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的规律

中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作为一个门外汉,谈论中医真的感觉像“在华佗门口卖药方”。但我们有责任支持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为了支持和促进它,我们必须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由此,我从哲学和使命的角度看中医,谈一些想法。

中医药发展的前景

中医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体系,几千年来呵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在西医广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然客观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西医、中医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的优势正呈现出日益凸显的趋势,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向我们走来。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必须支持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迫切需要更快地振兴中医药,更好地融合中西医,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加大,亚健康人群大量增加,心理问题和疾病也大量增加。迫切需要中医药发挥优势,进行有效治疗。

第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医药在治疗妇女儿童等疾病方面的特殊优势,他们热切期待中医药的服务。

第五,“不懂得对待的父母叫不近人情,不懂得对待的孩子叫不孝。”而且,人们对保健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也迫切需要中医与之相适应。

第六,中医的“治未病”和“上班”功能正在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前景,这就要求中医尽快振兴起来,担当起大任。

第七,当今世界形势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中医的思维方法也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中医强大的认知功能,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第八,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身心更好的和谐,还需要中医文化的帮助。

第九,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为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总之,我觉得人、自然、社会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期待中医的快速发展和振兴。中医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召唤,这是符合实际的。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振兴中医的春潮开始在国内涌动。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医药事业本身还难以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人才匮乏、服务萎缩、传统缺失、经典异化、创新不足、中医药质量差、教育模式不适应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等问题相当令人担忧。各级党委、* *、部门、行业和社会各界要顺应历史期待,以对时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只争朝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尽快启动激励中医药发展的有效措施,开创中医药发展新局面。

发展中医的理念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大政方针,首先要统一思想,树立正确观念。

第一,要坚定对中医的信仰。在中医如此艰难的形势下,学习、运用、发展中医,首先要对中医有坚定的信仰。这里的中医信仰主要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坚信中医的疗效。中药的功效已经被几千年的实践所证明,这是客观事实。二是坚定中医理念。最重要的是中医的整体观,它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五脏合一、阴平阳之秘、阳主阴从等。这是中华民族思维方法的瑰宝。三是坚信中医的优势。中医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整体调节局部,即辨证施治,调理身心,调理五脏,滋补气血,扶正祛邪。“正义存在,邪恶不可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这种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四是坚信中医的前景。虽然不时有个别叫嚣要废除中医,但中医是要走向世界的。据统计,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5万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中药在全球的年贸易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可以说前景广阔不可估量。

二要弘扬中医精神。我理解中医的核心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想而知,中华文明最好的成果首先要应用到对自身健康的呵护上,当然也要应用到对国家的治理上。正因为如此,医生之间才能互通有无,只有自己不好,才能成为好医生。那么中医精神包括什么呢?我觉得应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说,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社会要和谐,人自身的身心也要和谐。这三个和谐是生活和社会的最佳状态,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二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精神是先分析主导问题,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与辩证法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即要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治疗本身,而且对分析和解决问题都具有普遍意义。第三是仁。无德不能成医,却很难解决问题。中医最讲究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第四是济世治病。治病,不言而喻。那什么是拯救世界?如何帮助世界?其实就是教人修身养性,保持健康的身心,通过治疗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什么优秀的中医一定要和患者深入交流?就是帮助病人调理。所以中医不仅仅是为了治病,更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可见中医太美了!

第三,一定要注重疗效。发展中医的一切,一切措施都要以疗效为中心,服务疗效,有利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

第四,要以人才为根本。中医的良好疗效、发展和健康有赖于优秀的中医人才。没有大量优秀中医人才的成长和涌现,中医的好疗效就是空的,中医的发展也必然是空的。所以目前中医发展最重要最迫切的是第一人才,第二人才,第三人才。而优秀的中医老师是最根本的人才。各有关方面要采取最有力、最有效的措施,加快优秀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

第五,要以经典为魂。中医的知识体现在经典中,真谛蕴含在经典中。毛主席说中国的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宝库在哪里?在经典里,在掌握经典的优秀中医人才里。没有经典,就没有中医。因此,发展中医必须组织、引导、推动和帮助中医院校和行业学经、嚼经、解经、悟经、用经。通读经典不容易。对于经典来说,熟悉不等于真懂,真懂不等于实用,实用不等于好用。要让阅读和理解经典伴随自己的中医生活,形成自己的中医生活,主宰自己的中医生活。在读经解经的道路上,在沿着玄学方向的不懈追求和攀登中,我们一定会领略和体验到中医的瑰丽、神秘、迷人的风光和秀美。作为中医,必须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黄帝内经》不仅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哲学家,一部百科全书。我觉得真正懂《黄帝内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是智慧高、境界高、快乐高的人。

第六,必须以教育为基础。人类社会工业化以后,教育已经规模化,以满足工业化对大规模人才的需求。中国人口众多,需要大量的中医人才,所以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医院校就诞生了。随着中医院校教育的开展,中医队伍开始大规模培养。然而,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决定了中医院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侧重于教授中医的基本理论基础和基本实践技能,从而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思想技能、理论技能、实践技能,特别是要打好中医经典的基础。为此,中医院校要注意总结经验,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通过高校培养更多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青年学生和优秀人才。

第七,要以师传为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成长为真正合格优秀的中医人才,必须有继续攀登的阶梯。这个梯子就是大师传。中医的特殊性决定了没有老师是很难掌握真正的技术和功夫的。最有效的阶梯是师传,师徒尽可能大范围的进行。这对中医的发展极其重要,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来推动。

第八,一定要以诊所为课堂。临床上有说不完的话题和知识。临床实践应该是医生的终身课堂。在临床中行医,在临床中学习,在临床中提高境界和技能,是所有医生的基本生活,中医更是如此。

第九,要以修炼为道。医学是世界上最神圣的行业,所以有德不近佛的不能入药,有本事不近仙的也不能入药。中医辉煌的一生,必须勤于学习,循经而行。一个优秀的中医,本质上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高尚的医德靠修炼,高明的医术靠修炼,高深的功夫靠修炼。通过练习纯净的心和积极的态度,你将通过练习心法和直接走向大道而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既然是修炼,当然要能吃苦,但苦中必有甜,大苦极甜。可以说,选择中医,就是选择神圣、艰辛、攀登、快乐。

第十,要在继承中创新。中医重视传统、经典、创新。与时俱进是中医的本性。优秀的中医孕育着创新,每一次辨证论治都蕴含着创新。但中医的创新必须是继承传统,坚持经典基本精神的创新。对于中医来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医的博大精深,是因为它源远流长的延续性。所以中医一定要强调继承,然后才是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第十一,要坚持中医药协调发展。大力加强中药管理,着力保证中药质量,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建设道地中药生产基地、现代中药产业和产业体系,千方百计提高中药质量,满足中药面临的各方需求。

第十二,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下,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必须足够有力。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必须是大大有利于上述十一方面落实的政策,而最关键的政策,必须是大大有利于吸引和鼓励中医药人才热爱中医药、投身中医药的政策。优秀中医的诊疗是高智能的劳动,诊费一定要适合。总之,中医一定要成为全社会最推崇和尊重的职业之一。

提高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总的来说,中医院校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