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保健的意义

中医养生观是东方养生思想的重要代表。“养生”一词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本叫《管子》的书,意为维持生命。因此,“养生”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几千年后,养生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它包括中国的养生观念和方法,保健和美容,长寿和其他医学概念的中医,等等。

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基础。中医认为天地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天人相通,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影响。中医养生强调天人合一,养生要随着四季、寒暑、酷暑的气候变化而适当调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体自身的平衡。

中医保健也是身心并重,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和保养,也注重心灵的修养和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灵,心灵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个整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中医的整个理论是广义的养生。医学在《吕氏春秋》中被定义为“生存之道”——前者是动词“提高”,后者是名词“元气”,“道”是根本法则。养生是人类提高自身组织和自身康复能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的学问。

消除疾病的学问——因此,它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治疗疾病的“药”。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和他的老师齐波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在谈到瘟疫的时候,黄帝问老师,为什么有的人被感染了,却不能得病。齐波的回答是“正气存内,邪不可为”——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中医是一个大养生。当然,这里所说的中医指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医,而不是康熙阉割中华文明后已经面目全非的“现代中医”。

一般来说,养生是狭义的养生,是指通过非药物方法提高自我康复能力的知识。公元前50世纪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形成,标志着养生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朝大业年间,当时的太乙大夫晁在《诸病论》中集中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源和病状,但书中并无方剂,仅列举了213种养生方剂和指导方法。因此,中国从那时起就把养生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并得到了官方的提倡。

整个漫长的夏季养生谈中医养生体系在《黄帝内经》时代已经非常成熟。西汉《淮南鸿烈》一书是对“养生”的最好表述。该书认为,整个人类生命系统(古称“气”)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人之形,命之宅”,即人类生命的“宅”;二是上帝——“上帝是生命的主宰”,即人的自组织和自愈能力是生命的主宰(“主宰”);第三是气——“气满生”。气是沟通形神关系的使者。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信息。排在第一位的是“神”,其次是“形”,最后是“气”,“失位必伤三”。中国原始医学就是这个原理,狭义的“养生”也是。那么,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呢?《淮南鸿烈》说得很清楚:第一,“必养其神”;第二,“和声弱”;第三,“平其形。”现在我们把“养生”局限于食疗和药膳,有以偏概全之嫌。养生就是“养心”,或者“养心”,或者“养性”。食疗和药膳只是养生的一部分。虽然有价值,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第一是“养心”,第二是“养身”。食疗和药膳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体的自组织能力,也就是养心。也就是说,现代人所说的“气功”(严格来说应该是“医疗气功”,古代也叫“指导”、“养生”)是养生最关键的内容,其指导思想是东方文明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