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思想有哪些?

养生思想是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达到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奇妙,道真”。

1,从而成为神仙或者真人。神仙或真人的概念是从古代方仙道那里继承来的。其特点在于希望通过一定的修炼,使人的精神和肉体得到转化,潜移默化,见多识广,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甚至在天地毁灭的大灾难来临的时候,仍然能够维持生命的存在。永生是与道的统一,所以它是被信仰的道与现实的人之间的连接点。成仙理想是道教教义的核心之一,养生是成仙理论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不朽还在于形神兼备的追求,即形神的永久结合。虽然结合的方式,即妙形妙神的具体内涵,在历代道家的理解中有所变化,但这也是道教与佛教等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南朝道教理论家陶弘景简要阐述了道教与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他看来,仙家与佛教在性质(方面)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形神关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上。“所有质量都像结,但形式和精神一样。形神合一,人就是物;如果形神分离,就是灵和鬼。其不离不合,佛教所取,亦离亦合,仙道依之。今天如何做到这一点?仙人极精,变化感也在情理之中。.....冒充神仙者,以药石炼形,以灵雕神,以慈修其质,以慈解其纠葛。所有的方法都是无障碍的,没有障碍。他们要在一起,就骑云骑龙。如果他们想离开,他们会解散他们的品质。如果他们不离开,他们要么生存,要么死亡。于是各走各的路,教了又教,渐渐的就没完没了了。毕竟他死了。”

形神合一,或者说解脱,他说的是神仙家庭的根本特征,和不求形神合一的佛教大相径庭。因此,著名学者唐永通先生认为:“陶弘景在宗教理论上澄清佛道之别,似乎十分重要。”

因此,神仙学说是道教教义和基本特征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看,神仙理论中所包含的养生思想,是道家特色的表现。

道教以长生不老为终极追求。长期以来,道家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长生不老的方法。道教文献中大量的养生著作和道教养生方法都是他们刻苦研究和不断实践的结果。这充分显示了道教热爱生命、渴望永生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所谓道教养生观,是道教对人的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神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也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实际上,道教养生思想是道教思想和哲学的主体和特色。

关注人与生命——道家养生思想的出发点

“重视人,重视生命”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道教既然以长生不老为终极追求,就必然要判断人的生命价值,回答现实生活的意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早期道教继承了先秦以来“重人、重命”的传统思想,并以此为要义之一。道教是世界上最注重世俗生活存在的宗教。在道家看来,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保存和发展自己的生命。道教的核心是道,所谓道就是人通过修行得到的成仙之道。那些已经达到道的人可以回到他们最初的状态,他们与自然的道融为一体,永远不变。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二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要热爱自己的生活。“人是最好的,想乐而渴,后来就能做到。”基于这样的认识,修身养性,健康长寿,自然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葛洪说:“天地之大,与生俱来。人生,好事也;重的是道家的秘密,无非是长生不老。”因为道教把长生不老作为信仰的核心,道教把身体的维持和延续放在一个非常高的价值尺度上。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成镇在《坐忘论》中说:“夫人之所贵为命,命之所贵为道。所以,医护人员要小心,不要迷失方向;对于道,要注意不要丢了性命,这样道和命在一起,命和道互相保障。两者不分离,然后你就永生了。讲久了,就得到道的品质。”人只要得道,就能“得永恒之形”,成为不朽之神。在道家养生家看来,想要长生不老,长生不老,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生活,注意自己的锻炼和保养。所以早期道教养生家提出了重生强身,乐生厌死的思想。

至于如何长寿,《太平经》提出了“自爱自养”的思想。所谓“长命百岁的人,要懂得自爱自爱,这样才能养活自己,但没有坏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自我保健和锻炼,才能长生不老。根据道教的基本教义,生在世上是一种快乐,死是一种痛苦。所以鼓励人至少要争取自己最好的年华,最好是长生不老。这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独特的积极的养生观。《太平经》说:“人之命在你附近。敲着心门喊着上天是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谁,你会知道谁?不爱自己该想念谁?不怪自己又怪谁呢?反思此说,鬼神无咎。”东晋道士葛洪说:“夫耕自然,晨在人。故达其浅者,能服万物;得到最深的人才能长寿。知道了医学的长生不老,就拿它来求长生不老。知龟鹤之寿,导其增年有效。”综上所述,道家的上述观点和主张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即以人类的能动性去探索和实现人类的健康长寿,通过各种实践方法去获得人类把握自身生命的途径。因此,重视人、重视生命的观念是道教养生的重要特征之一。

元气论——道家养生观的基础

道家养生的基础是元气论。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等自然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道教在养生思想上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元气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气功、服食、房间的练习方法和理论体系。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认为,气可分为天气、地方之气和中性之气,三气“合而为一”“相生相克”,供养众生。人是天地和合的产物,要想长生不老,就要修根,以气的修炼为主要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然而天地之道,可长可长,以其养气而生生不息。故天道以气为吉凶,万物如是。如果没有气,最终会死。要穷,就当玄奘与齐,如天道,可以安详而死。”魏晋隋唐以来,道教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元气学说,通过元气学说统一了宇宙生成论、人的生命生成论和养生论,其目的是论证“道在于养生”的宗旨和养生重在养气炼气的理论。活力是人的生命之源,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本。养生是以滋养元气为基础的。所以道教养生,无论是导气、服药饵、室内补导还是日常卫生,目的都是为了炼养气机,充实人体元气,振奋精神,最终达到健康长寿。由此可见,道教养生之所以在世界同类文化中独树一帜,在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上自成体系,是因为它以元气论为理论基础。不学习和理解元气学说,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实践道教养生文化和方法技术。更重要的是,炼气养气是长寿养生的第一步,也是修仙的前提。

人与自然的和谐——养生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论模式

道教养生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把人们的养生实践放在一个宏观的环境中去考察和理解。天人观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它以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论为核心,反映了道家在养生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一认识的意义在于它直接影响了道教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道家养生思想中的天人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认为人体内部环境系统与外部自然环境系统是一致的,它们具有相同的生成、变化和盛衰规律。这是对《黄帝内经》所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论的继承。《黄帝内经》说:“人生而有天地之灵,四时之法而成。”他又说:“夫人生于地,命悬于天。天地和合,她的命叫人。人能应付四季,天地为父母;无所不知的人被称为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段;天气忽冷忽热,人亦假亦真。能转化天地阴阳,不输四季者,知十二经者,不可欺圣人也。”10《太平经》指出:“人如天地,四时五行六水八方齐头并进,一喜一悲,自身无解。”所以要做好准备,存好吉凶之源,久久不忘危,不忘死,不忘乱。"

道教养生很讲究按季节、按时间来练,在室内进行养生保健也很讲究季节、时间;日常保健更是如此。这些养生方法的理论根源都来自道家的天人观。

第二,人体和宇宙的结构是一样的。不仅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宇宙的结构相对应,而且天人结构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的符号系统巧妙地组合成一个同构的系统。宇宙是放大的人体,人体是缩小的宇宙。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首次运用阴阳五行八卦理论阐述了这一观点。他以黄老学说为指导,以《周易》卦爻辞为理论框架,内外炼丹相结合的方法,寻求“养心填精,调理道德,调精强筋骨,祛邪存正,日积月累,化为神仙”的养生功效11。魏伯阳发展了《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结合黄老的宁静思想和自己的内外炼丹经验,建立了融天道变化与人体健康、炼外炼丹与炼内丹于一体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体系。它的目的和作用是掌握人体与天道自然* * *同变的规律,通过改变世界、日月、阴阳的消长来从事养生修炼,使人体的精气在“持元守一”的思想下上下运行,从而促进人类生命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易经·神通器》所开创的内蕴思想,对唐末五代、宋元时期流行于世的道家养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模式产生了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宋代道教养生家颜瑜说:“观天之道,即行天游。所以利用天象的进退和阴阳的屈伸,定为火,法示人。盖天地如鼎,日月为药。日月穿梭于天地之间,来来去去,就是温度也在等待。如果人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要求所有的尸体,就可以默默等待火势的进退。”(《周·戏》)12

菜谱的培育——养生的技术体系和创新理念

前面我们指出了道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基础和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旨在使人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法。这是一个实用的技术体系,代表和反映了道士对养生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并成功地转化为养生实践。

道教养生观的特点是积极进取。《西游记》中说:“我的生命属于我,不属于天地”13这种精神贯穿于道教养生发展的全过程。其内在本质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生命本身的生命得到极大的延伸和发展,从而获得生命的超越和自由。这种思想使道教养生不断获得生命的源泉和动力,并推动其不断发展。陶弘景《养性延寿录》引用《犹大经》说:“人之形生愚智,天也生。强者和弱者都长寿。天道自然,对自己人道。一开始胎气就很足,奶水也是绰绰有余,只是口感不够。身体强壮,心情好的人,身体强壮,寿命更长。初则胎气废,生乳不足,长味有余。那些坚强而自我放纵的人是软弱而死的。长全脚,加上导养,无法用年来衡量。”14阐述了道家“我命在我不在”的含义,以及道家养生观的真谛。由此看来,历代道家对养生方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在养生的手段和原则方面,道教形成了许多修炼观点。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安静养生的理念。道家培养学生的理论是“清心无欲,清静无为”,其具体方法是“少想、少想、少欲、少言、少笑、少忧、少乐、少乐、少怒、少善、少恶”。少了十二趟,保健的本钱也承包了。”15认为这十二个“少”是养生的基本法则,以此反对“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考、多想、多想、多虑、多说、多笑、多虑、多喜、多怒、多善、多恶。16道家认为,想多了,精神会受到伤害;杂念多了,心思就逃避了;上瘾了,就不省人事;过度疲劳导致身体疲劳;说多了会气短,会累;笑多了会损伤五脏;更多的悲伤导致内心的恐惧;开心了,就自大了;快乐了,就会忘记自己的错误,头脑就会混乱。如果你生气了,你的血会喷涌而出。很多爱好是迷恋不可控的;恨多了就心慌,没有喜悦。如果这十二多不除,势必伤生死。做不到十二个就去十二个以上。经过长时间的修炼,你会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开悟的境界了。

第二,通过运动养生的思想。《然后心法,锻炼筋骨》中说:“天体运行,日月星辰皆循环。盖阳是积极的,有活力的,有规律的,只有努力工作,自强不息,才会永不止步。”17道家养生理论不仅强调运动养生,而且提倡适度运动。葛洪《抱朴子·偏激话》说:“养生的方子是不能远吐,不能快行,不能甚听,不能久视,不能卧。.....不想努力,不想晚起,不想流汗,不想多睡,不想东奔西跑,不想看远。”18陶弘景《养生录·教诫》说:“养人之道,不在久行,久坐,久见,久听...能中立者,长命百岁。”19还说:“夫流水不腐,户不朽,因其劳。”20孙思邈说得更明白:“养生之道,不战而用劲,举重而冲刺。”“我经常想努力,但又极度疲惫和坚强。”养生运动“21”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各种道法和内功修炼法的发展,至今仍有养生健身的价值。“生命在于运动”是其精髓的集中体现。

第三,人生双修的思想。宋代张伯端倡导的南宗,强调生命至上,后提倡性,即以生命功德为始,以性功德为尽。而北宗则是全真道,主张性在先,命在后,即从性功德出发,再达到命功德。但两个学校的区别仅限于培养方法的第二名,并不偏向一个成绩。其实质是主张在保健实践中将有形的身体器官与精神意识融为一体,并将其作为保健实践中同等意义的培养对象。全真道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灵篇》中指出:“生命是无性无效的,性离不开生命。”这种双重养生的思想对道教养生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将道教养生推向了更高、更完整的方法体系,即既注重“生命功德”的身体健康修养,又注重“性功德”的精神自觉和思想道德修养;元代道士李道纯在《论人生》中指出:“性为神所先天,一灵亦称。生命先天至精,一口气也叫。性的本质取决于心,生命的本质取决于身。”他认为:“一个做官的人,既可以成就他的人生,也可以成就他的心。首先他要守护智慧,清空内心,然后他要炼灵护体。如果你是健康的,你的生活将永远是坚实的,如果你是有罪的,你的本性将是圆而明亮的。性圆则无来无往,命恒则无生无死。至于混圆饭,直入无为,人生既圆满,形与神皆妙。”24

第四,多技合练的思路。葛洪提出了“在各种技术的帮助下成长”的观点,认为“任何一个保持身体健康的人都想多学、多学、好选。”偏科的话就要靠了。”他反对和抨击那些“懂得玄学艺术”的人,说只有房间里的艺术才能生存于世;懂得呼吸,呼吸清晰的人说,只有引导,才能让自己不易老去;知道草木配方的人会说,只有药饵才能无穷无尽。”26的养生偏见提出了多种技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的科学养生主张。他说:“养生之人,不仅要服神之药,还要日夜不懈地指导,以激励荣卫,使之生生不息。”。另外,有了房中之术,可以少吃少喝,不犯风湿,不患什么,可以无病。“葛的合练术理论是对道教养生的一大贡献,对后世道教养生的发展影响深远。陶弘景继承葛洪传统,在《养性延寿录》中整理了自古以来的养生理论和技术,并对行气、导气、炼丹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这种兼收并蓄的传统被后世成功的医疗保健从业者继承下来。从初唐孙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方》、《千金翅》)到明清时期的养生著作,行气、导食等养生技术被广泛接受。

从上面提到的各种观念来看,每一种观念都可以导致不同的方法,同时所有的观念都指向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改善。因此,道家养生思想不仅是智慧的宝库,也是具体方法的无穷资源。

注意:

1道藏,卷11,第334页。

2《答访仙佛二教式之书》。

3《唐用彤学术认可文集》,中华书局,1985,第142页。

4太平静乐天心法。

5《抱朴子内篇精进》。

⑥《道藏》卷22,第2页。

7《太平经》经卷数应数。”

8《抱朴子内篇,反风俗》。

9《太平田缠空不停歇》。

10《苏文宝明全息理论》。

11道藏,第20卷,第91页。

12道藏,第20卷,第199页。

13道藏,卷14,第594页。

14《养性延寿录》,《道藏》卷18,第474页。

15《养性延寿录》引用《逍遥经》,《道藏》18,卷476。

16《养性延寿录》引用《逍遥经》,《道藏》18,卷476。

17《西藏道藏全书》第25卷,第444页。

18道藏,第28卷,第221页。

19道藏,卷18,第477页。

20《道藏》,第18卷,第478页。

21“赣金一方养老案3号”。

22《五凌文序》。

23《中和集》卷4《道藏》卷4,第503页。

24《中和集》卷4《道藏》卷4,第503页。

25《抱朴子内篇·微旨》,《道藏》第28卷,第193页。

26《抱朴子内篇·微旨》,《道藏》第28卷,第193页。

27《抱朴子内篇·微旨》,《道藏》第28卷,第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