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入茶,如何喝对健康无害?老中医教你喝对“小药茶”
越来越多的健康人士开始喜欢“代茶饮”。代茶饮又称凉茶,是选择一种或两种或几种中草药熬汤或用开水冲泡,然后代替茶叶慢慢饮用。
所谓药食同源,中医代表茶被更多人认可。喝一点凉茶对对症,对治病,对无病强身真的有好处。但是——喝酒有益健康防病,喝错气伤身!
药茶早就有了。
慈禧太后钟爱“神仙药茶”
其实在古代,茶本来就是用来“入药”的。在中国古代,吃茶的方式始于生吃鲜叶,咀嚼。后来发现茶是一种可以解毒的药材,就把它煮熟了吃了。大家都知道中药怎么煮。煮出来的茶味苦,古人称之为“苦茶[tú]”。所以茶最早是作为药茶的煎煮方法。
从汉代到中唐,在《茶经》之前,茶从最初的“药用”变成了“食用”。即放葱姜、橘皮、盐等。在茶中,或者甚至将它与米饭和蔬菜混合并烹饪。煮成粥,即所谓可煮成汤的“粥茶法”。
用壶和水壶把茶煮开,放在碗里喝。
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聪明(懒惰)的古人从“唐煮宋典”变成了烧水泡茶,明朝以后才以泡茶为主。
“药茶”可以说是茶最原始的样子。偏爱这种“原始茶”的名人是慈禧太后。
在清宫的原始医疗档案中,太极院的神医都喜欢用药茶来防治病人。慈禧太后的代茶饮方有八个记载:清热理气、清热化湿、清热养阴、清热止咳........................................................................................
中药代替了茶,
就泡点中草药?
这里爱用保温瓶泡东西的人开始沾沾自喜了——不愧是养生人。醒醒吧,改喝茶没那么简单,肯定是因人而异的。
我列举了一些经常泡在大家杯子里的“中草药”。先坐一下,看看你的“保健茶”是不是真的健康。
枸杞
药物温和,过度浸泡会引起上火,增加眼眦。此外,枸杞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泡茶前应咨询医生,血糖可适当控制后再饮用。
菊花
菊花能祛风清热、清肝明目,但性微寒,脾胃虚寒、腹泻者及孕妇不宜长期大量饮用。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肠鸣音等胃肠道反应一定要及时停药。
胖大海子
胖大海只适用于感冒热毒侵喉引起的声音嘶哑,对于声带小结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声音嘶哑用胖大海无效。胖大海性凉,即使是咽炎患者,也可以喝一两周胖大海茶。吃多了会损伤阳气,影响消化功能。
决明子
清肝明目,降压调脂,但决明子性寒,不适合脾胃虚寒,腹泻的患者。因为含有蒽醌衍生物,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引起结肠黑变病。一般每日最大用量为10g,避免长期使用。
还有一些常用于失眠的中草药,如玫瑰花、佛手等,经常使用具有理气作用的中药饮片。剂量要随着抑郁症证型的改善而逐渐减少,以免这些含有大量挥发油的理气中药耗气伤阴伤火,不利于睡眠。
老中医推荐,
一辈子离不开的保健茶
药食同源,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约束地吃中药或滥用中药。中医讲究一人一面代茶,用于症、人、药。在使用代茶饮之前,你需要区分症状和体质。如果只是无脑地“抄作业”,那就弄巧成拙了。
老中医推荐泡什么?我们不妨看一看。
#三种花茶#
饮用方法:三七花1g,玫瑰花2g,杭白菊3g,龙井茶4g,开水浸泡两次泡茶。
功效:三七花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滋补的作用;玫瑰花能疏肝解郁,调节情绪;杭菊花可以清肝明目,提神醒脑,降血压。三花茶有活血降压、疏肝解郁的功效。
注意事项:三花茶适合中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但不适合孕妇;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龙井、红茶、花茶、普洱茶除外。茶叶不要放太多,每天2~4克为宜;吃西药的时候,不要喝茶吃。
#姜盐豆茶#
饮用方法:熟黄豆或黑豆5~10片,姜粉、熟芝麻、绿茶适量,盐少许。先将茶叶放入瓦罐中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将盐和姜粉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倒入茶杯中,将炒好的豆子或芝麻撒在杯中。
功效:夏季可清热退烧,冬季可驱寒祛风,健脾开胃。茶是凉的,姜是热的,一寒一热,正好平补阴阳。
注意事项:豆类和芝麻能补充能量,生姜能活血通络散寒,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饮用。
要让代茶饮真正起到养生的作用,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配制,不宜常年喝一种茶。
最后提醒一下,有三种茶是不能喝的:清热茶、通便茶、减肥茶。喝中药代茶饮也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