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乡村旅游调查报告

种类丰富、层出不穷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北京人旅游的主体。“吃农家饭、住农家乐、干农活”的传统乡村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品牌多样性、内容丰富性、体验差异性的要求。北京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品体系,包括山水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和节庆旅游产品。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13个区县共有344个村,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167个,占现有民俗村的49%。民俗旅游户数发展到2万多户,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约有6万人。观光农业示范园354个,大部分以采摘、垂钓、养殖为主。一些民俗旅游村依托大型旅游景点,形成“观景点、吃住民俗村”的发展模式;一些民俗村依托固有的旅游元素,让游客与当地人或表演者一起玩耍、生活或工作,如唱歌跳舞、看戏、种花养鱼、摘水果、种菜、学做菜等家庭手艺,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用科技知识;有的还利用历史遗迹发展“红色旅游”,组织游览,客观地观赏具有地方特色的老房子、古建筑。

在北京的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山区,以及西北六环外的平原浅山区,都有一批度假村。他们充分发挥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地广阔、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产品。有的采取“前村后园”、“以园养村”、“以村促园”的经营模式;有些依靠温泉来建造温泉度假村、游泳池等。,使度假者通过温泉浴达到医疗保健的效果;还有的依托景区,游客白天在景区欣赏风景,晚上在度假村休息娱乐;其他人依靠高尔夫球场、滑雪度假村、足球场、羽毛球场和其他体育设施和森林来吸引市民度假和观光。

乡村旅游新业态8种。

北京市旅游局根据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总结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绿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国风园八大乡村旅游新业态。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安金铭指出:“这八项产品的推出,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无突出特色的局面,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为了规范这八种新业态的发展,北京市旅游局还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标准和评价。

集休闲、娱乐、知识、教育功能于一体的乡村酒店,将农业、生态、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昌平区的乡村酒店分为温泉疗养型、特色餐饮型、体验农耕型、餐饮会议型、采摘休闲型、田园风情型、拓展登山型、特色风情建筑型等。朝阳区重点国际驿站以家庭(户)为基本旅游接待单位,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实体。它接待的群体主要是国际游客。外国游客住在国际驿站,可以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参加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其他特色活动,参与人们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欣赏独具中国或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介绍,大兴区的新采摘绿篱园、密云自然生态渔村都值得一去。此外,北京发展较好的休闲农庄还有通州区的河阳休闲农庄、通州区的天地和庄园、昌平区的中科杰奥休闲农庄、延庆县的怡清源休闲农庄。房山区重点养生山吧,依托山地资源,以绿色养生、修身养性为经营理念,将绿色养生理念融入乡村旅游,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兴趣。

建立促进产品创新的有效机制

产品创新是任何市场的永恒主题。游客的需求在不断更新,北京市旅游局倡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机制。积极收集游客旅游需求信息和旅游市场动态变化,积极创新现有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内容、档次和类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升级。这也是北京乡村旅游业一直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的成功秘诀。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市旅游局还以科学规划引导旅游产品创新方向;市农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政府部门以投资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国际投资、公民投资和居民互助合作社为产品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北京旅游局和标准局不断为新的产品业态建立标准,这也保证了创新产品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