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充满了优雅。

《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2000多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武器的不断更新,战争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冷兵器到火药武器;从简单的地面作战到陆海空立体作战;从近距离作战到远距离作战;从传统作战模式到信息化作战模式。但是《孙子兵法》揭示的战争规律并没有改变。无论古代将领,还是现代将领,都把《孙子兵法》当成必修课。

第二,从空间角度。《孙子兵法》不仅对从事战争指挥的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对从事商业、政治等各行各业的人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只要认真领会孙子兵法的真谛,各行各业的人都会从中受益。这是因为战场、商场、官场都具有竞争的性质,《孙子兵法》揭示的战争规律其实就是竞争的规律。

揭示战争和竞争规律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哲学。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哲学是一门反映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思维规律的学问。正因为如此,哲学被称为大道之源和第一部百科全书。哲学是大智慧。哲学是大智慧的学问。孙子兵法能揭示战争和竞争的规律,为古今中外的兵家所推崇,为各界有识之士所青睐。它经久不衰,因为归根结底,它是一本充满哲学思想的书。

《孙子兵法》说:“兵者狡猾。”“世故”就是聪明、智慧、哲学。

《孙子兵法》充满了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二是朴素的辩证法。

《孙子兵法》中有两句至理名言。第一句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讲的是唯物主义。有一句是“军中无恒势,水中难测”,讲的是辩证法。

《孙子兵法》中的朴素唯物主义

哲学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物质第一还是意识第一?是存在决定思想,还是思想决定存在?人的主体性能否主动认识客观,主动改造客观?

因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所以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

唯物主义分为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只强调物质存在的首要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存在的首要性,而且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心主义可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强调天鬼主宰世界。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孙子兵法》的生命力在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不相信天堂和鬼神——反对客观唯心主义

奴隶主阶级的宗教命运论长期统治着古人的思想。商朝以占卜为主,周朝以占卜为主。商周时期是占卜的鼎盛时期。春秋末期,随着奴隶主政治统治的动摇,哲学思想上天命与反天命、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对立与斗争十分激烈。随着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的出现,人们终于向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天道”和“鬼神”发起了挑战。老子侧重于用自然之道取代神学中的天,而孔子“无物说奇、力、乱、神”等等,都是对天道鬼神的质疑和否定。在这场与天鬼的斗争中,孙武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孙吴对“天”的唯物主义解释是“天是有阴阳、寒热、时的人”,这与宗教神学把“天”看作人格化的神是格格不入的。在战争中,他极力反对用迷信的方法预测胜负,主张“禁吉解惑”(《九处》),“不取鬼神,不求无用,不求度量,取于人,知敌之情”(《用》),表现出鲜明的无神论思想。

孙武在否定天上鬼神的同时,创造性地实现了军事领域由占卜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败取决于“道、天、地、将、法”五大因素,对此解释为:“道使民与民合。”“天道,阴阳,寒热,时也。住在陆地上的人有远有近,有险有易,有宽有窄,有死有活。将军,智,信,仁,勇,严。法家,乐制,官道,主用。”五大因素,无论是政治(道)、自然(天、地)、人、经济(一般、规律),都是客观事物。孙武强调指出:“这五件事都将是未知的,知者胜,不知者无敌。”除此之外,都不可信。

孙武认为,天的本质是物质的,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四季无常,日短月长,月死月活”(《虚实》),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中。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可以使其为军事斗争服务。在《火攻》中,他对天气的利用有许多古老而珍贵的论述。比如“白天风持续时间长,晚上风就停了”。如果白天刮了一天的风,晚上风力会减弱直至停止,所以当晚不宜发动火攻。他还发现,当月亮处于星星的四个位置时,必须有强风,可以采取火力攻击。

(二)倡导科学决策——摒弃主观唯心主义。

孙子朴素的唯物主义还表现在他在战争决策上坚持避主观,力求客观比如《火攻》说:“主不可怒而起师,必不可战;动则有益,不动则无益。”君主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贸然发动战争,将军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贸然发动战争。如果符合国家利益就采取行动,如果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行动。从国家利益出发,而不是主观感受,才是正确决策的第一步。

几百年后,曹操也说过差不多的话:“不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战斗。”三国时期,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个想法。例如,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为关羽报仇,激怒了倾国而出攻打吴栋的士兵。这场运动不是为了国家,也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兄弟情谊和感情用事,结果惨败。东吴统帅鲁迅烧营七百里,最终把孤儿托付给白帝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在祁山对峙的时候,无论蜀将如何挑战骂战,司马懿始终坚持不下来。诸葛亮给司马懿留下“女装”(女人的衣服)时,她还假装笑着说:“孔明把我当女人了!”我也虚心接受了。圣人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相信它!

(3)战争决策首先应以“综合国力”为基础

《孙子兵法》第一部,重在以“五事七计”预测胜败。“五物七量”指的是综合国力。

孙子曰:“故经为五,学以计求其情:一为道,二为天,三为地,四为将,五为法。”“所以,学校以计划求情怀,说:谁是主人?谁能够?什么是天地?法律是什么?谁更强?谁练士卒?谁是赏罚?我知道结果。”(《纪篇》)

“道”,即民心,即政治公信力。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明朗,民君是否同心同德,能否与君同生共死而不被猜忌,是战争的首要条件。孙子之后,孙膑说:“天地之间,没有什么比人更有价值。”。儒家孟子在谈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时,把“人和”放在了第一位。可见他们的观点和孙武是一致的。战争必须永远由“人”来打。如果人民不愿意服役,战争就永远不会胜利。

例如,春秋时期,晋平公计划攻打齐国。他首先派医生赵帆去观察齐国的政治动向。回到晋国后,赵帆向报告说:“齐国不可攻。当我想羞辱他的君主时,我被晏子看穿了。当他想冒犯他的礼仪时,他被他的主人看穿了。”孔子听后感叹:“不渡驴,断千里,晏子之谓也!”齐国的政治清明早已“兵败朝廷”。

“天”是指昼夜、寒暑、四季的变化。“地”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形的险要、开阔狭窄、高低背等地理条件。这些都是制约战争胜负的自然物质条件。司马法说“冬夏不升师,皆吾爱吾民”,即考虑“天”“地”自然条件对战争的制约。

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周瑜分析了对孙权犯下的“四忌”:一是北地不平,后患犹存,而曹长于南征;二是北方军队没有学会水中作战,曹操却放弃了鞍马,与吴栋争夺平衡;第三,时冷,马无草;第四是驱离中国士人,远涉江湖,水土不服,多病。这四人也是苦于用兵,只是曹操在铤而走险。这是曹操不顾自然物质条件必然导致失败,而孙、却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将军”要求一个将军具备五种优秀品质:智谋、诚实、善良、勇敢、严格。唯智策划,唯信可守,唯仁可爱,唯勇可斗,唯严可面。这五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例如,在春秋时期,田穰苴统治军队。是的一位大臣,因拜傅而被称为司马懿。他很有战略眼光,有文化,有能力震慑敌人,也不怕有权势的人,执法如山。斩了琦君宠臣庄佳,震惊三军,威望大增。同时,他非常关心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受到士兵的爱戴。当的士兵入侵齐国领土时,率领军队击退了敌人。所有的男人都英勇杀敌,连生病的士兵都打得很好,大大提振了他们的军力。严敬的士兵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得不逃跑。

“法”是指军队的组织,将领职务的管理,军需物资的管理和使用。严法即统治,强治即统治;疏法则乱,乱则衰。如果法律得到执行,士兵就会用生命,军队的战斗力就会显著提高。

例如,在三十三年的春天,秦国的军队要攻打郑国。当秦始皇经过周都洛邑北门时,战车上的士兵都脱下头盔跳下车(以示对天子的尊敬),然后跳上战车。

这一幕恰好被年轻的大夫孙周满看到,他对襄州王说:“秦始皇一定会失败的。”纣王问:“这是为什么?”

王答道:“秦始皇是轻佻无礼的。轻佻一定是没有远见,粗暴一定是军纪松懈。这支军队进入险要之地如何不被打败?如果秦始皇没有被打败,那就是圣人的道理不管用了!(原文:‘秦时无窘,亦废道’)”

后者,果然证实了王的理论。

从以上五个基本要素分析比较:哪位君主是开明的?哪边的将军有才华?哪边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哪边武器装备好?哪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据此可以预测谁胜谁负。

为了进一步说明综合国力是决策战争的重要依据,孙子还说:“任何用兵方法,都是驰骋千车,乘千车,食千里,交内外,用客,用胶漆,奉车甲,日花千钱,然后养十万师。”(《战斗》)

战争是一个极度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的事件。如果用几千辆战车,几千辆战车,几百个士卒,几千里来喂饭,每天光是正常开销就要几千块钱。后来曹操对此评价说:“买赏还在外。”奖励的钱会另加。有了这样的财力物力,十万人的军队才能出发。消费如此巨大,国家一般负担不起。如果战争陷入相持状态,必然导致兵荒马乱,精神挫伤,国草枯竭,军队战斗力耗尽。

基于此,孙子提出了“兵重于久”的战略原则。即战机出现时,重要的是迅速采取行动以取得胜利,而不是长时间。所以孙子曰:“故兵学之慢,久不见聪明。那些长期为国家服务的人与此无关。”

此外,在详细分析国家的土地、人口与兵的关系时,邢篇还说:“(兵)之法: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出生的程度,出生的程度,出生的数量,出生的数量,出生的数量,都说是胜利。所以,若得胜之兵为易所称铢;如果败兵叫泰铢。”

孙子认为,由于敌我双方拥有的土地面积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量”来衡量国家的产品和人口;这种“量”的不同,导致了可以动员和供给多少兵力的“数”不同;而这种“数量”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名称”不同,也构成了双方胜负的物质基础,进而可以初步判断谁是胜利者的问题。与败军相比,胜军处于绝对优势仿佛叫“铢”(铢和泰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24铢是一两,24铢是一),败军处于绝对优势仿佛叫“铢”。

(四)透过现象看本质

唯物主义认为感官直观获得的知识只是一些片面的、表面的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要充分反映事物的整体,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就要通过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努力改造,做出丰富的感性材料。引起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必须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毛泽东选集》第268页)

与其他社会现象相比,战争现象更难以捉摸,更不确定,更有所谓的‘概率’。因此,对于战争现象,尤其需要“努力从一件事转化到另一件事,从外到内”,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加深认识。

孙子在行军中有这样一句话,堪称经典透过现象看本质:“多木动,来也;那些在草丛中有许多障碍的人是可疑的;鸟儿升起,又落下;如果野兽很可怕,它会盖住它。“这里说的‘树动’、‘草障’、‘鸟起’、‘兽惊’都是现象,而‘来’、‘疑’和‘伏’才是本质。

用假象调动敌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反用。孙子《战国策》中也有描述:“故善动敌者,必随之;给它,敌人就会拿走它。占尽便宜,坐等时机。”

给敌人看以色列军队的形状,敌人就听我的调动;放进去一点小利,敌人必然要来取。用利益诱敌,然后苦战。

展示以色列的军事形态可以是军事统治,展示混乱。比如韩信假装弃旗击鼓以示混乱,以此来屠龙。韩信率领汉兵进入齐国,而齐国的逃到广东高密。项羽于是派老将龙且迅速去帮助齐国。于是楚汉两军大战渭水。韩信半夜使人在水面上游泳,然后与楚军交战,假装弃旗击鼓。龙且发兵渡水,韩信使人死。渭河太大了,龙怯军淹死了无数次。汉兵冲回葛,然后斩龙。

展示以色列的军事形态可以是勇敢的,也可以是胆怯的。比如孙膑,让军队削减炊灶,表现胆怯,以破庞涓。齐威王十六年,庞涓指挥魏、赵攻打南朝鲜。韩国求教于齐。齐与孙膑领兵,仍采取“先攻后救”的战术,逼庞涓自救。然后,他们利用“山西士兵勇猛轻敌”的特点,采取逐日减少做饭用的土灶的方法,来掩盖他们的作战意图,调动敌人。最终魏军误判,弃辎重,星夜追击齐军。魏打败庞涓,自杀。

展现以色列军队的形态,可以是军队强,也可以是军队弱。比如匈奴藏精藏弱,以此来围攻汉高祖刘邦。西汉初年,匈奴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逼近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汉高祖刘邦亲自领兵迎击匈奴。为了诱使汉军北上,匈奴单于把精锐部队全部藏了起来,只留下一些老弱伤残的士兵在外面。汉军32万人一路北上至平城,被冒顿的40万精兵围困,激战七昼夜。

(5)实践出真知。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不息,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从实践到实践的过程,是认识的深化,是达到“真知”的过程。

孙子曰:“可从谋略知得失,可从行动知动静之理,可从形知生死之地,可从角度知短处。”(《虚实篇》)

孙子认为,通过战争的实践,即试探性的进攻,可以获得敌人的真实情况。战略,在古代作战中原本是作为筹码的,现在的意思变成了计划和出谋划策。筹划计算,研究敌(我)战略得失;鼓动敌人,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侦查敌情,知道敌人的虚实和防备;与敌人进行试探性的接触和较量,了解敌人(我们)的强弱。

可见,孙子不仅注重对所获材料的分析判断,更注重实地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说过:“要有知识,就得参加改变现实的实践。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自己换着吃。”"所有真正的知识都来自直接的经验."(《毛泽东选集》第264页)毛泽东在这里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这与两千多年前孙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6)注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孙武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清形势,科学决策,正确指挥,运用战争规律指导作战,才能在战争中取得主动。他说的是“使人而不使人”(“虚实”),意思是试图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他还说:“我是隐形的,所以我是专家,也是敌人。”我专攻一,敌分十,以十攻一,则寡不敌众;如果能以多胜少,那就和战斗人员约好”(“虚实”),这也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战斗中取得主动,避免被动。

孙吴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统一起来,可以避免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孙子兵法》中的朴素辩证法

辩证法是哲学的另一个基本问题,讲的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运动规律。辩证法的要点是:第一,事物内部是可以分的,一分为二,负阴抱阳,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二,事物一般都是有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第三,事物是永远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第四,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

《孙子兵法》渗透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是孙子兵法的灵魂。

(一)分析事物强调“两点论”

“两点论”是孙武考虑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现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孙武说:“是聪明人的顾虑,会掺杂利益。杂在利而守信于务,杂在害而苦可解”(《九变》)。这句话可以说是孙武认识和解决战争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孙武指出,战争中的对立双方,无论是进攻与防御,强大与弱小,休整与休整,奇与对,假与真,远与近,都是相互依存的,利益是相关的,是可以转化的。比如防御作战,“如果你之前有准备,你就寡不敌众;如果你有准备之后,你就会守寡;如果你做好了左派的准备,你就会守寡;准备对了,就无所不能(《虚实篇》)。“照顾这个”意味着“失去另一个”。不可能是完美的。总有弱点和疏漏。因此,如果我们避开现实,攻击它的空虚,敌人的主动地位就会转化为被动地位。所以孙武肯定:“敌能逃则拼命,饱则饥,安则动”(虚实篇)。这种关于矛盾转化的朴素思想,对于以弱敌强、以少敌强、以小敌强的国家和军队来说,无疑是一种锐利的思想武器。

《孙子兵法》中的两点论还体现在他对阴阳学说的灵活运用上。孙武曰:“天,阴阳,寒热,时也。”在自然天中,阴阳包括白天和黑夜(白天是晴天,晚上是阴天),晴天和雨天(晴天是晴天,雨天是阴天)等等。曹操对此评论说:“正因阴阳四时制,才依天道而行刑”(《孙子十家注》卷一,数篇)。可见,军事胜败与阴阳更替密切相关。行军时注意阴阳的运用。孙武在《进行曲》中说:“凡军高邪,桂阳低阴,保健实用,军无疾病,谓之必胜。”“小山堤,必在杨和右退。此兵之利,亦是地之助也。”孙武认为,驻扎的部队应选择阳光充足、干燥的地方,避免阴凉潮湿的地方。由于营地背对着潮湿的地方,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堤防的地形上,首先要抓住向阳的一面,作为军队的主力或主翼支援。孙武把齐文化中的阴阳学说延伸到军事领域,是朴素辩证法的正确运用,是两点论的生动体现。

(二)永恒发展观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用了朴素辩证的发展观,指出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孙武把这些变化比喻为“无穷如天地,无穷如河海”(《势篇》)。他形容为“夫兵象水”“兵无恒势,水无常”。战争就像流水,永远处于动态之中。水没有固定的形式,战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总是在变化。他在《形势》中也指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军队的士气是“旺盛的,白天懒散的,士气低落的”(《军论》),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战争所需的物资和时间也在不断变化。“五行无常,四季无常;日短月死,生生世世。”总之,战争和与之相关的事物改变了一切。

战争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敌我矛盾斗争。为此,孙武认为,将领必须善于应对突发事件,根据敌情的变化来决定我们的变化。“受益于九变者,方知战;你不会得到九变的好处。虽然你知道地形,但你不能得到土地的好处。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益,不可为人所用。”(《九变》)一个指挥员只有根据千变万化的战局,才能促使战局向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敌人的方向转变。

孙吴还指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度”的问题。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限度的,度是事物发展的关节点。超过一定程度,事情就会走向反面。在谈到对小卒的爱时,他指出“小卒如婴儿,可以带着它去深溪;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一个棋子,这样你就可以和他一起死了。厚不能用,爱不能用,乱不能治,骄不能用。”(《地形学》)他强调对士卒的关怀和爱护,他们会赴汤蹈火;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变得养尊处优,后患无穷,就不能用于作战了。(三)普遍联系观

孙子对战争的分析不仅仅是关于战争,而是关于军事。而是从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战争现象和军事问题。

战争、军事和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孙武说:“善用兵者,耕护法也”(兴篇),这里所谓的“道”,就是“使民与上级一致”(吉篇);所谓“法”,就是加强法制,严格奖惩。由此可见,政治基础和民众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正符合军事记载中的说法“政治清明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总结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将其深化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战争、军事和经济密不可分。孙武曰:“任何用兵之法,皆是:驰千车,骑千车,带十万甲,食千里;内外开销,客人使用,胶漆材质,车甲赠送,日常开销都是几千块钱,然后十万的老师来抬。”他还说:“国穷则远师失,民穷则失远;近师者,贵卖,贵卖则民穷,民穷则山役。”(《战记》)可见一场战争对国家财力的消耗有多大!如何避免在战时过度消耗国力,使人民免受贫困之苦,是一个需要刻意解决的问题。

战争和军事都离不开外交。孙吴在谈到外交策略时说:“不知道诸侯的意图,就不能和他交朋友”(不知道诸侯的意图,就不能和他交朋友);“威胁敌人,就无法相处。”把军事力量加到敌人头上,可以让他无法得到同盟国诸侯的配合和协调。)“不要为天下之谊而战,不要为天下之力而撑,相信自己的私利,把威胁强加给敌人,那你的城就能拔,你的国就能毁。”不要争着和天下诸侯交朋友,也不要让哪个国家强大。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军力对准敌人,就能拿下它的城市,摧毁它的国家。)(《九处》)

(四)矛盾分析法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突出命题,就是强调矛盾分析法,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敌我形势,寻找克敌制胜的方法和措施。

《兵论》说:“兵争利,兵争危。”这意味着军事斗争有利有弊,将军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应对战争。

在《九变》中,孙吴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是一个故人的关心,会掺杂利益。利润杂,服务可信;害中杂,苦中可解。”这意味着一个明智的将军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会兼顾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把不利的方面考虑进去,事情就能顺利进行,在不利的情况下把有利的方面考虑进去,就能增强胜利的信心。因此,孙武在《战争论》中指出,“不完全知道用兵之害者,不能完全知道用兵之利。”

(5)促进矛盾转化。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进一步指出了矛盾双方按照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道理。他说:“敌人可以拼命,可以吃饱肚子饿肚子,可以灵活机动”(虚实篇)。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休息得好,就可以设法使其疲劳;敌人有足够的补给,可以尝试饿死它;敌人安全驻扎,可以使其移动。

《孙子兵法》对虚实的分析深刻而精辟。孙子曰:“以蟹投卵者,真假也。”(“形势”要求“避实击虚”“因形而谋,胜于众。”(《虚实篇》)我们改变自己的虚拟现实,敌人的虚拟现实,就有胜利的希望。

《孙子兵法》在分析取胜的客观条件时说:“胜不在己,而在敌”(兴篇)。因为敌人不犯错,就是敌人。他还说:“胜在知,而不为”(《兴篇》)。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不是靠主观愿望就能取得的,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上所述,《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丰富而深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为适应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激烈斗争的需要而出现。“国之要事,为崇而治”(《左传》卷十四《当公十三年》),即国之要事,为牺牲而战。因此,一些有识之士研究了“擒敌制胜”的军事理论。

孙吴生活在春秋末期。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和一个军事指挥官的家庭,所以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有机会获得军事文件和档案资料。春秋中后期,战争非常频繁。孙武总结了那些战争的经验和规律,并将其提升为军事理论,从而形成了十三章的巨著《孙子兵法》。

后来,孙武随父到了吴国,见到了吴王阖闾的谋士伍子胥。经吴推荐,孙武带着《孙子兵法》手稿面见吴王,受到吴王赏识,任命他为大将军。他以三万之兵打败了二十万的楚国。入郢,楚都(今湖北江陵北)。从此,吴国变得强大起来,并“北晋,著名诸侯”(《史记·孙子兵法·吴起列传》卷六十五)。此后,孙武辞去军职,隐居乡间,专门修订完善自己的兵法。

可见《孙子兵法》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所以对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学习《孙子兵法》哲学时,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确认和理解,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孙子兵法》虽然充满了精辟的哲学思想,但毕竟不是哲学专著。它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于对战争和军事的论述,仍然是简单的、无意识的。真正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成为成熟的哲学理论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学习和应用孙子兵法的哲学。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