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和养护管理?
通过认真分析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绩,全面分析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准确评价建设质量整体水平,查找质量、管理、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乡道和村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问题比较突出。
一,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
1,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主要问题
1.1施工单位良莠不齐: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大部分以乡镇实施为主,建设规模相对分散较小,一些实力和质量意识较强的施工单位不愿意进来;因此,投标的施工单位大多是小单位,质量意识不强,这也是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的难点,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1.2配合比设计不规范:应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和施工材料做好施工配合比设计,做到粗细骨料、水泥、水的最佳用量,规范还要求水泥的标号至少为42.5,用量约为300 ~ 350kg/m3;但有些施工单位没有认真重视配合比设计,使用32.5级水泥或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成本,或增加细骨料用量以方便施工;此外,在设计中用抗压强度代替抗弯抗拉强度。
1.3施工中配合比执行不认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仍然使用自落式滚筒搅拌机,无法进行电子计量,施工中水泥、碎石、砂、水的用量随意性很大,无法保证搅拌时间,无法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也可能故意偷工减料,所以混凝土质量无法保证,检验时的离散度大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1.4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由于施工单位的实力和质量意识参差不齐,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中发现了很多不规范的情况;比如:①模板支立后,基层检查不好,基层不平整,厚薄不一,模板宽度总是少一点;(2)为了节省混凝土用量,施工前,应在基层上铺设一层石子以替代厚度。其实有时候岩心底部的不固结情况不是不固结振动造成的,而是布石造成的;(3)振捣时间不足,漏振,振捣设备数量不足。一般施工时混凝土来的速度比较快,有时来不及会出现振捣时间不足或中途漏振或振捣不到位;有的甚至用平板振动器代替插入式振动器,必然造成下部不密实;(4)面层混凝土为了更好的封闭表面,喜欢使用砂浆或者增加细骨料的用量,这样会造成表面露砂的现象,有的还会由于上下混凝土收缩不同而造成表面开裂。
1.5非标准切缝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切缝时间要根据气温来定,越早切缝越好。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人、电、割缝设备等问题,割缝不及时,导致水泥板出现不规则的早期裂缝;一般要求在交通封闭时用水或固化剂覆盖。存在的问题一般是养生不到位,主要是覆盖时间不够,覆盖材料干了没人及时补水,交通开通太早。
1.6附属设施跟不上:目前附属设施的土壤耕作都是等到冬天老百姓有时间了才实施,甚至是在道路建设完成好几年之后。有的虽已落实,但落实不到位,宽度、高度、密实度不够的项目较多;很多绿化都是靠原来的绿化,新绿化不多,而且新绿化平时管理不到位,死、萎、损的多。
2.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
从目前水泥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大部分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质量意识的忽视和主观思想造成的,如配合比、水灰比、切缝、养生等的设计和实施。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强制性要求或提高管理水平来减少或避免。在此,通过近年来农村公路的施工管理经验,分析如何提高施工质量。
2.1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水平:目前由于大部分农村公路主要由乡镇实施,农村公路范围广、数量大,交通部门人员少,主要依靠乡镇进行管理,但乡镇人员不专业,对工程质量不太了解;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教给他们项目质量控制的要点。其实项目质量控制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关键是管好人,避免很多问题。
2.2发挥监理作用:农村公路实际上是由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但可能更像施工单位。好的监理单位不愿意进来,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没有很好的保证,主要靠施工单位自身的素质;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可以邀请一些实力强、信誉好的监理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明确对人员和素质的要求。当然,监管费要综合考虑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监理,把施工质量作为监理考核的最重要指标。
2.3加强配合比控制:施工单位配合比申报后,监理单位和交通部门试验室必须严格核实,配合比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中途材料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重新设计配合比,否则不得继续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配合比执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按照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不得随意调整任何一种材料。
2.4搅拌设备:优先选用自动称重、电脑控制的间歇强制式搅拌机,可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对于一些确实无法使用强制式搅拌机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全程监督。砂石用量可预先用手推车标示,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应定期检查坍落度。用量不相称或坍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应坚决作为废品处理,不准上工程。
2.5加强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控制:施工前认真检查1.4中提到的问题。检查过程中存在问题或整改不到位的,不能同意浇筑;在施工过程中,要有人全程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如有较大问题或现场不听指挥,应停止施工,施工单位应及时上报整改措施,检查到位后方可继续施工。
2.6及时切缝养护:施工前应检查施工单位的切缝设备和电源是否能满足及时切缝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混凝土的要求,就不能浇筑。浇筑完成后,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要求进行切缝,不能出现因切缝不及时导致混凝土路面自裂的情况。另外,切缝完成后要及时填缝,刚切完缝可以省略洗缝;养护应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进行,并随时检查,养护时间应根据当时气温达到一定时间。在养护期间,还应注意一定不能开放交通,以免强度未达到时交通对路面造成损坏。
2.7及时完善附属设施:首先要提高附属设施对混凝土路面使用影响的认识,起土绿化对路面使用的作用也很明显。培土绿化可以很好的防止雨水冲刷路基,防止雨水进入路基。一旦雨水进入路基路面,很快就会出现病害,大大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另外,植土绿化对行车安全也有一定的作用,经常会有车辆因为没有植土而翻车的事故发生;因此,路面施工完成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对附属设施进行完善,平时也要有专人对附属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可与路面养护一起完成。
二,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里程快速增长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管护主体不清,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乏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不健全,活力不足,养护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车辆的通行,也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严重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广大人民群众都渴望国家尽快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施,加强公路养护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公路养护。针对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中,人们爱路护路意识不强、管理养护机制不健全、养护技术落后等问题。,可采取以下维护措施:
(1)各级政府既要树立自身的养护意识,也要树立广大农民的养护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养护新机制,提高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
(2)各乡镇可成立当地专业养护队伍,组织当地群众进行养护技术专业培训,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3)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国家应根据道路类型、道路宽度、交通量、所在地区经济条件、道路使用年限等道路养护的实际需要,确定养护资金。,而不是采用单一的公路分类模型来确定养护资金;
(4)坚持“村民自收自支”的原则,根据道路用途安排养护人员。穿越村道一般可采用个人承包养护,既可降低养护成本,又可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
(5)政府领导还可以开展维修质量检查评比活动,实行维修质量奖罚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
(6)乡镇农村公路办事处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养护”的原则,全面负责辖区内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协助路政部门做好路产权益保护工作,防止公路损坏的发生。
(7)建立健全养护管理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调动养护管理积极性,促进养护管理再上新台阶。
(8)拓宽维修资金渠道,采取上级补助和地方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集维修资金。地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应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和乡镇财政预算;同时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沿线受益单位补贴、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公路沿线森林租赁权拍卖等方式筹集。
(9)制定科学的吸引、培养和管理养护人才的机制,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科学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结论
农村公路是一项惠民工程。其施工质量关系到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关系到农村公路的投资效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公路建设必须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依据,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公路建设水平低、资金不足,并不意味着质量差、使用寿命短。更重要的是,要把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用于提高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让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同时,要坚持“建养并重,注重强化责任、完善制度、落实资金”的原则,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农村公路真正做到“畅通、整洁、绿色、美观、安全、优良”,农村公路又快又好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美丽。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