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如何运动健身?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至日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养生要符合夏季阳气充沛的特点,注意护阳。可以通过体育锻炼,锻炼筋骨,调理气血,保养阳气。比如早上早起,洗漱后在外面安静的地方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夏季养生重在心理调节,保持愉快稳定的心情。嵇康的《养生论》认为,夏季炎热,“调息静气更宜,常为心中冰雪,心中热也减,不能化热为热,再热。”即心灵平静,自然凉爽,这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理。
“运动是为了健康,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要急功近利,操之过急。”这是夏季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则。所有的运动和健身都离不开健康的心态。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中等强度不适合疲劳
夏天为了减肥,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去健身房,练两三个小时。健身专家提醒,一味苦练只会导致身体疲劳。
本来夏天人体消耗的能量就比较大,更需要在运动的时候量力而行来维持阳气。人体运动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一个刺激点。如果继续练下去,会觉得很累,进而出现体力衰竭,对身体不好。所以,在你最开心最舒服的时候,不要增加运动量。这时候你需要逐渐减少或者停止运动。尤其是对于中年人来说,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隐性疾病(如心脏病)很有可能是运动过度引发的。建议每次锻炼时间约为1小时,每周三次。运动时一定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注意自己的心率、血压、疲劳、头晕、恶心等现象。
夏天气压比较低,在健身房等地方锻炼要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长时间运动造成缺氧。
主动出汗不宜过多。
随着天气转热,稍微运动一下就容易出汗。主动出汗是人体主动运动产生的汗液,以保持体内温度,散发热量,因此有益于身心健康。是不是出汗越多运动效果就越好?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出汗越多。但是出汗的过程主要是散热降温。大量的出汗会使体内的水分和盐分流失,导致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只能暂时减肥,而不能减肥。一些不出汗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也能起到防治各种慢性疾病的作用。稍微运动后汗如雨下的需要去医院检查。
另外,如果运动前大量饮水,也会导致体液增多,出汗增多。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饮水不宜过量。大量喝水会导致出汗多,盐分进一步流失,引起抽搐。
走鹅卵石因人而异。
这个季节,越来越多的人走在鹅卵石上健身。经常在鹅卵石上行走可以提高人的平衡能力和灵活性,对高血压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是走鹅卵石健身并不适合所有人,不能盲目选择。
专家指出,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人,要注意控制走鹅卵石的时间。因为骨质疏松会降低跟骨的硬度,比如在坚硬的石头上行走,很容易造成损伤。骨与关节的退行性疾病主要是骨质增生,包括软组织退变(如韧带和关节囊的松弛)和软骨退变。行走时间过长会加重磨损,导致膝关节肿胀疼痛。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关节退行性变,走鹅卵石的时间应控制在早晚15分钟左右。
当你开始走鹅卵石时,你的脚会痛。不要坚持长时间走路,要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时间。老年人行走时,应集中精力在路面上,避免分散精力,造成不必要的扭伤和跌倒。还可以踮起脚尖,不仅安全,还有按摩穴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