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的夏日魔术
这不禁让人好奇。在古代,没有空调和风扇。人们是如何度过夏天的?
如果你也有兴趣,那就跟着诗来揭秘古代的夏日魔术吧。
翻翻史书,你会发现古人讲究“宜四时,宜寒热”。
那么怎么做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
一、调整心态——所谓“心安自然凉。”
《黄帝内经·苏文·四齐调神》记载:“夏三月三,此秀甚美。天地相融,万物绚烂。我晚上躺下,早起。我对太阳贪得无厌,这样我的野心就不会被激怒,华蓥就成了作秀,这样我的愤怒就有了发泄。如果我在外面爱它,这个夏天应该是成长的方式。”
不难看出,这段话的核心是“让你的头脑不生气”,也就是说,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轻易生气。生气只会伤肝,让你燥热。
《内经》中的这句话,也是后人避暑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点说就是“淡定自然爽”。
元代养生专家丘处机在《论取养生》中说:夏季“调气涤心更宜,常似心中冰雪,心中热少;不能为了热而热,还能更热。”说白了,就是要调整心态,培养修养,坦然自然。
二、遮天蔽日——“大树下乘凉真好”
第一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估计很多人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就连唐代大文豪柳宗元也直言自己做不到。
你想问我怎么知道的吗?有诗为证。他在《苦夏夜登西楼》诗中写道:“若不是大妈出手,不如清静快活。”用大白话说,我真的不可能用“心安理得”来战胜炎热。
既然调整不了自己的心,怎么办?
别急,古人很聪明,改变不了内在,那就用改变外在环境的方法来避暑吧。
于是就有了“乘凉”的说法,也叫“乘凉”。
那么如何乘凉呢?
其实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选择,但遮阳(避免阳光直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常见的方法。
连的《四季享乐录》中记载了许多古人的“夏趣闻”,“夏凉亭”中谈到了当时京城百姓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年夏季在凉亭中打一个锦结,设一座为夏会。"
“夏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酷党”,在宋代还是很流行的。
据宋梦元《东京梦录》卷八《大街小巷杂卖》,北宋时“人皆最重,六月无季,故常有风亭水榭,高楼冰盘雪槛,浮瓜重梅,流杯沼泽,新荷花,远则可吟,打发黄昏。”
不过我觉得“夏会”应该是古代“富人”纳凉的一种方式。
大多数人在树下搭一个简单的凉棚,或者去洞穴和其他凉爽、低温的地方避暑。
所以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古人夏天的经验总结。
小时候,每到盛夏回老家,人们都搬出凉床睡在院子里,城里人则选择睡在房顶上。大家边数星星边聊天,就这样慢慢睡着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有了基本的天文知识储备,认识了北斗七星,看到了牛郎织女,或者亲眼目睹了一场流星雨...
三、“近水之夏”——乘游船赏荷
“近水楼台先得月”是现代人避暑纳凉的首选之一。夏天,我们都喜欢去海边或游泳池游泳或游泳,古人也不例外。
古代南方人最亲水,比如明清苏州人,喜欢乘凉。清古鲁《贾青录》中“乘风降温”一文说:“凉,谓乘风降温。或泊万年徐门桥口,或虎丘越洋边,或多样性林宫梵文水窗冰亭,随意徜徉……”
据南宋吴梦卷四《六月》一文记载,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去西湖乘凉的习俗:“是日湖里的画舫,皆近堤,乘凉避暑。”
古人在水边乘凉,往往与赏荷结合在一起,“夏赏荷”是古人度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泛西湖夜话》中所描述的:“水茫茫,荷花一夜开。”到了明朝,苏州是夏天最受欢迎的赏荷地,超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作为荷花的生日,乘船赏荷是最壮观的一天。据陆《荷花荡》一文记载,荷花生日,“船上画着小鼓,荷花荡在汾门外,看荷花乘凉。”
另外,古人亲水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泡”也是一种乘凉的习俗:三伏天要在河里洗冷水澡,祛除暑热和有毒物质,以减少疖子和发烧。东晋方士葛洪,以“浸”最为著名。《四季》的《下水避暑》一文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次喝醉,夏天热,就下到深水里去,第八天就出去了,好把气淹死。”
说完古人“适寒暑”的方法或境界,再来说说古代纳凉的具体对象和观念。
(1)风扇
古代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为竹制。古人称之为“抖风”、“凉友”。有钱人会买丝绸做的扇子,容易摇;文人再在扇子上作诗作画,很有意思;达官贵人可以在炎炎夏日享受仆人带来的“人造风扇”的舒适。
《红楼梦》里有个晴雯撕粉丝的经典“情节”,不能不让人心疼这些粉丝。我很想对晴雯说:“我们能不能不要这么任性?你就不能可怜一个没有粉丝的人,至少给我两个?别担心,我不会撕的。我会把它当作传家宝。”
(2)建造凉亭、凉棚等。
在古代中国,人们也喜欢在夏天为他们的房子建造凉亭。
凉棚的制作很有创意:以竹子为骨架,凉席为屋顶,在屋檐或院子上搭一个很高的遮阳棚,遮住屋顶和院子,防止夏天的阳光直射到墙上,这样外墙就不容易打通,院子里的地面也不会很快热起来。
但是遮阳也有一个缺点:影响采光。所以古人发明了活动棚顶:将整个凉席剪成许多长方形的小块,每块凉席的边缘用一根长绳系住。阳光最差的时候,席子完全被遮住了。早上或晚上轻轻一拉绳子,凉席就自动打开了,轻爽的空气都能进来。我不禁惊叹它精致的设计,有点像现代帐篷的效果,灵活方便,非常人性化。
明代郜琏曾在《尊圣八灯》中描述:“霍都山庄一厅七井,皆刻有缕缕青烟,夏日坐于井上,十分清凉。”凉亭的制作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巧妙利用了地理优势。
后来又有亭台楼阁、回廊等设计,大概都是为了夏天避暑,其他时候避雨雪。
(3)瓷枕
瓷枕是枕头的一种,是中国古代瓷器中最受欢迎的款式之一。枕上用彩釉绘成美丽的图画或刻有诗词。最早烧于隋朝,唐以后开始流行。
瓷枕表面是蓝釉,冰冷透明。睡觉时是“半窗千里,一枕清风”。李清照名篇《醉花吟》中有一句“节亦重阳节,玉枕纱阁三更凉。”这里的玉枕是一种青花釉瓷枕。
但是我觉得这个瓷枕很酷,但是是不是有点硬?也许古人习惯睡硬枕头,现在我们习惯睡软舒适的枕头,估计也受不了给个瓷枕头。
(4)颐和园
在古代,皇帝为了避暑,专门修建了一些宫殿,方便他在夏天居住,称为“颐和园”。
康熙皇帝北巡时,发现承德是个地形好、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地方,而且直达清朝的发源地——北方。它是通往满清皇帝故乡的门户,也是俯瞰关外,控制蒙古各部的门户。后来,这里建起了避暑山庄。
清朝的许多皇帝离开他们的宫殿去度暑假。当他们到达盛夏之时时,他们会离开紫禁城,去承德避暑山庄或圆明园“度假”。在《《甄嬛传》》的一集里,雍正帝带着他的嫔妃们去圆明园避暑。
据说圆明园里藏着一个谜。能工巧匠在花园里安装了一套机器设备。这套机械设备被称为“水明色”。它以水力为动力,可以吹空气降温,性能和今天的电风扇差不多。试想一下,这么大一套设备,在盛夏送来一阵凉风,岂不是快!但是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破坏了,考不上了。真的很遗憾。
(5)使用冰块
先秦时代,古人用天然冰块冷藏、保鲜食物或制作冷饮。
一般来说,政府在第一个冬天把大量的天然冰雪储存在冰库里,等到第二年夏天到来的时候,再从冰库里取出冰或雪放在客厅里,就成了“冰盘”。冰雪融化时不断散发出寒意,制冷效果不逊于今天的空调。
皇室也会给身边的人送冰块,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享用。只有相当于高级干部的人才能拿到,也就是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没有资格在夏天用冰块。
在《甄嬛传》,有很多用冰块降温的场景。在电视中,冰块被放在大容器中,这使得大厅凉爽舒适。
在甄嬛因怀孕而受到惩罚的那一集,皇妃娘娘旁边有冰块。否则,她怎么会有心情冒着酷暑,看着甄嬛被罚下跪呢?如果没有办法躲过夏天,她早就中暑了。
但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富人避暑的一种方式。毕竟在古代保存冰块是极其困难的。
(六)吃西瓜,喝冰水等饮料。
自南北朝以来,人们就制作汤饼来避暑。到了宋代,可以避暑的食物越来越多,比如西瓜、绿豆汤、银苗菜等。其中宋代诗人方回写诗说:“西瓜足以解渴,劈开青瑶皮。”
据说南宋时期,街上卖的冷饮有十多种: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姜茶水、杨梅沙巴特、香糖沙巴特、木瓜沙巴特、五味沙巴特、雪泡缩皮饮、杏酥饮、紫苏饮、祥子饮、梅花酒、肥皂水、多肉等。
在古代,也有不同等级的饮料。根据老人在西湖的无数胜绩记载,“药冰水”是当时土豪富二代们经常喝的夏季饮品。会不会有点像今天的“加多宝”或“王老吉”之类的凉茶味道?
(7)空调井
据说曹操修建大型冷库“冰井台”,通过挖深井来收集冷空气,即在大厅或有需要的房间挖一口深井,盖上盖子,在盖子上钻孔,夏天冷空气从下面出来,冬天暖气上来,保证大厅温度相对稳定宜人。
(8)青铜冰导
青铜冰鉴是中国战国时期发明的“原始冰箱”。简是一种大盆,早期是用陶器制作的。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剑开始流行。使用时,放一个装满饮料或食物的容器在里面,盖上盖子。很快,一种“冷饮”就可以制成了。
冰导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精致科学。每当酷暑来临,就可以取下捕虫器,把冰块放在盒子里,把水果或饮料放在冰上,随时使用。冰水不会腐蚀木箱,会从底部的小孔渗出。
(9)木制冰箱
天然冰制冷的木制冰箱在清代宫廷中广泛使用,当时称为“冰桶”、“洋桶”,由古代的冰容器——“冰导”演变而来。
由红木、紫檀木、柏树等材料制成。在你的脚下垫上泥,以防潮湿。这种宫廷“冰箱”与现有冰箱相比过于简单,但结构合理,耐用实用。
由于木质冰箱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主要局限于皇宫和上层权贵之家,所以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为古人的创造力而自豪!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就连这种不起眼的暑假方法也充满了智慧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