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思想政治要素主要包括
1,武术课程中思想政治因素的价值分析
(一)武术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说国内外的人都知道中国功夫,因为六七十年代有李小龙和李连杰的电影,从东亚病夫到电影里的吴京英雄,还有长江英雄吕紫剑打败日本人,让中国人民获得主权。这些书籍和影视记录不得不为中国人民叫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2.武术的文化自信
武术流派众多,内容丰富。武当有强身健体之术,少林有强筋壮骨之术,由此阴阳哲学在武术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因为武当道士所描述的阴阳哲学:武术中的攻防之术也在无形中展现了中国的兵法,武术中的攻防也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博弈,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3.武术的品格塑造。
武术是一项积极阳光的运动,让人在对抗中产生竞争感。把运动中的竞争意识转移到工作中,就是追求自己工作的质量和生活的高度。被打也是对自己心理的一种磨练。挨打后反过来还手是需要勇气的:武术训练中锤炼一个动作需要耐力、毅力和决心。
这些性格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武术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在教材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
武术教材除了引导师生强身健体外,还要根据时代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融入学习而不是带着负担学习。教材可以根据武术的哲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提取武术的内在文化。
把思想和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通过无数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生活的激情与热情。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改变旧观念。
(2)端正教师言行,重视学生言行的培养。
除了体育粗糙野蛮的一面,还体现了教师的文化特质和武术的文化内涵。一个武术老师在举手投足、课堂礼仪上都要有中华文化的风采,在与学生交流时更要注重方式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学生交谈交流,杜绝在课堂上。
有反社会,反人类的话题。
(三)改变学生对武术课的观念
传统武术学生的目的是学习技能和强身健体,但武术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以此为基础,还要转变观念,提高个人思想品德,学习武术的文化内涵,实现身心双向陶冶。
这些要在上课之初与学生沟通清楚,并融入武术课的考核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武术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主动与被动相结合。
(四)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氛围
首先,教学场地要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学校情况尽可能的改善和升级,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会场周围张贴着“以德育人”、“文化自信”等标语,多媒体教学与运动场教学相结合,使武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高校武术社团管理的更加严格和规范,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武术”为主题的武术比赛、讲座、演讲、征文等活动在高校不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