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什么会脱皮?
水泥混凝土板损坏的原因:
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通常发生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结合部和软土地基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侧向不均匀沉降或板下支撑不均匀造成的,特别是路堤经过局部凹陷时,如果路堤两侧没有有效排水,设施和路堤两侧就会产生水,水不仅会渗入地基,还会渗入路堤下部。在边缘土层中,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路堤上缘的土层也变湿。由于路堤边缘的土层密实度比中间部分差,一旦边缘的土层变湿,边缘的土体就会固结变形,路堤侧向沉降不均匀。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久而久之,路面会出现纵向裂缝,半填半挖段的路基处理不好,也会导致中间道路出现纵向裂缝。此外,有些高速公路采用先填超车道和主车道,填半幅路基以保持路线通过,再填其余的方法。用大型滑模机械摊铺时,由于速度较高,振捣棒不能充分振捣,也会产生纵向裂缝。
2.横向斜裂缝
路面横向和斜向裂缝通常发生在①填挖交叉段、②新老路基交叉段、③土质地基密度不同的部位、④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的连接处、⑤软弱地基、⑤沉陷黄土等特殊地段。原因是土基强度不足或不均匀,以及混凝土浇筑后。割缝较晚,由于板底各截面摩擦系数不同,很可能在割缝前混合板就收缩,拉应力和温度应力集中,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拉应力。③温差大,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昼夜温差大,一般在7-8℃,最高可达12℃。混凝土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外界温度的敏感性也有较大差异,一般在10℃左右,由于温度的影响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④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的水泥都是以建筑指标为准,但至今没有带道路指标的水泥,只能用添加剂缓凝,材料指标不稳定。⑤人工施工过程中,振捣棒应呈梅花状插入。一段插入过多,该段浆体过多,骨料分层集中,使下沉骨料集中,浆体含量少,收缩值小,上层浆体少,收缩值大。这部分容易断裂。⑥真空吸水搭接缝处理不合理,导致混凝土板内含水量分布不均匀,中间部分已达到塑性强度,而边缘仍处于弹性柔软状态,使搭接缝也容易断裂,⑦养护不及时,或因路面纵坡出现养护空白段,使强度降低,可出现裂缝。⑧由于连续施工,半幅施工,当混凝土以塑性强度浇筑时,由于旁边重型车辆行驶引起的振动,混凝土板可能出现裂缝。⑨施工时,两车相遇时没有特别注意,振动不密实,蜂窝多,从而形成强度较弱的断面,断面上容易出现裂缝。⑩当路线纵坡超过20%时,应尽量以上坡作为施工方向,下坡施工也会因滑塌而出现裂缝。⑾由于施工中养护不及时,出现收缩裂缝,裂缝窄、短、浅。虽然一般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但会降低路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加剧混凝土的风化,影响使用寿命。
3.角落掉落
由于胀缩或填缝料选择不当,或填缝料失效,造成路面表层水不沿接缝渗漏,特别是板下基层排水不畅,或基层材料中细料过多,基层材料抗冲刷能力差。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真空吸力会在转角处产生泥浆,冲刷板底,造成板角应力集中,导致路面板掉角,路面板接缝传力能力差。为了使边角容易振捣,蜂面少,专门使用了一些粗骨料少的混凝土,振捣时间较长,造成表面水泥浆过多,骨料下沉集中分层离析,降低了其抗折强度。另一方面,由于振动密度低,边角侧面有蜂窝坑。这两种情况,轮子做出来都容易掉角。
4.交叉裂缝和破碎的板材
十字裂缝和断板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种严重破坏形式,对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很大影响。道路运输超载严重、路面板厚度不足或强度低、板底基层松散或强度不足、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高、路基液化等都可能导致路面板出现十字裂缝或断板。此外,当路面出现纵、横、斜裂缝等各种裂缝时,如果养护不及时,路面水沿裂缝进入基层或路基,导致基层和路基被浸泡软化。在重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裂缝会进一步扩大,以此类推,久而久之,路面就会产生十字裂缝,甚至断裂。
5、孔洞
混凝土路面表面出现裂缝、孔洞,主要是施工质量不好,或混凝土材料中夹杂枯木纸、泥叶,春季施工时水中夹杂冰块等原因造成的。
6、磨损层局部脱落
磨损层部分脱落,产生暴露的凹坑。原因有:①行驶在路面上的一些车辆机械的金属硬轮和硬石头碰撞、摩擦路面,造成损坏;②施工中,由于缓凝剂级配不合理或指标不稳定,凝结时间超过初凝时间,造成表面强度损失。(3)施工中,振捣后混凝土板不够厚。为了省事,只拌砂浆找平,或者推压碾压形成一层砂浆。这个地方不仅造成表面水灰比不均匀,在车轮的反复作用下,还会出现裂缝,甚至起皮、裸露。如果水泥的稳定性差,就容易有麻面。
关节损坏的原因:
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病害种类繁多。接缝病害和破坏的形式和影响范围主要有:接缝挤压、起拱、唧泥和板底脱空、错台、接缝填料流失和脱落。和其他疾病。
1,接头压碎
接缝压碎是指在接缝或裂缝附近约50CM的宽度范围内,裂缝或混凝土碎片没有扩展到板的整个厚度。接缝压坏主要是由于接缝施工不当(包括接缝板不垂直,传力杆和拉杆布置不当),或由于接缝填料、起皮、挤压、老化等原因造成硬石堵塞接缝。当混凝土膨胀时,混凝土板的上部产生集中抗压强度,超过混凝土的抗力。板被剪切压坏,接缝两端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由于传力杆的作用,混凝土板也会断裂。但这种情况一般在普通路段很少见,多发生在结构物连接处。此外,板边缘混凝土振捣密度低,强度降低,或接缝渗水后,基层和路基软弱泥泞,导致板底沿接缝边缘小范围脱落。在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
2.拱门
混凝土板伸缩缝间距较长,前1 ~ 2年混凝土板膨胀不明显。发生收缩时,板缝会因填缝料失效而陷入泥土或石块中。另外,如果养护不及时清理,板缝会因热胀冷缩而年复一年地膨胀,导致混凝土板膨胀时产生的压力大于基层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摩擦力。但在不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由于板的伸长,会与真正的接缝相邻,两块板会向上拱起。有的伸缩缝拱起,落下后板块断裂,重叠后多达17 cm。据不完全调查,春秋两季气温较低时,混凝土路面因膨胀较大,更容易起拱。我市混凝土路面起拱病害已使用六年。
3、泵送泥浆和板底空隙
翻浆和板底脱空病害是指板的接缝裂缝或边缘下的细粒基材被渗透,粘在板底的压力水从接缝或边缘被抽出,造成板底面与板顶面之间局部脱空。产生唧泥的主要原因是接缝密封胶失效,接缝传荷能力差,重荷载反复作用。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时,如路面横坡设置不当或路基排水不畅。当路基路面被水浸泡后,路面也会产生翻浆现象,进而出现板底空鼓;此外,由于基层材料局部疏松,路基土压实不均匀或基层不均匀沉降也会导致底板脱空。
4.错误的频道
这有很多原因。比如①当伸缩缝的下接缝板与上接缝不对齐,或者接缝不垂直时,接缝旁边的两块板在伸缩挤压过程中会上下移动,造成错台。②因为水的渗透,基层会变软。③传力杆布置不合理会降低传力效果,导致错台。④当基面交通量或承载力在各横框中分布不均,各横框沉降不一致,或路基填料土质不均,地下水位高,碾压不均匀时。
5.填充材料的损失和损耗
在填缝料失效和车轮振动的作用下,填缝料会被挤出并被车轮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