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制宜的养生原则
春季(立春至谷雨)气候变化较大,从冬季到春季,人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气候的能力较弱,流行性疾病较多,特别是气血虚弱、痰湿脾虚体质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感染疾病。此外,春季肝旺,生气等情绪容易刺激伤肝,部分冠心病患者病情容易恶化,肝阳上亢者特别容易头痛头晕,这也是中医早就指出“百病在头”的原因。另外,由于春季少阳胆汁上升,春季容易感冒。如果治疗不当,防护不力,往往会导致肝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传染病。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溃疡等也容易在春季发作。
春季饮食宜平淡,重在滋补肝脾。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在春季时令,宜吃辛辣温升的食物,少吃寒黏之物,以免伤脾胃,故春季宜多食甜食,少食酸味食物。此外,辛甘助春阳之品,如葱、姜、韭菜、蒜苗等微辛辣食物,对人体的春阳生发非常有益。
在日常生活方面,经典中有一句话:“春天要早睡早起”。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适当运动释放自己的“健康”并注意运动的温暖以适应春天。并让身心感到舒适活泼,让身体适应春天的空气。生活中要注意心情愉快,避免生气,要有不杀不夺,奖而不罚的思想,这样才能保持肝气的正常生长和调节。整个春天,人体的经络和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上述脏腑有旧疾,春季可能复发。可以通过运动、养生锻炼强身健体,达到疏肝健脾、通经活络、消积化滞的作用。
二、夏季养生原则——益气养心,清热祛湿
夏季(从长夏到大夏)是阳气最高的季节,气候炎热,生机勃勃。此时正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为外,阴气为内,血液循环相应旺盛,活跃于体表。夏天非常炎热多雨,无论是热还是湿,都会伤人致病。夏季感冒(俗称“热感冒”)、中暑、空调病都是夏季的易感疾病。尤其是对于肺脾两虚、痰湿脾虚的人,更是首当其冲。
夏天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盛夏宜吃清热食物,如西瓜、苦瓜、鲜桃、草莓、番茄、绿豆、黄瓜等。可以多吃一些能补阳生津的食物,但要平和微凉,忌油腻温热之品,如鸽肉、黑豆、木耳、五味子、玉竹、冬虫夏草等。另外,夏天脾胃最脆弱,尤其是长夏,要经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产品,如白扁豆、山药、莲子、糯米、太子参、白术、甘草等。
在日常生活方面,经典中有一句话:“夏日当夜,躺下早起”。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在心理保健方面,我们要心平气和,开开心心,心胸宽广,让心灵得到滋养。此外,在夏季,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应进行适当的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操、广播操、慢跑、散步等。适度运动,不要过度疲劳。
三、秋季养生原则——润燥、益肺、调理心脾。
秋季(立秋至初霜),气候由热转冷,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常称为“秋燥”,如口干、尿少、大便干燥、鼻塞、咳嗽等症状。还有很多人由于鼻粘膜不适应冷空气的刺激,尤其是气阴两虚、肺燥津亏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咳嗽。
祖国医学认为,秋季以燥为主气,易伤其津液。所以有“秋之润物”的养生理论,主张饮食调理对抗“燥”。因此,秋季宜多饮滋阴润燥的汤。梨、甘蔗、柚子、枇杷都是润肺的佳品。除了以润燥为食补为主要原则外,减辛增酸滋养肝气也是其大法。秋天金黄,味道刺鼻。此时肺气充盈,不宜暴食辣味,以防肝气受损。但是这里要注意,不要以为秋季当季的新鲜水果就可以滋润,适合所有人,还要结合根据体质选择饮食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方面,经典中有这样一句话:“秋天要早卧早起”。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比如秋季慢跑,是最适合中青年人的运动。慢跑可以增强呼吸功能和心肌功能,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慢跑量过小,并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慢跑量大的话,对身心都是有害的。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太极拳、养生功等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
四、冬季养生原则——健脾补肾,藏精。
冬天(立冬——大寒)是自然界万物封闭的季节。冬天,人的阳气藏在体内。因此,冬季养生应以健脾补肾、藏精为原则,对于阳虚、肝肾阴虚的人尤为重要。谨防外邪扰乱体内藏阳,患风寒感冒。尤其是冬天,感冒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加重其他疾病,如慢性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等。,所以一般人群和易发人群要相当注意。
冬季至日过后,殷琦开始消退,杨琪逐渐上升。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无论是食疗还是药补,都容易发挥其作用。说到冬季进补,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食补,一类是药补。先说食补。冬天吃粥是一种经济健康的食疗方法。一般来说,冬天煮粥一般用大米,大米味甘、性平,而其他大米,如小米、小米、薏米味甘、微寒,所以冬天吃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气、补脾虚、强筋骨、调五脏的功效。除了大米粥,山药粥是补肾健脾的佳品。栗子粥对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或疼痛有明显效果;芝麻粥能起到益肠、补肺益气、益肾强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