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为什么要排毒护肝?
肝脏中有500多个生化反应,这么多的代谢活动主要是由肝脏中的数百种酶引起的。肝脏的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合成与储存:摄入的营养物质经胃和小肠消化吸收后,大部分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中进行“加工”,人体所需的许多重要物质通过肝细胞的作用合成,如血浆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球蛋白)、脂蛋白、糖原、胆固醇、胆盐等。同时,肝脏还储存糖原、维生素、铁等物质。
(2)胆汁的分泌:肝细胞可将血液中血红蛋白分解的不溶性胆红素代谢为可溶性胆红素,然后释放到血液中,经肾脏排出或释放到胆管,与胆盐和胆固醇形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其中,胆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3)解毒:肝脏能将吸收到体内的毒物或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并加速其排泄,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毒害,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4)防御功能:肝脏富含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清除血液中的异物,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造血功能:胚胎期,肝脏具有造血功能。正常成人肝脏没有参与造血,但仍有这种潜在能力。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肝脏可以恢复一定的造血功能。
如何养肝:
首先,注意休息,适量运动。
春天人容易犯困,肝病患者要根据身体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其实这种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肝脏的伤害特别大。
一般熬夜的人眼睛大多是红的,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如果长期这样,必然会伤肝。《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肝”,但春天要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流入肝脏的血液是站立时的7倍。通过肝脏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加速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要睡8小时;60岁以上老人7小时;8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睡8~9小时;生病的人可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餐不要太饱,睡前不要喝浓茶和咖啡。注意睡姿,弓着身子睡觉,右侧卧,睡眠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床舒适,有利于进入甜蜜的梦境。
虽然睡眠对肝脏有益,但并不是睡眠越多越好。如果肝功能指标可以接受,就要适度运动。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清晨、傍晚和节假日,你可以漫步草径,在河边的森林里舞拳弄剑,或者去郊外踏青,游山玩水,赏花唱歌,登高望远,身心融入大自然,无形中增强了身心健康。
其次,要注意加强饮食调节。
春天要多吃蔬菜和野菜,如黄豆芽、绿豆芽、香菜、春笋、生菜、菠菜、香椿、荠菜、芹菜、油菜、柳芽等。,既能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又能清热润燥,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排出。春季尽量避免吃油腻、生冷、粘稠的食物,以免伤肝伤脾。但为了补充蛋白质和优质蛋白质,可以早晚喝一杯牛奶,或者每天吃1-2个鸡蛋,有利于肝脏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