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谈论健康,那么健康是什么意思呢?

偶然看到《健康日报》这样一篇:心情不好,一切养生都是徒劳。心情不好的时候,再怎么用护肤品,也无法保持年轻的容颜;心情不好的时候,再好的补药也不能让精神保持年轻。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

世界上90%的健康问题都与情绪有关。俗话说:病由心生,相由心生。健康,最重要的是养心。

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执着于眼前的小事,下意识的把不如意的事情放大。如果你和坏人纠缠,你一定会输得很惨。尘埃落定,我的心情被毁得面目全非。但是有时候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做一个大心脏的人,会容易很多。

学点健康知识,做你最好的医生。也许你能明白,健康只是你的家。

中医大家都知道,健康是身体的本质,身体是骨和血之家。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功能活动。五脏为一的概念反映了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统一的有机整体。

简单来说,身体就像一个房子,你的血肉骨骼肌肉就住在里面。无论哪里有变化,都直接影响你的健康,所以你的健康只属于你的家。

人有五脏五气,从而产生喜怒哀乐和恐惧。

——《黄帝内经》。苏文。阴阳学说应该像一幅大画”

健康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自己的欲望。各种变态的情感杂念,都是人性中的贪婪和无知。健康需要自己管理,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中医伤寒第一人郝万山曾在《不生气就不会生病》一书中指出:“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最主要因素是疾病。”

古代中医把疾病的病因概括为三个方面:外因、内因、内外因。

外因是指感受外感风、寒、热、湿、急躁、火,以及传染病、邪气;

内因是指由于内源性喜、怒、忧、思、悲、惧、惊等过度情绪或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过长而发病;

内因和外因是指饮食不当引起的疾病,性功能障碍以及刀枪虫兽坠落造成的伤害。

其中外因和内外因都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预防来控制和调节的。只是过度情绪或持续的负面情绪导致的疾病内因愈演愈烈,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所谓“病从心起,魔从心生。”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54岁的男人,因为心情不好,腹痛腹泻14年。原因是他创办的公司因经营失误倒闭,妻子带着孩子离开,带走了部分剩余资产。更让他气愤和不安的是,妻子嫁给了公司的一个董事,让他的坏心情一飞冲天,拿酒泼在他身上。

《黄帝内经·灵枢》对此病的论述中说:“人在悲思时极度悲伤,人可能生气,气上不下,伤肝。”

据医圣仲景的古方《引领精神疾病治疗巨变》分析,抑郁症发病与肝的关系更大,其次为心脾。肝气亏损、脾气亏损、心气血失调都是抑郁症的重要病机。

如前所述,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有:内源性情绪的七种情绪变化。至于情志,中医理论中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相互对应的。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为君官”、“五脏六腑之主”、“精神家园”。因此,情志引起的异常变化首先影响心脏的功能,然后分别影响其他脏腑,最后使整个脏腑功能混乱,各种抑郁症状也由此产生。

大家都知道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积极向上,而消极的情绪会使人感到压抑、悲伤和痛苦,甚至绝望和沮丧。也可以想象,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不良情绪的影响而失去理智和正确的思维。

我相信几乎每个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都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

但仍不排除有些人会失控:让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失控,或者干脆不想控制,比如暴力下的报复——一种攻击性的愤怒——杀人或者谋杀。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随意起床,总是精心计划。这两种情况可怕吗?

郝万山曾经说过,“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心理是指精神,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情绪、性格、能力的总称。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而人类头脑中的这种反应能否直接指向“我们的思想”?

欢迎留言评论。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完美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身体,独立的头脑,独立的思想,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转移。

但同时,作为一个人最大的缺陷,在认为自己最完美的同时,很难承认自己所有的缺点,这也是一个人最不完美的地方。-我

人是像半个神一样的生物,人是一种混合物的生物。白天,我不止一次告诉自己,自己是多么的卑微,平庸,可怜。-马其顿的菲利普

人在吃喝拉撒的时候,屈从于人性不可言说的需求,就会出现各种情况。作为一个大脑,我会有很多感受,可以让我觉得自己卑微(比如吃喝)和卑鄙(比如耶戈),同时也容易变得自大,看不起别人。

人在否定自己的时候,也会肯定自己。人类有人类高贵的一面:“爱自己”。但人类沉湎于这种高贵,会看不起我们的四肢,存在于我们身体粗糙的血肉中,但同时又纳闷,这样简陋的公寓,能招待这样高贵的客人和我们的思想。

我们是像神一样的生物,有思想,会思考。

我们不仅可以接受知识的输入,还可以通过思考使自己的思想产生结果,然后有条不紊地输出知识(思想)——思考的结果并展示给人们观看或聆听。

“人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崇高精神,上帝最重要的杰作,创造的奇迹,奇迹中的奇迹。”——英国学者罗伯特·伯顿《解析忧郁》

人与人之间的神一样的生物,有思想,会思考。思想是一种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心情、情感、性格、能力都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即思想的结果。而当我们情绪化的时候,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我们用的只是思想的结果。

用健康的主观意识控制负面情绪,

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来控制那种攻击性暴力下的报复行为,

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去影响悲伤、痛苦、绝望和抑郁。

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确保我们心灵的健康可以确保我们的情感健康,也可以确保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能身心健康吗?答案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

健康是你一个人的家,健康之路是漫长的,充满了诱惑和迷茫,但是在这条健康的道路上,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更新,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好的收获!期待大家身心同时得到健康——心理健康,情绪健康,身体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