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说到刮痧的疗效,“刮痧”很重要。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色、黑色斑点或黑色水泡,称为“刮痧”。这是刮痧后的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几天后可自行消失。发疹的过程是血管扩张直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在皮肤局部形成瘀斑的现象,这种血块很快就会塌陷消失。“疹”,用现代显微镜观察,是皮下组织毛细血管内的淤血。这种人为的“创伤”正是西医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既然是治病,自然是治病救人,减轻痛苦。为什么要给自己的身体增加新的伤害?中医的理论解释是,大部分疾病都是气血凝滞所致,“痱子”是邪气的排泄产物。“萌”即“给邪以出路”,从而改善气血平衡。
从现代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刮痧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来协调人体组织器官的整体功能。这种整体平衡的概念就是中医科学的内涵。“bubbing”的皮肤是红色的,看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再红也不用担心,因为对皮肤无害。红斑的颜色通常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消耗”越多,颜色越深。反之,病情较轻,“淤青”较少,颜色较浅。总的来说。皮肤上的“淤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晚于1周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伤皮肤,还会因为这种活血化瘀的方法而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皮肤比以前更健康。
刮痧在人体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排出毒素,舒筋活络,调理阴阳。在我国,传统的刮痧疗法是一种简单自然的民间治疗方法,将嫩竹板、瓷片、瓷碗边缘、小勺、铜钱、玻璃或边缘光滑的苎麻浸入食用油、酒、水或油脂中,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反复刮擦皮肤表面,直至皮肤出现红斑或瘀血斑,以达到止痛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治疗夏秋季发生的疾病,如中暑、风热感冒、胃肠道疾病等。
现代刮痧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古人刮痧的基础上,遵循经络的运行和病理特点,使用特殊的刮痧器械或水牛角刮痧板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的润滑剂,更广泛地治疗疾病的外治法。刮痧疗法以其防病治病、保健强身、无需服药、简单易行、见效快等特点,深受内科患者的喜爱。
“拔罐”也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俗称“拔罐”、“吸管”,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起初只是用一个带小孔的角管套在患处吸脓,所以在一些古籍中被命名为“角法”。关于拔罐治病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晋代葛洪281到361写的。书上提到用羊角法治疗肿胀,用的角就是羊角。鉴于当时此法盛行,应用时不易引发意外,葛洪特别告诫要慎重选择适应症状。书中强调:“痈、瘤、痈、筋结、痈,不宜针灸治疗。人少不如祸。”这显然是合理的。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所列的大部分症状真的不是拔罐的适应症。
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切割加工的竹罐代替牛角。竹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大大有助于这种疗法的普及和推广;同时,竹锅质地较轻,吸拉性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在隋唐医书中,王韬的《外国台湾秘笈》是最重要的一部。
如果说隋唐时期是兽角和竹壶交替使用的话,那么到了宋金元时期,竹壶已经完全取代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也从“吸筒法”变成了“角度法”。在操作上,从简单的煮拉法进一步发展到弹药筒法。也就是说,将竹壶放入按照一定药方配制的药物中煮沸备用。必要时,将锅放入沸水中煮沸,用热力拉在穴位上,起到药物的吸引和外治双重作用。
到了明朝,拔罐已经成为中医外科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外科著作都列出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吸脓,治疗痈肿。与上一代相比,吸拉方式有所改进。常用于将竹筒直接放入多种中药的汁液中煮沸后直接吸食。所以,竹筒也叫药简。这种熬制取出药盒的方法,在明清一些重要的外科著作中,如《外科大成》、《医案金镜》等都有描述,可见这种方法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
到了清朝,拔火罐有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创新。竹罐虽然便宜易得,但吸力差,干久了容易裂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到了清代,出现了用泥土制成的陶罐,正式提出了“拔罐”一词。对此,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一书中有详细描述:“江油、闽中有杯,窑户有售。它们和人的手指一样小,腹部两头很窄,让嘴巴有生气的感觉。凡患各种感冒者,必用此壶。”同时,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而是通过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吸拔脓血疮的界限,应用于多种疾病。
同时,在吴尚贤的《李璇骈文》和齐宏远的《外科心要》中,对拔罐在中国的起源、用法和适应症都有较为清晰的介绍。
刮痧拔罐作为中国医学的瑰宝,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人们钦佩它的简单和实用性,它将在未来的人类历史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