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桩漫谈
东汉以前,很多文人兵士都会休息,站、坐、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种普通的健身技术。梁武帝之后,达摩在汉朝教游(此时达摩已六十七岁,是天竺王三子之子,见高僧传、梁武帝传、圣旨、祭文),有洗髓舒筋等法。在唐代,有两个派别,即林佶和密宗。十八罗汉——印度统一叫阮吧,然后还有分叉教派,教派很多,不胜枚举。外行多,标新立异,五花八门,方法很乱,众说纷纭。所以这种技术并没有发展起来,而是被分化了。早在500年前,它就已经形成了。
宋以后改为静心待法,也是一个有同有异的门户。而且坐法不够自然具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法师传》全军覆没,我们古代圣贤的遗产被抛弃,优秀的学术被无形摧毁。很遗憾。
日本接近这种手法的人不少。在努力学习之前,他们首先专注地站立冥想,他们得到了各方面的提倡和支持。他们确实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深造,但也是支离破碎,只有鳞片和爪子。
我一直对祖国的遗产感兴趣——养生、拳击、特殊爱好(这和我小时候生病有关)。在得知青年时期的养生之道后,他一方面请老师访友,努力学习,另一方面阅读古籍,认真理解,同时根据老师朋友的指导和《内经苏文》书中所包含的道理,夜以继日地练习。虽然受限于个人知识和其他条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50多年的经验证明,他不仅有健身防病的功效,对很多慢性病也没有效果。养生桩是一项学术和医学运动。参加这项运动的人不分年龄性别,不分体力,没有限制。有病的人治病,没病的人防病。运动的时候不注意姿势,也不注意姿势的先后顺序。他们主要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四肢得到适当的锻炼,即静中生动,动中宁静。
这种运动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发挥内燃,加强各系统的新陈代谢,因此可以调整、恢复和加强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对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有明显的作用。50年来,没有一个人被滥用,90%以上有效。
这种运动可以加强人体的吸收和排泄。古人云:“取其精华,洗其糟粕。”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种自力更生的运动,也就是说,它对人体及其部分身体有着无穷无尽的作用。比如,弱者可以通过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强壮,如果人体的某个系统或器官出了问题,可以通过运动消除问题,健康者可以更健康,容易体验到无穷的利益。
这种运动不同于一般的运动。它是一种运动与休息相统一的运动,是一种在运动中、休息中锻炼的方法。因此具有调节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功能,使人体各部分在高级中枢神经的控制下密切配合。养生桩既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锻炼意志的一种功夫,所以学习养生桩的人一定要重视这种运动。粗鲁、浮躁、愤怒、焦虑、后悔、患得患失和侥幸心理都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读书人必须避免。
对于治病的人来说,学养生桩的大多是久病的人,药石刀针不好使。但是,他们不应该气馁,应该积极锻炼,积极治疗,精神焕发,有韧性,时刻做好反复斗争的准备,从而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如果他们悲观、失望、愤怒和焦虑,不起床,如果他们暴露在寒冷中,这将不起作用。医生常说,病人要心情愉快,学健康桩的人首先要心情愉快,虚心理解站桩的意义,耐心坚持锻炼,让精神焕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以自己摆脱疾病。
练养生桩,一定要心态平和,排除杂念。“神不溢,力不锐,意不显,形不破。”神态要轻松,刻意深刻苍劲,力度要稳。虽然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道理,但是初学者不容易理解,而且主要是依据天意,而不是片面的形式问题,意在整体和内在。不要对整体的统一做出局部的破坏,也不要让外部的行动影响内部的推敲,而是要全部结束。第五是要恭敬、谨慎、用心、和谐。对人对事要恭敬谨慎,有慎重实际的意思,任何事情都不要说硬话,不要做软事。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内心和外表应该具备的养生条件。从个人角度来说,他应该是善良的,最好拿孩子的行为来说。从一个父母的内心到人,在修行方面,就是“只要他精神饱满,就不想看起来像个骷髅”。这才是修行的应有之义。
健康岗是根据病情设计的,其相关的神经和肌肉系统自然也是因人而异的。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修养、气质等特点也与设计有一定的关系。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一定要考虑合适的姿势,运动和休息的时间长短,身体负担的轻重。教师要充分了解情况,妥善安排,学者要重视。修养不够的人,刚学的时候往往会有幻想,随意的活动或者死板的坚持,所以一定要仔细体会,在实验丰富后才能解决。主要原因是他们应该从过去吸取教训,而不是从过去吸取教训。他们不要聪明,不要愚蠢,要开朗,要努力。离开身体,别无所求,而执着身体,是一种错误。力量是从外部获得的,思想是无意中被操纵的。如果你本着以上所述去努力,去仔细体验,不难得到无穷的变化和奇妙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