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三变理论对养生的影响

作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易经包含了一切事物的三大原则,即“不容易”、“容易”和“简单”。从这三个原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对当代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易经》易经,相传为伏羲、文王、孔子所撰,成书于先秦文化轴心时代。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源头。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被誉为道之源,万经之首。千百年来,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不容易

“不易”并不是说万事万物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说世间万物虽然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不变的。这个根本规律就是万物的隐序,也就是《老子》中的“道”:“道可道,而道不凡”。要想传承中医,首先要传承中医之道。

中医的“道”源于《黄帝内经》,即“道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恒常观、平衡观。它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将“天、地、人”统一起来进行分析理解,以宏观思维的模式开展医疗活动。

整体论是对人体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要求人们在观察、理解、分析和处理与生命、健康和疾病有关的问题时,关注人体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其中,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包括五脏一体的观念、形神合一的观念等等。众所周知的从外抓内、从外知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等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整体观的思想。另一方面,整体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统一的。体现在四季、昼夜、地域环境、社会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如苏文《论精脉》中有云“四变而动,脉随其上下”。《灵枢大师传》中有一句话叫“太子是血食之王,骄纵放纵。”这些描述反映了脉象与季节环境、体质、社会环境的关系;运用五运六气、经络、注流理论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是如此。

有人认为中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辨证论治,但其实辨证论治只是整体观在中医治疗原则中的具体体现。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都是现代理论对中医整体观的诠释。

永动机的概念是指在分析和研究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问题时,要抱着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是拘泥于固定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目前的病理状态,还要关注疾病可能的动态发展,做到未病先防,未病先变,未病后复。最终通过各种治疗手段达到阴和杨灿的平衡,以扶正祛邪,从而维持人体的健康,这就是中医的平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