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概况
长江从三峡以上的地区流向宜昌以下的平原。在自然状态下,有许多湖泊洼地可供蓄洪。早在云梦泽存在时,洞庭湖区就是一个低洼的河网、湖泊和沼泽平原。后来由于江汉平原的扩大和荆江大堤的修建,从长江引水南下,逐渐形成并扩大了洞庭湖。长江1860和1870两次大洪水冲刷荆江南岸的藕池河和松滋河,导致大量荆江洪水进入洞庭湖。同时,入湖洪水也带入了大量泥沙,导致洞庭湖不断萎缩。根据1825,洞庭湖面积6000 km2,容量约400亿m3。此后,湖底不断淤积,大面积湖滩露出水面,土地被开垦开发,洞庭湖面积和体积迅速缩小。1949,面积缩小到4350 km2,体积缩小到290亿m3。1983年,湖泊面积缩小到2691 km2,体积进一步缩小。过去,800英里的洞庭湖景观被分洪道连接成三个湖:穆平、南洞庭和东洞庭。
洞庭湖是典型的季节性淡水湖,汛期有一个汪洋(图12-1左),枯水期有几个带状水域(图12-1右),对长江来水来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洞庭湖区包括洞庭湖及其周边水域,是由河湖支流、河湖冲积平原、环湖丘陵和低山组成的碟形盆地,范围为北纬27° 55′至30° 23′,东经110° 50′~ 165438。在自然区,洞庭湖区还涉及湖北省的宋集、公安、石首等县市。
洞庭湖区是指长江中游,荆江段(芷屿-城陵矶)以南,京广铁路(长沙-城陵矶段)以西,长长桃公路(长沙-益阳-常德-桃源段)以北,太阳山-凤凰山-嘉善和刘彘铁路(枝城-石门段)以东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域。高程(吴淞零)属纯湖区,总面积18780 km2,其中湖南15200 km2,湖北3580 km2。现有堤防控制面积12609 km2,其中湖南境内9323 km2,受堤防保护的泗水路895 km2,共计10218 km2。
由于区域边界的过渡性和模糊性,不同研究者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以及区划的历史局限性和基础数据的影响,对洞庭湖的划分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并且由于区划因素和指标不同,划分的范围也不同。如1982年,出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对洞庭湖区进行了划分,包括全国19个县(市)、15个国有农场* * * 316万km2(相当于5246万亩)。根据湖南省水利水电厅1996编制的《洞庭湖治水概况》,洞庭湖总面积18780 km2,其中自然水面面积3998 km2,堤防保护面积11094 km2,其中耕地面积约100万亩,人口约100人。1997年9月编制的《湖南省洞庭湖区防洪调度指挥决策总体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利于防洪信息系统建设,是指洞庭湖区包括长沙、岳阳、株洲、湘潭、益阳、常德等6市31个县(市、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97年9月制定的《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规划》中确定的湖泊总面积为2625km2,其中七里湖75 km2,穆平湖332 km2,南洞庭湖905 km2,东洞庭湖1313 km2,泄洪区141.8km2..
图12-1洞庭湖汛期(左)和枯水期(右)TM卫星影像
上述洞庭湖区的不同划分,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很难统一范围。要在科学意义上划分洞庭湖的范围,首先要考虑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湖区主要由湖泊水体和湖滨平原组成,此外还有散布在湖滨平原上的局部丘陵和丘陵。同时,为了照顾行政范围的完整性,应将一些低矮的山地、丘陵和湖区边缘的丘陵纳入其中。
为便于对洞庭湖区环境进行遥感调查与评价,采用的洞庭湖区包括湖滨堤区和“四水”尾受堤保护的区域。按照目前的划分,湖南省洞庭湖区辖常德、益阳、岳阳、长沙、湘潭、株洲7市27个县(市、区)、15个国有农场。27个县(市、区)包括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安乡市、津市市、澧县、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南县、华容县、湘阴县、岳阳县、临湘市、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望城县等。15国营农场有环联、西洞庭、西湖、何家山、茶盘洲、前山红、达道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梁倩湖、军山、建新、黄盖湖、屈原农场。湖区耕地约654.38+00万亩,人口约654.38+00.08万人,每平方公里627人,人口密度是全省的2.1倍。
洞庭湖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湖阔熟,天下足”之称。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著名的粮棉生产基地,在湖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洞庭湖区的发展和繁衍为湖南和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2)洞庭湖储存长江洪水,对缓解长江下游洪水有重要作用;(3)湖区人民承担着发展生产和抗洪抢险的双重角色,多年来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洞庭湖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也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据统计,洞庭湖区工农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约占全省1/3,棉花占全省7/8,油料和水产品占全省1/2,麻、芦苇、香莲、生猪、家禽等农产品产量也相当大。从65438年到0997年,洞庭湖工农业总产值达170多亿元,粮食产量863万吨,棉花产量22.5万吨,石油产量60万吨,水产品55万吨。1950以来,累计上缴国家商品粮150多亿斤。按年人均粮食需求量300公斤计算,每年可养活100万人,即湖区平均每人为国家养活1人。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也是长江之忧,更是我国治水的难点。总的来说,从长江中游来看,城陵矶以上洪水量大,城陵矶以下可能的流量小。因此,洞庭湖必须用于蓄洪。长江每年通过洞庭湖的水量为6543.8+000亿m3,根据过去的计算,洞庭湖平均留下的泥沙约为6543.8+000亿m3。由于下荆江弯道较低,上荆江水位较低,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最近的测算,每年入湖水量有所减少,但每年留在洞庭湖的泥沙始终是8000万至6543.8+0亿m3。三峡工程建成前,每年不可避免地要进这么多的水和泥沙。这样的水沙形势造成了江湖关系的基本格局。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这一基本格局很难改变。
长江中游防汛工作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有人认为长江上游来水量大,中游来水量小;有人认为洞庭湖淤积严重。的确,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面对不断萎缩的洞庭湖,如何调控长江中游洪水?这是清朝以来长江治理中的一个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开垦和修复堤防和堤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全面的防洪计划,包括: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在支流和干流修建水库,加高加固中下游堤防,牺牲平原两侧部分地区临时蓄滞洪水。50年来,荆江(包括向洞庭湖分洪)通过加高加固堤防,泄洪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每秒以上,临时分洪防汛勉强能抵御8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
根据近800年的历史记载,荆江洪峰已有8次超过80000立方米每秒,其中110000立方米每秒是在1870年达到的。如果再遇到1870的洪水,势必会漫溢决口,洪水会席卷洞庭湖的堤岸。由于洞庭湖蓄洪能力远低于1870,北岸荆江大堤仍有决堤危险。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弱而浩瀚。人只有先顺应自然,才能改造自然。如果人为因素超过了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承受极限,自然规律就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人类。恩格斯说,“我们不应该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在报复我们。”水资源开发和治水也遵循这一辩证原则。
开发河流冲积平原必然会遇到河流防洪问题。如果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就会受到洪水的惩罚,最终导致失败。洞庭湖区的发展面临着洪水频发、淤积加剧、安全设施薄弱、血吸虫病死灰复燃、人民负担沉重等问题。
在治理洞庭湖时,应考虑以下问题:①加快洞庭湖治理二期工程的步伐和力度,重点加强蓄滞洪区的安全设施建设,如河道清淤清障、重点堤防坝基加固、城市防洪改善等;(2)加快湘、沅、澧四大水系建设。三峡工程建成后,四江将成为治洞庭湖的必要措施;(3)抓紧做好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基础治理的前期工作,尽快提出在长江三口建闸的可行性,研究三口建闸后洞庭湖基础治理的规划。
从人造地球卫星上俯瞰长江中游,洞庭湖区和毗邻的江汉平原依然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观。洞庭湖就像一颗镶嵌在长江南岸的明珠。学术界对洞庭湖的未来有三种预测:一是大量泥沙淤积和围垦,洞庭湖逐渐衰退;第二,如果新构造运动引起的沉降大于沉积,洞庭湖近期不会消亡;第三,如果沉降和淤积基本一致,洞庭湖可以维持现状。所有的预测都有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