新的道路。
(二)使命感
1,个人追求要结合家国情怀,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动力才能持久。
2.有些人的追求其实是个人欲望。一旦个人欲望得到满足,动力就没了。
3.现在很多孩子不用太努力就能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奋斗的动力从哪里来?培养使命感,生活才会幸福。
第五,引导孩子学会应对压力。
压力特性
(1)压力是可以积累的: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2)压力感可以传递:父母在高考中的压力感可以传递给子女。
压力的作用
(1)积极作用:进化的产物,避免危险。
(2)负面影响:压力过大带来危害,包括长期压力和巨大压力(长期压力导致疲惫,巨大压力导致崩溃),危害包括心理和生理。
器官语:孩子一听说要上学,就哭,然后发烧。父母说他不上学,孩子就没事了。之后家长说他要去上学,孩子哭然后发烧。.......
生病获利:孩子考试不及格,父母本该惩罚,可偏偏孩子生病了。父母认为孩子的健康很重要。没有惩罚他,反而更加照顾他。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应对方法:一旦遇到挫折感到压力和焦虑,他就会通过生病来应对,因为生病给他带来了好处。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孩子失败后,表现出生理反应。如果他生病了,得到了治疗,他不需要太多的照顾。更重要的是,他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何应对压力
(A)管理压力事件,做一个优雅的人。
1,知道怎么分解目标
无聊状态:
事情太大,太难,太急。心里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是做不到努力,处于迷茫无聊的状态。
在巨大的压力下进入紧急状态,打或逃,打不过就逃,逃不掉就干脆放弃,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麻痹自己。
孩子处于无聊状态,其实心里很难受。他想做很多事情,但是起不来。父母应该怎么做?孩子的厌烦至少说明他还是有希望的,至少对现状不满。只有一件事可以让孩子摆脱无聊:帮助孩子分解目标。
父母常常要求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但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分解目标,设定短、中、长期目标。
时间管理: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父母不能很好的管理孩子的时间,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
2.调节压力感
(1)目标是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思维有一个大的视野和大的模式。
(2)万物皆有规律,顺应天道自然,为之奋斗。
有的人生活在“天堂”,整天看到的都是满目疮痍,心中满腹牢骚;
有些人生活在“地球”上,但抬头看到闪亮的星星,心中充满希望。
3、调整应激反应
(1)调整心态
举个例子:疫情期间,家人不能出门只能在家看电视聊天。
小王:
想法:你太自私了,完全无视我需要安静的要求。
反应:申斥家人,大声喊叫。
结果:烦躁易怒,更无法集中精力做事。
小李:
想法:家人不是故意的。他们不能出去。开玩笑也是解闷的一种方式。
反应:让自己冷静下来。我现在不能做作业。想想这个时候我能集中精力做什么,改变一下学习内容。
结果:情绪平静稳定,家属耐心微笑更能理解。
(2)改变行为方式
坚持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就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家长可以想一想,和孩子产生分歧的时候,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的?
(3)坚持适合自己的运动。
1,家长要坚持锻炼,孩子要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2、考虑年龄、体质、兴趣等。,因地制宜。
3.更多的合作和交流的运动。
4.有氧运动
5,循序渐进,你坚持。
(4)认识和接受
1.自我意识意味着个体能够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思想、态度、信念、价值观、目标、动机和行为。
2.自我意识是从了解自己的习惯状态和内在特征开始的。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努力感知自己的内心活动,包括身体的感觉、情绪、想法等。
3.当我们的注意力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观察者,我们就能在一个更客观的位置上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4.如果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思考甚至谈论自己,我们就能摆脱习惯的控制。
5、如果能表达出情绪变化的原因,表达就是治愈。
例如:
家长说:你考第一,我就给你奖励。
孩子说:我想剪个自己喜欢的发型。
父母说:好。
后来孩子真的考了第一,然后自己去理发了。回到家,爸妈看到后很生气。他们觉得孩子的头发像个流氓,就狠狠地骂了孩子一顿,孩子很生气。找了一个孩子聊天,孩子抱怨对父母的不满,说父母总是这样信守承诺,对他的爱是假的。我肯定并重复了孩子的抱怨,强调了“永远”“永远”。孩子们听了之后,觉得父母不完全是这样的。通过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感知自己,理解父母这样做的原因。
事件:父母不守信。
想法:广义思维(你总是这样,你总是这样),绝对思维(总是,总是),穷思维(肯定不好,肯定对我不好)。
反应:思考导致愤怒,做出与父母相反的行为。
孩子意识到他以偏概全是很自然的。
管理压力的最好方法是看看压力背后的想法。
通过自我追问,我们会发现,很多我们相信或者想当然的想法,往往会扭曲事件的真相。
(5)正念放松:可以搜索与正念相关的东西。
亲子沟通小贴士:放松心情,聊聊自己担心的事情;生气的事情,平和的谈。
1,压力(紧张和焦虑)是会传染的。
2.大多数焦虑是通过非语言信息传递的。
3.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比内容更重要。
4.父母应该是孩子焦虑的缓冲器,而不是神经焦虑的振动器或放大器。
第六,引导孩子学会调节情绪。
(1)情绪是行为的驱动力。调节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要有情绪意识,以免情绪和行为失控。
(2)随着疫情防控的进展,青少年情绪和睡眠问题逆势增加,青少年心理危机时间增加。解决办法是:规律作息,运动。
(3)情绪容易泛化(扩散),容易积累,容易感染。
(四)一般情绪调节方法
1,自我鼓励法:哲学还是名言
2.语言调整方法:自我指挥,自我暗示。
3.环境变化法
4、注意力转移法
5.能量宣泄法
6、请导法
7、运动调节法
8、音乐调节法(声音医学疗法)
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1,快感:多交朋友,分解大目标,学会辩证思维。
2.幽默
3.帮助他人
4.导泻
5、愤怒控制:生气是否合理?生气后会有什么后果?有其他选择吗?
6.升华:将挫折的不良情绪引向崇高的境界。
7.放松
8、补偿和转移:满足另一种替换的需要。
亲子沟通小技巧:善于识别孩子情绪行为异常,发现危机。
三个例外:
1,和平时很不一样;
2、与其他同龄孩子不同;
3.我遇到了不寻常的事情。
异常情绪和行为:
1,突然莫名其妙的哭着发脾气;
2.言语中有厌世的迹象;
3.性格变化大;
4.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
5、容易悲伤和激动;
6.出现自伤自虐等异常行为;
7.睡眠和饮食异常;
8.沉迷网络甚至一些毒品;
9、借酒浇愁,行为失常或怪癖;
10,学习成绩突然不明原因的大幅下降......
七、处理心理创伤和情绪钮扣,培养忍耐力。
急性心理创伤:我们应该尽快处理
慢性心理创伤:急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慢性。
旧的心理创伤和情感按钮:遇到某种声音或气味会激发过去的经历。
八、动态思考,展望未来
从小就要引导孩子看得更远:每个人都有痛苦,只是有人用放大镜看,有人用望远镜看。
结论:
1.家庭教育需要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
在“过度关爱”中成长的孩子,在“攻击性教育”中成长的孩子,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下成长的孩子,在“情感绑架”和“自我奉献”中成长的孩子,都很难发展健全的人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生活。
2.做一个理性平和的守护者。
你倾注在孩子身上的爱,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为Ta打方向,帮助不小心摔倒的Ta,一路陪伴引导,要知道在越来越宽的路上,看着孩子自由掌控,成为Ta最想成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