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气功练习

1.调息,调息和调息

练功的方法,首先是在调整气息、身、心上下功夫。所谓调神,就是有意识地控制意识活动,这是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是“禁欲”,摆脱杂念,达到“静”的状态。第一次练气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打坐关系到效果,所以常常急于安静,导致急躁。越练越烦,越难安静。所谓“静”,就是通过“有意防御”,把“思”变成“只思”,进而达到“不思则罔”,宁静快乐,无忧无虑。所谓“有意防御”,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某项活动上,或者试图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意守”最常用的方法是呼吸的意守和“丹田”的意守相结合。丹田指肚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意式呼吸和意式腹相结合,称为“气贯腹”。气体渗入腹部的一般方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横膈膜缩小,腹压增大,使小腹鼓起,仿佛气体通过肺部吸入腹部;呼气时,小腹回缩,仿佛气体通过肺部从小腹出来。此法是气功产生良好效果的主要措施,既能健脾,又能沟通心肾。

所谓调息,就是有意识地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渐达到无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活下来了,如果你死了。开始训练时,随它去吧自然,不强求,慢慢达到从有声到无声,从短促到深沉。最好练习“关琦丹田”法。至于“大周日”“小周日”之类的运气方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学会。

运气就是有目的地引气,打通经络,有目的地顺气,通过深呼吸和停止呼吸来运行周天,古代也叫“闭气”、“吸气”、“行气”、“运气”。如果运气袭击了患处,给自己治病叫“行气”;如果你运气好,出门就生气给别人治病,那叫“分气”。

调息的意义在于提高呼吸效率。虽然每分钟通气量减少,但潮气量增加,肺活量增加,呼出气和肺泡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说明消耗的能量最少,获得的氧气最多。而且由于缓慢的呼吸运动,使胸腹部的压力有节奏地变化,对内脏器官有温和的按摩作用,从而改善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

所谓身体调整,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整身体分支,站,坐,躺,做事。这五种情况都要配合自我调节和调息。身材调整的总要求是脱衣,舒适自然,不拘小节。好的,直立不晃动,注意路况,通过腹部呼吸,呼气提肛,吸气放松。

直立,双脚与肩宽平行,双膝微弯,躯干挺直,胸收腹,双臂半举向前,弯腰时手腕弯曲如球,双眼半闭,盯着鼻子,然后调息,称为“三圈站桩”。

坐,有自由式和盘腿式两种:自由式,选择高度合适的椅子。坐在凳子或床上,双脚着地,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背上,手掌并拢放在小腹前,眼睛半睁,看着鼻子,或双手合十像佛眼半睁,看着手指。盘腿坐,有单盘腿,双盘腿,自然盘腿。单盘腿就是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盘腿是先将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再将左小腿抬起放在右小腿上,两小腿交叉,脚掌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盘膝是两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双脚压在大腿下。上身姿势和自由泳一样。运动要准备软垫,腿麻的时候,自我按摩后接受运动是可行的。

躺下,适合身体虚弱或失眠的人,睡前可以这样做。最好是头微微前倾的右侧卧。下手掌在枕头前自然弯曲,掌心向上,上手掌自然放在大腿上,掌心向下,或者在腹部,手掌压着腹部。腿部的姿势是下部自然伸直或微弯,上膝弯曲120放在另一条腿上。

做有两层意思:一是根据工作性质采取合理的不易疲劳的姿势,配合腹式呼吸。它的精神实质是,你可以随时随地修炼丹田;二是指导尹、太极传等各派动态功法,姿势、动作多种多样,学者应择其一,认真贯彻。

总之,调整身体就是调整身体,让身体符合训练姿势。形式的要求。

2.练气功的要领

著名气功大师认为,练气功要掌握以下要领。

(1)放松与安静相辅相成,顺应自然。放松和安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全身放松可以促进安静,安静之后必然会表现出全身放松,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放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的放松,而这种放松必须掌握放松和坚持不懈的状态。平躺更容易让全身放松,但在摆好姿势后,要稍微晃动一下全身,以达到平躺的舒适感。站姿和坐姿的维持需要一定程度的肌肉紧张,但也需要最大限度的放松。放松的另一个方面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放松全身的肌肉,让全身有一种舒适放松的感觉。此外,还需要消除紧张,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所谓静,是指,相对的静而言,你可以在呼吸中进出寂静,感觉无忧无虑。在意识方面,你强调你可以通过保持意识和排除杂念来进入宁静。总之,放松是练习的关键。掌握得好,很快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掌握不当,就会经常出错。

(2)练心练魄。

气功的“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刚开始练气,一定要从练肺气(呼吸气)开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不同,采用的呼吸方法也不同。即便如此,无论什么技巧,大多都要求呼吸要悠哉、均匀、细、长、缓。训练有素的人一分钟呼吸两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气的练习一定要由浅入深,由快入慢,循序渐进地练习,不要求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的深呼吸。第一次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被心意所感应。当你练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达到自然规律的呼吸。所谓修行:第一,排除杂念,达到寂静;第二,要留在腹部,让全身发生更深刻的变化。新手很难快速摆脱杂念。需要练习一定时间才能逐渐减少杂念,达到静的要求。

如何在练习的过程中把练习的意图和练习的精神结合起来?当你开始练习呼吸时,你也应该有意识地保持呼吸,以帮助你尽快练习呼吸。保持深度和长度。均匀呼吸形成后,注意腹部随呼吸的起伏。呼吸练习非常熟练的时候,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到达腹部。这时候可以简单的留在腹部。这样两者才能紧密结合,实现神与神的统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3)情绪平衡,心情好。

在气功治疗中,一定要强调情绪平衡和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每次工作后都会感到舒适和愉快。

(4)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在最初的练习中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药效,效果是随着练习时间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的。训练方法虽然不是很复杂,但需要熟练掌握,练习一定时间才能达到。以内功修炼为例,可以先掌握姿势,锻炼深呼吸。当你精通深呼吸时,你可以加上停止和关闭。在你熟练的停止和关闭呼吸后,你可以添加无声的单词,然后你可以将舌头添加到上颚。这些动作比较熟练,你可以一步一步的掌握,往往很流畅。

(5)训练与培养相结合,紧密结合。

所谓训养结合,就是训练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不注意合理休息会是战胜疾病的障碍,所以训练和休养一定要紧密结合。合理的休息应该包括: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心情乐观,饮食适度,体力活动适度。这些内容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乃至一生都要注意,往往是战胜疾病,获得健康的保障。每次练习都要贯彻训练和培养并重的要求。比如练内功或加强操时,练半小时后,可以放弃呼吸和腹部停留,单纯放松,仰卧休息10 ~ 20分钟。养好后可以继续练,效果也很好。

(6)固定功法,适合工作时间。

目前全国流传的武术很多。有些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效果良好;还有一些方法只是个人在实践,没有充分宣传,或者很少有人使用。现在还很难确定效果如何。练习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1 ~ 2种适合的练习,不仅容易掌握,而且容易取得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己掌握练习操的要求和方法,不断锻炼。大部分在锻炼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严重的会产生偏差。出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力度过大,盲目追求深度和缓慢,或者盲目追求某种感觉,导致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至呼吸紊乱,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等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轻微到明显,由轻到重。当它开始显现时,就比较容易纠正,而且需要的时间也很短。如果已经形成偏差,纠正起来会比较费力。因此,在练习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纠正,避免出现偏差。

3.锻炼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训练场所。安静的环境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在室外练习,最好选择树林、草坪、花坛等空气清新的地方;在室内练习时,也要保持空气流通。练习的地方光线要暗,有利于更快的安静下来。但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不宜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是避免吹在脖子后面。其次,摆脱烦恼,工作前开心。剧烈的身心活动应在工作前20分钟停止,以保证练习时全身肌肉放松,心情平静,有利于调整呼吸,保持安静。工作前脱下外套应松开腰带,这样可以放松全身肌肉,自由呼吸。如果是水平的,要脱下外套躺在床上。练之前要排除排便。

还要注意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初学者每天练习一次,10 ~ 15分钟。熟练的练习者每次可以增加20-30分钟的训练时间。在养老院或家里疗养的,也可以每天练3-4次功夫。练习期间,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营养,去掉烟酒嗜好。同时要注意避免七情的干扰,保持情绪稳定。练完后,不要急着站起来。应该先用双手擦脸,轻轻揉眼睛,然后慢慢站起来,活动活动四肢。但需要注意的是,饥饱之后,不宜练习;当你发烧、腹泻、重感冒或身体疲劳时,你应该停止练习。

初学者练气功的七点建议

文字:张映雪

很多人不相信气功。他们会这么想:气功是什么?气功只是消磨时间的无聊之事。老年人打太极拳,练气功,很正常。但如果一个年轻人喜欢气功,在他们眼里,那简直就是异端邪说。各种善意的忠告或者冷嘲热讽,会像潮水般涌向这个年轻人。甚至他们也会这样看待气功。传播气功的都是骗子,练气功的都是傻子,被骗的傻子。

我们这一代穷人不在乎生活,不相信自己的潜力,只在乎权力和金钱,只相信虚伪的爱情。我们可怜可怜的气功界,做了那么多让人误解自己的傻事,出了那么多骗子,到这个地步不正常?

对于不相信气功的人,我真的不用多说。因为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跟告诉气功不练怎么办的人讨论,简直是“秀才遇到兵,所以说不过去”。任何试图反驳气功或者对气功一窍不通却对气功感兴趣的人,都需要做一些气功的基础练习,然后让事实说话。如果像我说的练完气功就想反驳气功,那就证明气功就是一堆没用的垃圾。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气功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遵循。可惜的是,很多气功爱好者要么认为这些原理太简单,难以遵循,要么根本不知道这些原理,所以练了几个月或几年气功也没有什么进步,最后不得不放弃气功。

这些原则包括:

一:在意志最清晰的时候练习。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练习者错过气功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传统气功界总说练习的最佳时间是午夜(晚上11到凌晨1点)和中午(11到下午1点)。我想问一下,这个时候,人的精力通常处于低谷。他们如何体验练气功?除了昏昏沉沉,毫无章法,你什么都感觉不到。

气功的练习就是意识的练习,是一个意识不断向前的过程。中午或者中午的时候,你的意识通常处于一种杂乱无章、昏昏沉沉的状态。这个时候的练习,你是在“逆水行舟”,而不是“顺水推舟”。最适合初学者的是“顺水推舟”。你在意志最清晰的时候练习,你很容易前进。只要走了一步,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下一步就不难了。一步一步走下去,最终会到达彼岸。最愚蠢的是,你迈不过这一步。当你的思想分散时练习会阻止你迈出第一步。也许有人会问:练气功就是练意识,如果意识散了,我不就应该调整一下吗?但这只适用于训练有素的人才。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最好是在意识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时候练习。最大的反对是在精力下降的时候练习。如果在精力下降的时候练,很快就会对气功产生厌倦。因为气功占用了你的时间,什么也没发生。

所以早上你刚起床,精力充沛,练气功非常合适。

二:内外环境都需要安静。外部环境是指一个人的物质环境。初学者练气功怕被打扰。不断的打断会让你心烦意乱,心烦意乱是练气功的大忌。当你在练气功的时候,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最好是一个安静的房间,关掉手机复印机,顺便告诉别人“请不要打扰。”同时,你要带着平静而愉快的心情走进这个小房间。平静愉快的心情是你的内心环境。如果你悲伤、生气或激动等等,你有强烈的情绪。这个时候不适合练气功。虽然练气功会把你的心情调整到平静,但是你悲伤的话语会让你忘记悲伤,你的激动会让你平静,你的愤怒会让你意识到愤怒其实是不必要的。同理,这只适用于那些训练有素的人。对于初学者来说,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练气功。

三:遵循自然的原则。气功是一个过程,一个意识不断前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人为的鼓励,只要走对了路,就会看到沿途的风景。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切都会发生。你播下一粒种子,只要用正确的方法浇水施肥,种子就会长成一朵花,你不需要担心。请记住:自然。只有天性使然,才能避免偏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当你走在意识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很多风景,也就是气功中的“气觉”和“幻术”。不要太在意。记住,你不是它。气感只是一些生理反应,幻觉是一些意识反应,而这些只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该遵守被动和自然的原则,绝不主动去追究。

四: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其实练气功的人有很多目的,很多是很功利的。你总是想从气功中得到一些东西,或者你想要健康或者对生活的理解。这些要求并不过分。太多的是从气功和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中获取功名和利益。不管你的目的是不是功利,都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只要要求努力工作,莫问就会有收获。练气功要两三个月才能显现效果。慢吗?很慢。气功没有什么快。只要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要你播下种子,种子迟早会变成花朵。你在担心什么?有一定的功利心是合理的,这是你练气功的动力,但不要被功利心盲目驱使。很多气功练习者,一旦有所收获,就会立刻被更强烈的功利心所驱使,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就,失去冷静的头脑和理智,于是问题就产生了。

五:每次练习都要让自己经历一些事情。在气功的练习中,“技”这个词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很多人练了很多年,还是原地踏步。有些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境界。所以每次练习都要有进步。练习之后,你要考虑自己是否比昨天有进步。如果没有进展,是什么原因?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总有不察其奇的欲望,但总有察其奇的欲望。(我:边界,延伸到极致,就是万物的归宿。)这句话的意思是:永远湮灭你认同天地奥秘、道之意志的意志,永远让你的意志思考气功的原理。你需要不断学习气功的理论,思考它的原理,体验它的方法。

每次练习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半个小时以上,最好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太短,你体会不到气功的效果。如果时间太长,也许你会厌倦气功。新手可能连半个小时都达不到。你感觉自己好像已经静坐了很久,但一旦睁开眼睛看时间,也不过几分钟而已。没关系,慢慢来。一开始,你只需要练习十五到二十分钟。慢慢的,你很快就能练到半个小时。

六:让自己放松,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初学者来说,体验气功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松身体,进一步放松意识。气功有“三调”之说,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作为气功练习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对于初学者来说,慢慢放松自己可以打开气功的大门。放松是全身的放松。你的脸、脖子、肩膀、手臂、胸部、小腹、大腿和小腿都需要放松,尤其是额头。悲伤的人是与气功背道而驰的人。只有放松额头,才能让心灵更年轻,打开进一步意识训练的大门。额头的放松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一种叫“拍照”的偏差。

可能有人觉得放松太简单,忽略了。你错了。你认为你足够放松,但还不够。对于初学者来说,你永远不能放松。只要你的气功练习更进一步,你会发现你可以更放松。

气功功法种类繁多,包括几十种佛教,尤其是密宗,有点眼花缭乱,数不胜数。但是所有的肢体姿势都强调你必须保持脊柱直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脊椎会越来越弯曲,能量的运转会越来越不顺畅。练气功肯定会对脊椎有反作用,一定要站直。在脊椎上,一个是下背部,一个是背部,这两个最重要。年纪大的人总是腰酸背痛,你的脊椎已经开始老化了。你坚持练气功,能量经过腰部,腰部就变年轻了;当能量通过背部,背部就变年轻了。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你需要在训练时保持脊柱直立。

七:压抑与练习无关的意识,感受自己的全身。气功说到底就是锻炼人的意识。通过意识的练习,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集中他的意识。所有与实践无关的意识似乎都有点多余。气功的意识集中在气功体系中。有个术语叫“故意防卫”。气功练习有很多有意防御的部分。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有意防御自己的腹部,有意防御体外的东西,有意防御一个虚幻的场景。但是在所有的正念中,你会发现你总是要去感受自己。注意整个身体会创造一种平衡。你一心想呆在下腹部。你的意识太集中在身体下面了。这是有问题的。能量越来越集中在你的小腹。这不是好事,很危险,能量必须疏导出去。你需要感觉你的身体来达到平衡。你想保住腹部,照顾好全身。其实气功里很多经典都是这么告诉我们的。这些经典使用“内省”、“闪回”等术语。说白了就是感觉全身。请注意:我感觉在身体内部,而不是外部。

我可以保证,只要你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三个月,你就会由衷地感叹:气功就是这么神奇,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