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的劳动使我活了一百多岁。

三国时期医学家华佗说:“运动时,谷气易消,气血通畅,就不会得病。”

唐朝的孙思邈在《钱进坊》中写道:“养生之道,总是少劳多得,但大劳大能,却是耳听为虚。且流水不腐,家不尴尬,故亦因其动。”

陕西省三原县乡中山村有一个叫刘的114岁老人。100的年纪,还能下地干活,可谓“老人健康”。现在,他的儿孙们都不让他工作了,但他身体依然很好,能自理,饮食正常,听力和记忆力都很好,能给来访者讲自己的经历,能幽默地讲故事。

老人家五代同堂,儿子儿媳孙媳妇对他都很孝顺。政府每月给他一笔老年津贴。当被问及刘的长寿经历时,他说:“我不能闲着。我一生都在干农活。劳动让我活了一百多年。”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且使人锻炼身体,增长智慧,延年益寿。自古以来,劳动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健康和道德的源泉。

明代王采传的《定真秘笈》中,有一节名为“真健铭”。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欲努力,百病不可达”,这不仅是一句健康格言,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

坚持适当的体力劳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1,规律劳动,可以强身健体,防老。四体勤,五脏气血充盈,肌肉丰满结实,关节活动灵活,脉象通畅,所以动作敏捷,反应迅速。也就是所谓的“动则不褪,用则不退。”体力劳动有锻炼身体、疏通气血、活动筋骨、调节精神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器官组织都会衰老,但衰老的速度和程度与每个人的“运”和“用”有关。经常体力劳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而且肌肉的弹性和张力也会增加,变得丰满有力。劳动和运动一样,还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疏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定期劳动,可以锻炼筋骨,使身体健全、坚实、有力。实践证明,经常工作的人,因为一定的运动量,增加了肌肉的需氧量,防止或减缓了肌肉的生理性萎缩时间,延缓了肌肉酸痛、关节僵硬、行动不灵、骨骼脆弱等衰老现象。从而肌肉强健,关节活动灵活,心肺功能提高,生命机能得到加强和激活,为长寿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劳动可以增强人的智慧。人们在生产斗争实践中,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此外,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大脑和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维持在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精力充沛。

4.劳动可以让人快乐,让人感觉舒服。在生产劳动中,虽然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但创造出来的成果是甜蜜的,使人对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乐观向上,斗志旺盛。

为了提高保健功效,中老年人在做劳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劳动保持身体健康。《养生延寿录》说:“人体欲功,如户枢,则不死。”在对我国众多百岁老人的调查中,规律劳动似乎是每一位长寿老人的共同特征,值得关注。这也是“感动不坏”这句名言的最好佐证。

劳动和保健应该永远是一点劳动。当你筋疲力尽的时候,你应该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来工作。年老体弱的人大多气血虚弱。如果他们像普通人一样干体力活,往往会精疲力尽。但是,只要适度掌握,不要让身体太累,尽可能经常做一些工作,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工作和健康应该与休息相结合。《抱朴子》云:“养生以不伤为基。”工作也要量力而行,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不能强求。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宜暂时避开;长期劳动要适当休息,否则会逐渐降低劳动能力,使动作不协调,精神得不到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