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五谷丰登

读书笔记片段

从现象上看,在秦始皇统治的前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战争。而秦朝灭六国的统一战争,一般是从秦始皇十七年石腾灭朝鲜开始的。这种分裂自有其原因。秦始皇元年到十六年的战争,还是传统的略攻城池的战争,即使规模大,也是以略攻城池为目的。直到灭韩战争开始,才真正成为灭国战争的目的。

秦始皇之前的十六年,尤其是秦始皇的三到四年,恰好是先秦以来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旱灾、蝗灾、瘟疫、饥荒集中爆发,六国惨,秦国也惨。但秦可以发动战争转移压力。但这种战争看似连胜,实则是以战养战,穷人吃的更穷。

蒙骜的主要地盘主要分布在河内、河外之地、黄河南北两岸和魏汉首都圈。魏晋资本圈本来就比较富裕。然而,十月(秦始皇四年),蝗虫从东方而来,遮天蔽日。世界是流行病。民中有千石,而为一等。这意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魏晋首都圈的庄稼被蝗虫洗劫一空,于是蝗虫西迁,扑向关中。这一年,魏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凌俊之死,另一件是魏安立之死。魏的经济低迷和政治转型有着巨大的缺陷。

于是,秦将军蒙骜于次年果断出兵,为魏国二十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设立东郡。战争打得如此顺利,不仅是因为秦国被蝗灾造成的饥荒所逼,也是因为魏汉被蝗灾弄得空虚。魏晋资本圈可以通过从其他边境郡县抽血来弥补亏空,但它最终还是弥补了秦郡县的亏空。过去我只说蒙骜从军事战略上完成了南北诸侯的划分。其实从经济角度来说,秦国沿河撕开了魏国首都圈北部的一大块,在这里部署了一支军队,也减少了大后方的吃饭口。

东郡之战引发了赵国对秦国的最后一次联合进攻。除了秦始皇元年,赵在晋阳与秦交战,其后魏或燕。在蝗灾肆虐,天下大疫的那一年,赵在李牧攻打燕国,拔出吴遂和方城。不管邯郸首都圈有没有受灾,反正赵是割燕国的肉来补充营养的。

赵还通过外交手段说服秦将被劫为人质的太子送回中国。新建立的秦国东郡位于南通魏,北接赵,东临齐。秦国介入已久,秦国不希望此时遭到魏国和赵国的夹击,所以和赵国关系好了一段时间。赵知道秦国的战略意图,想趁秦国在立足未稳之机,好好打击一下秦国。于是就有了这个联盟。

这个联盟的记录相当混乱。五国联军一度入侵关中,后来被秦反攻打败,夺取了部分领土。之前还是太忽略了粮食问题。这场战争和之前纵向进攻秦国的战争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攻秦之战,联军也不太缺粮草。特别是孟尝君组织齐、汉、魏三国之师,攻打秦谷关三年,几乎攻入关中腹地。那时候真的不缺钱不缺吃的。韩琦有钱,还有周王室、西周君、东周君来压榨。但这一次不同。周地成了秦国三川郡的根据地,盟军很难从这里得到补给。这就决定了战争的进程,不像以前一方可以退出,饥荒中杀出一条血路就靠一股子凶残。我推断秦军这次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现在看来,秦庄可能不得不把战场放在大陆,因为它的库存不像秦庄那样强劲。

事实上,赵在这次战败中并没有损失太多,转而割齐国的肉来补充营养。后来,他从魏那里得到了河内的大粮仓——野地。不巧的是,秦国先后爆发了成蛟之乱和大轮之乱,局势一度对赵国稍有利。为什么接下来秦和赵双雄打得最狠?说白了,此时的赵国不仅是山东第一强国,也是第一轮自然灾害下损失不那么严重的国家。赵试图从燕、齐、魏来弥补。就像秦国一样,赵国靠打仗支撑战争,穷人吃的更穷。

从秦始皇元年到秦始皇十年,这期间很多军阀混战都是被接连不断的天灾逼的。秦和赵双雄都是赢家,其他国家大多倒霉被抢。南方的楚国稍好,受黄河流域灾情影响较小。但是,秦国有一个六国没有的关键原因——郑国渠。

始为阴谋,但基于关中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秦不得不修之。关中平原富饶,但渭北盐碱地限制了它的潜力。都江堰盛产蜀县,却被巍峨的秦岭阻隔。把成都平原的大量粮食运到中原战场并不容易(因为在下游,运到长江流域极其方便),不是长久之计。郑国渠终于建成,秦国内部的政治矛盾和经济弊端得到了解决。这一阶段的秦国与以往不同,粮食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秦国接下来的举动,将会进一步拉大自己与六国在物流实力上的差距。

秦始皇十一年,王建、桓坤、与叶交战。赵从魏那里得到了土地,短短几年间,他的收入增加了很多。王建在此攻陷,秦国从此得以在他的土地上拥有数十万将士,直接威胁到赵国和邯郸的首都圈。这个变量使得两国综合实力此消彼长。秦国河内的军队,不再依靠关中运粮,可以就近取粮。也就是说,关中大后方、河东县、三川县、董军县、上党县等周边边境县的运输压力大大减轻,有利于经济复苏。

秦始皇改变灭国的战争目标,是因为物质基础还可以,六国正好有自己的缺陷,有机会灭国。

秦灭六国,韩灭时有“大饥”,赵灭时有“大饥”,后一个词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几点值得注意。

1.朝鲜灭亡时期的大饥荒,很可能是因为原始史料记载中提到的“地震”,即地震造成的减产。

2.大饥荒灭赵的时候,有一个背景是赵本身遭遇了大地震,而且是大饥荒(真倒霉,这次抢不起焉耆)。秦国灭了赵国之后,拿了这个要约不可能饿肚子。

3.王建灭赵的方法是烧钱耗粮的相持法,后勤能力不足玩不起。“饥民”在长平之战中只能坚持46天。秦赵之战,双方投入了数十万兵力,相持了一年多。

此事会造成战后巨大的饥荒,但不建议从饥民捕食的角度来看秦灭赵的动机。正是因为赵穷,秦才想打落水狗。秦国不但买不起粮食,反而要灭了赵国来养活自己。秦国灭六国不是靠游牧民族的战斗来支撑战争,仍然是农业民族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此之前,七侠都在抗贫打砸抢的时候,比如邯郸之战后秦昭王的最后几年,都是选择了休战来支持人民。饥民组成军队连续作战不是战国的套路,而是黄巾之风。

这六个国家能够在失去教师和土地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并且由于它们健全的组织,它们的经济基础能够得到恢复。这次没有,主要是因为大灾难时经济先垮了,这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六国还富(多年不战只积小千千的齐国是个例外)。在郑国渠和都江堰的加持下,秦始皇获得了勇气和胃口,乘人之危搞并购。但是,秦吃得太多,消化不良,背上负担很重。

秦朝搞建设,财政支出充足。岭南和长城沿线的三郡就不用说了。就连东亭县乾陵县这样的小县城,也是靠从外地进口粮草维持生计。所以六国徭役重,各首都圈失去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要向海关转交赋税。所以秦地的粮米要用于各种大工程、大项目、大开支,米价猛涨。

其实,从出土秦简和传世文献中记载的几组粮价数据,可以从侧面了解秦国/秦朝不同时期的粮食生产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资料可供参考和比较。

如果没有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中过于惨烈的损失,战国七雄的经济韧性其实还是不错的,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休息几年通常足以再打一场大仗。尤其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几个富县的实力加起来,相当于战国初期一个“公”的大小。

邯郸之战后,秦国元气大伤,但没过几年,秦国的赵浩棋就在晚年复兴为秦庄王项。当然,一个重要原因是李冰在此期间修建了都江堰。长平之战,都江堰和郑国渠缺席。

从战国到秦汉,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就是那些。到了战国末期,大部分都被秦国拥有了。即使排除秦国牛耕更普及、水利工程技术更发达等因素,至少还能维持原有的粮食生产能力。战国七雄的经济实力是在变化的,因为土地和劳动力的归属发生了变化。(可惜没有更详细的秦朝税收统计。秦制度根据土地肥力和实际耕种田地的多少划分不同的税率。高产田的税率高于低产田。这可以从老秦和老六县粮食生产水平的侧面来计算)

说多了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概而论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