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饮食健康

立秋后,气温由热转冷,人体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以根据秋季的特点,科学地吸收营养,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为冬季做好准备。秋季气候干燥,虽然夜间凉爽,但白天温度仍然很高。因此,根据“燥即润燥”的原则,以滋阴清热、润燥止渴、提神安神的食物为主,可选择芝麻、蜂蜜、银耳、乳制品等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秋天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整个秋季都要注意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秋季是最适合人体的进补季节,这样可以减少病毒感染,防止冬天到来时旧病复发。秋季进补要选择“防燥不腻”的平补。具有此功能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用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如有味觉、口唇灼热等“秋燥综合征”,宜选用滋养润燥、益中益气的食物。这类食物有银耳、百合等,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酷暑过后,时间序列到了初秋。秋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上说,“斗是指西南次元立秋,阴出地,万物皆杀。按照秋天的指示,谷物成熟了。”此时太阳经度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从炎热逐渐下降。有句谚语说,“秋初天凉”,也就是说,秋天的开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然而,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纬度和海拔不同,实际上不可能同时进入立秋的凉爽秋季。从气候特征来看,立秋被称为“秋老虎”,因为仲夏的余温和秋天的烈日,尤其是在立秋前后,许多地区仍然处于炎热的天气。气象资料显示,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会持续到9月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降温。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管子》中记载:“秋始于阴,故万物皆收。”在秋季养生中,苏文的四时调神说指出:“四时阴阳之人,万物之根,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故在生长之门,与万物同升降。若逆其根,则断其根,毁其真。”这是古人调整四季的目的,警示人们要懂得春夏秋冬藏的自然规律,才能顺应四季。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必须顺应它,遵循它。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过渡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阳气渐化阴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显得漫长的过渡期。所以秋季养生,一切精神感受,饮食起居,运动,都是以滋养收获为原则。具体来说,在中医理论中,对事物的五行(木、火、土、金、水)进行分类总结:比如自然界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甜、辣、咸);五种颜色(绿、红、黄、白、黑);五化(生、长、化、藏、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眼、舌、口、鼻、耳);五形(筋、脉、肉、毛、骨);五种情绪(愤怒、喜悦、思考、悲伤、恐惧);五音(喊、笑、唱、哭、呻吟)。

可见,秋应属肺,肺悲(忧),悲易伤肺。肺气虚会降低身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容易导致悲伤和焦虑。所以,在自我调养中,一定不能背离自然规律,遵循古人的大纲,“使心灵平和,减缓秋天的惩罚,收敛空气,使秋天平静;无志,使肺清,此秋气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理:做到内心平静,精神安宁,心境舒畅,避免悲伤,即使遇到伤心的事,也要主动化解,以避开冷空气,同时要有所收敛,以适应秋天平静的空气。

二、日常生活调养:立秋时节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要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同乐”,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舒展肺气,防止过度收敛。立秋是初秋的季节,酷暑未尽。虽然有凉风,但天气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日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所以不宜穿太多衣服,否则会影响身体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容易感冒。

三、饮食调养;《苏文·论脏气之法》说:“肺主秋...肺收敛,吃酸急收之,补酸,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清肺。应该是秋季收获,尽量少吃葱、姜等刺激性的产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秋季,肺金在顺,肺金太盛则碍肝木,故《金匮要略》有“秋不吃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宜养阴润肺。《饮食要开始》说:“秋燥,宜食麻以润燥,不宜饮寒”。甚至还有人主张秋天吃生粥滋阴润燥。总之,秋季可以适当吃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软食,益胃生津。

4.运动与疗养:进入秋季是进行各种锻炼的好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在这里,我将向您介绍一种秋季养生运动,即《道士臧周宇经》中的“秋季呼吸健身法”。具体方法是:早上洗完之后,闭着眼睛在室内静坐,先敲36下牙齿,然后用舌头在嘴里搅拌,等液体在嘴里。吸气时,用舌头舔上颚,通过鼻子吸气,目的是把它送到田单。从嘴里慢慢呼出气。当你呼气时,你应该无声地说出这个词,但不要发出任何声音。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护肺强身的功效。生粥:

【配方】生地25g,大米75g,糖少许。

【做法】地黄(鲜)洗净切细,用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将煎液滗出,再次煎煮,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100 ml,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米粥,趁热加入生地黄的汁液,搅拌均匀,加些糖调味。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我们还可以为肺结核和糖尿病患者做饭。

黄精煨肘子:

【配方】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片,党参切短段,用纱布袋装好,扎好;大枣洗净备用。将猪肘刮干净,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备用。姜、葱洗净拍匀备用。

将上述食物放入砂锅中,注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撇去所有浮沫,继续用文火煨至汁液粘稠,取出药袋,将肘子、汤和大枣同时放入碗中。

【功效】健脾润肺。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肺虚咳嗽、病后虚弱者。

五彩蜂蜜珠:

【食材】苹果1,梨1,菠萝半个,杨梅10,荸荠10,柠檬1,糖适量。

【做法】苹果、梨、菠萝洗净去皮,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菱角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备用。将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放入锅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吃的时候把糖汁浇在水果上。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胡椒鱼:

【配料】1黄鱼、香菜、葱、姜、花椒、黄酒、香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

【做法】黄花鱼洗净,切成花刀图案备用。葱、姜洗净切丝。烧热油锅,将锅两边的鱼煎至见黄色,捞出沥干油;锅里放少许油,烧热,锅里放入花椒、姜丝煸炒,再放入鲜汤、酒、盐、鱼,煮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中,撒上葱丝、香菜丝;将锅里的汤烧开,加入白醋、味精和香油,搅拌均匀,倒入鱼盘中。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饮食在养生中非常重要,那么立秋后我们应该在饮食上做哪些调整呢?

饮食中的“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肺气过盛的侵袭。以下食物可供选择:

1,苹果:中医认为苹果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作用。,消化不良、气喘者可榨汁服用。

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多余的钠结合并排出体外。吃盐过量时,可以吃苹果帮助消除,所以吃苹果或喝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2、葡萄:酸甜可口,酸甜可口的新鲜食物,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多吃使人腹泻。

3、杨桃:味甘、酸、平,其果可解渴。秋季若患风热咳嗽,可将杨桃洗净后鲜吃;若患热、尿涩,用新鲜杨桃2 ~ 3个,洗净切碎捣成汁,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如果喉咙痛,把新鲜的杨桃洗净生吃,每天2 ~ 3次,每次1 ~ 2片。但本品吃多了对肠胃有害,尤其是平时脾胃虚寒的人。

4、柚子:性酸寒,能消腹胀、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久咳、痰多、气喘。柚子以其丰富的维生素C而闻名,对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患者有益。柚子中含有的有机酸大部分是柠檬酸,柠檬酸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

5.柠檬:味极酸,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的作用。柠檬酸是以各种水果中含有最多的有机酸命名的。高血压、心肌梗塞患者常喝柠檬饮料,对改善症状大有裨益。

6.山楂:酸、甜、性温,具有祛瘀、消食、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防暑、增进食欲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

根据《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

也就是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防止秋燥伤阴。有以下几种饮食可供选择:

1、银耳:又名黑木耳,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健胃、润肺、生津、提神、养胃、补气、健脑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疲劳咳嗽、痰中带血、老年人体虚、消瘦、食欲不振等。与黑木耳相比,其性较凉,滋阴生津作用较强。

2.梨:性寒,味甘。具有润肺、化痰、止咳、降火、清心等作用。适用于秋燥或发热伤阴引起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痰黄等引起的烦渴、咳嗽、喘息等症。

3、芝麻: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健脑、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阴道津液不足引起的便秘、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头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

4、莲藕:味甘性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

5、菠菜:味甘性凉,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益胃。可用于口渴、便秘、贫血等。

6.豆浆:是将大豆浸泡后磨成汁,滤去残渣,煮熟而成。味甘,补虚润燥,清肺化痰。常用于慢性肺虚咳嗽、痰火哮喘。

7、鸭蛋:味甘咸,性凉,滋阴清热,可用于阴虚引起的咳嗽、咽干疼痛,以及肺胃虚热引起的口渴、咳嗽、大便干结等症。

8.蜂蜜:它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也是治疗许多疾病的良药。蜂蜜中含有39%的果糖和34%的葡萄糖,两者都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滋养全身。对脾胃阴虚或气虚引起的津液不足、胃脘痛等各种症状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