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心理健康概念——中医心理学

1946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力、情绪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矛盾的范围内,个体的心理状态向最佳状态发展。”中医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乐天懂得生活,享受生活。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才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贡献社会。只有享受生活的意义,你才能健康长寿。

2.自强不息,德行天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这教导人们把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

4.体谅包容。需要一个开放的心灵和一颗善良仁爱的心也是健康人格的标志。

5.善待他人,帮助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6.人与自然、身心和谐。“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是中医的基本学术思想。保持心理健康,既要强调身体不受痛苦,又要注意身心(即形神)的和谐,做到“形神合一,一生一世”。

那么,中医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什么?通过对临床实践的学习、思考和观察,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乐天懂得生活,享受生活。

“周易?系词上:“乐天知命,所以不忧。“意思是你乐于遵从上天的安排,知道自己生命的极限,所以可以不烦恼。【3】人的一生来之不易,亏欠父母,受尽天地之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乐于了解生活,享受生活。美国学者A.M.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1]能够接纳自己,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知之明,确定自己现实的人生目标。

世界上每个人都想健康长寿,但其实刻意追求长寿的人未必真的能如愿以偿。纵观历代帝王,都是为了享受人间繁华而追求长生不老,于是到处寻找长生不老药,然后又有多少人“比南山长寿”呢?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贡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能健康长寿。许多伟人、科学家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为之而生,为之而死,既体现了生命的价值,也经常登录到生命领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自律和社会承诺

“周易?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生活的乐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与自我控制有关。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对未来总是充满自信,不断自强,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向着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努力进取,即使遇到挫折或屡败屡战,也坚持不懈。

“周易?坤:“坤挑重担。“所谓德载,是指道德醇厚,足以载道。中国传统养生强调的是以道德修养来陶冶性情,陶冶情操。比如孔子主张要有德,“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智者乐之,仁者长寿”。《内经》有明确的戒律“节操不危”。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948世界卫生协会提出,健康的概念还应该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应该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良好状态."[2]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愉悦超越了利他活动所带来的生理痛苦或心理痛苦,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人的欲望很难完全得到满足,这是人的同一个心理特点。想要填补空白,往往是苦恼的根源之一。【1】世俗的欲望是人的本性。节欲养神是中国古代养生者的常识。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倡“清静”、“少私欲”,要求达到“虚静”的境地。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强调“虚静,持神以静。”《内经》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淡泊虚无,顺从真气”,“色欲不能满足眼,色欲不能迷惑心”等思想。诸葛亮的座右铭是“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静,不遥远”。这些记录体现了古代保健医生的智慧和经验。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并不是提倡消极隐居、无为而治、及时行乐,而是教导人们把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抵制各种诱惑,积极面对生活,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

看开点,宽容点。

心理健康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和谐是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开展各种活动的心理基础。[2]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和谐表现在随遇而安,宽容待人。

所谓心平气和,孔疏:“都说动有其常情。”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件。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冷静沉着地处理事情,是在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控制下的情绪和意志行为的集中表现。比如,在名誉、地位、利益面前,可以“退而不进,让三分从容”;面对灾难、失败、事故,能沉着冷静,处理自如;面对烦恼和痛苦,像古人一样“古今多少事,多付笑料”,等等。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应对各种心理创伤的康复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包容他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善良的心灵,这也是健康人格的标志。宽容他人,不仅可以化解生活、工作、家庭中的各种矛盾和人际冲突,还可以建立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有利于提高生活情趣和工作学习效率,实现良好的社会功能。

善待他人,以帮助他人为乐。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古代圣贤说:“尊重别人的人,也会永远尊重别人;爱别人的人会永远爱别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恰当地认同他人,承认他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善待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爱与恨,快乐与烦恼。看到别人的成功,带着同样的喜悦,祝贺;看到别人的不幸,怀着同情心,伸出温暖的手,帮助别人。以积极的心态与人相处,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和谐相处,不计个人恩怨,真诚热情,理性大方,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人与自然、身心和谐。

“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是中医的基本学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形神(身心)的协调是保证健康的关键,心理健康也离不开上述原则。

中医认为,人不仅是生物人,也是自然人和社会人。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内经》云:“天地有大纪,人当神奇。”为了保持心理健康,人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保持和谐。现代心理学把“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的首要指标,与中医的观点类似。

《内经》有“四气调神”的专著,强调及时调神养生的原则。比如春天,人的情绪必须适应万物生机勃勃的天气,“要使之活起来”;夏天,人的情绪要适应旺气,“使志生气”;秋天,人的情绪要适应万物有定的气候,“使心灵平和”;冬天,人的情绪要适应万物都藏起来的天气,“使意志藏起来。”人的情绪(心理)活动只有适应春夏秋冬储藏,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至于身心关系,源于先秦时期“形神合一”的哲学思想。张介宾有句名言“形式是神的身体,形式为神所用”,“没有神,形式不能活,没有形式,神也不能活”。身心关系的本质是“形神合一”,身心关系是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所以心理健康必须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保持心理健康,就要强调身体不受痛苦,要注意身心(即形与神)的和谐,做到“形与神俱在,终其一生。”

总之,中医的心理健康观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学术思想的精华和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概括起来,它有以下特点:

(1)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同一性和协调性;

(2)强调心理与生理的和谐;

③关注道德修养的状态和水平;

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代哲学和道德风范密不可分。

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