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巢湖有哪些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巢湖的工业多为“五小”企业:小化肥、小农机、小水泥、小钢铁、小煤矿。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落后,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建市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大发展主战场放在工业化决战上,依托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坚持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培育了水泥、化工、矿业、船舶、电线电缆、食品加工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支柱产业。同时,涌现出高沟电缆、吴江化工、林投铸造、槐林渔网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华谊化工、华能电厂、龙桥铁矿、英普水泥等大项目的落户,巢湖结束了没有大工业的历史。
维多利亚集团、吕林燕电缆、华星化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批骨干企业在市场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骨干企业已成为推动巢湖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区围绕园区经济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构设置、配套政策措施和项目引进,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利用“集聚”效应发展“集群”经济,成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真正实现了工业企业的“顶天立地”和“压倒性”,工业企业分布在我市各县区6个省级开发区和60个乡镇工业。工业园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成为全市工业新的增长极。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巢湖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工作“四个坚持”。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成绩斐然。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22元,是2000年的1.02倍。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拉大。2006年我们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的52%,全省的83%。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是肯定的。但要达到或赶上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压力。只有坚持把加快发展放在首位,长期保持与巢湖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发展速度,才能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为解决城镇化、工业化、“三农”问题和扩大就业创造条件,增强建设美丽巢湖的信心,加快建设和谐巢湖的步伐。
二是坚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持经济建设速度和效益的统一,要立足于现阶段自身优势,坚持数量和质量、规模和效益并重。只有积极调整第三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才能实现坚实有效的增长和长期快速发展,确保在全省的有利竞争地位。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具有巢湖优势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整个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增长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环境和资源的关系。我市虽然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资源利用率不是很高,特别是优势资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暴露出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而必须走在时代前列,用历史的眼光制定发展思路和政策,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把保护未来发展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巢湖治理和污染防治,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四,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继续完善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努力提升高等教育规模和水平,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等方式,积极扩大就业,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增强全社会经济活力。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营造有利于动员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通过加强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总之,要以经济发展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