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抗疫题材诗词选
?以诚相待?在给予韩国的援助资源上,中国贴出了韩国著名诗人许筠的?肝胆相照,冰壶映寒月?诗,诗本身也反映了中国与朝鲜半岛源远流长的文化联系,蕴含了中朝两国人民交往的历史轶事,表达了今天仍风雨同舟的邻居之情。
徐军(1569-1618),本名端福,是焦山、星佐、鹤山、百越居士等。人们经常拿它和李贽比较。但是就他们的家世来说,父子二人都是状元,几乎可以和宋代的苏轼相提并论?苏三?是的。而在某一点上,它甚至可能是苏轼羡慕的对象。我们一直流传着才女苏小妹三出秦观的传说,但这更可能是一种文学解读,而徐梅(徐景藩,字)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她的诗名在中国家喻户晓,引起朝野轰动,使京城士绅争相阅读她的诗《游仙》,并吸引了许多世家大族争相抄袭。
朝鲜宣祖二十七年(1594),徐俊考文科,成为左的正式谋士。他的著作很多,如《行赋手稿》、《闲情录》、《代诗删节》、《洪吉童传》等。《洪吉童的故事》是韩国历史上第一部谚语小说,几年前被翻拍成电视剧,风靡一时。作为朝鲜知名学者,徐允多次出使明朝,也曾在朝鲜担任外交工作,接待明朝使节。其中,中韩两国民众最感兴趣的是他与明代学者吴明基的交往。从中国捐赠的物资附有一首送别诗“送吴从军回国”。全文是:
国有中外不同,夏天人也不同。
上岸都是兄弟,何必分楚越。
肝胆相照,冰壶映寒月。
倚玉让我觉得脏,吐珠让你绝美。
做龙时间长,是离别战术。
关河路险象环生,秋郊炎炎。
这是一次谨慎的旅行,所以不要停下来。
东创还在打,海奥天天流血。
脸子肯定是生的,但秦却失去了舌头。
不要对九夷不敬,要体谅强夫。
诗中的吴就是吴明基,浙江惠济人。明朝万历年间,他担任徐观澜的幕僚,加入明军,帮助后者安定?乱的是什么?。吴明基到朝鲜后,不仅辅佐军务,还看到当地文学繁荣。他的诗相当不凡,担心会在战火中灭绝,同时又感慨?昨日周官收诗,三汉不收;大师删诗不如三韩,差远了。于是我以孔子修订《诗经》来鼓励自己,开始收集和修订《朝鲜诗选》。《朝鲜诗选》是中国人编辑的第一部朝鲜诗集,对中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许云是这件事最大的帮手,被邀请为该书作序。
许云和吴明基一见钟情,说明两人相识已久。在他们的诗中,许筠称吴明基为文科状元,称赞其人品才情,而吴明基则推崇其为状元之才。起初,吴明基刚到朝鲜时,住在徐观澜的军用帐篷或客栈里,给接待访客带来不便,使他们经常消失一天,仿佛与三秋分离。许云的《伍兹先生鱼在柬》把这份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说:?野亭荒凉的门半开着,月影在帘中徘徊。露虫更喜欢在邱琳编织。今晚一个老朋友会来吗?宋代诗人赵师秀写了这首诗。梅黄时,家家都被雨水淹没,池塘边绿草如茵,蛙声阵阵。约好午夜不过来,把棋子敲落鼻烟?的意思,还有等待、期待、焦虑的感觉,几乎充满了溢出的纸张。同样,吴明基也是如此,他连续四次向许冠兰举报,要求搬出。最后,许冠兰在他的不断打磨下终于答应了。吴明基得偿所愿后,直接住进了许云封家。
就这样,在齐飞战争和文学的日子里,许云和吴明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在?陈辰的混乱?略平,吴明基要回国的时候,许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诗中说,天之下,山川异域,中外有别,但人不分华夏,亦不分义地。因为中韩同属一个语言、一个物种,都生活在汉字的文化圈里,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所以两者没有区别,没有隔阂。之后连续使用了几个中国的历史典故。肝胆相照,冰壶映寒月?一句话转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传?爱了心,失去了勇气?还有唐代王昌龄的《芙蓉客栈与新建分手》?洛阳亲友互问,一块冰心在玉壶?如名句,并以此表明兄弟情深。此后笔锋一转,感觉时光飞逝,离别之日不期而至,但一切都要结束,只愿玉子一路平安。诗末表达了朝鲜局势还没有完全转危为安,希望玉子向明朝皇帝表个情,继续帮助他,他会继续努力。
?内联东流中国援印中的中印友好图是玄奘大师写的诗?内联东流,西树千年。。玄奘是世界闻名的僧人、佛教徒、哲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他是中印友谊的化身,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诗是中印友谊历史的生动见证。
关于玄奘的一生,最著名的故事是他去印度取经。回国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主持翻译佛经。玄奘虽然翻译了很多经典,但文学创作并不多,尤其是传世作品。幸运的是,在上个世纪,我们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一些材料。敦煌文献S373是用签名复制的?大唐三藏?虽然关于作者写的五首诗已经有了学术案例,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这一点。大唐三藏?是玄奘法师。在这五首诗中,有两首是关于国内旅行的,三首是关于在印度旅行时的经历。其中一篇是《天尼莲河七言》,全文是:
尼罗河向东流去,
一旦沐浴在黄金中,人体是柔软的。
从那时起,谁在另一边登陆,
看西方千年佛树。
这首诗应该是玄奘初到内联江时写的。尼连河,现在叫帕尔古河,是恒河的一条支流。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河沐浴,后在离此不远的西方菩提树下成佛。菩提道场位于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市,是世界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玄奘从大唐到印度十几年。花了很长时间,首先是因为这也是他的心路历程,全程?一路走,一路学?。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介绍,玄奘每经过一个国家,都会拜访当地的著名僧人,学习相关的经典和理论,而且也时有发生,一呆就是一年左右。此外,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也是客观原因。关于取经的方式,玄奘写过一本书《大唐西域记》,后世的《西游记》就是根据他取经的事迹写成的神魔小说。取经之旅虽然没有后者写的那么有经验?八十一难?但是其中的艰难险阻确实是非常可以想象的。玄奘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自然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里说,尼罗河向东流,逝者已身浸其中日夜?金人?。?金人?是释迦牟尼佛的指控,佛教传入中国有机会吗?金人梦,白马骆驼经?典故。“曾经”?《西域传》描述天竺国时,提到了?据说明帝梦见一个金色的人,他长大了,有一个明亮的屋顶,并问他的大臣。还是:?西方有一个神,名叫佛,身长六尺,颜色金黄。?皇帝于是派使者到天竺,问佛道。。也就是汉明帝曾经梦到的?金人?高大庄严的他问大臣们是哪里的神,有大臣告诉他是西方的?佛?于是明帝派了包括蔡澄在内的十八个人去印度求法。历尽艰难,蔡澄一行拿到经书,骑着白马回到洛阳。因此汉明帝建立了白马寺,作为最初的官方道场和翻译场。
玄奘说尼莲河沐浴释迦牟尼,使他身心清净,最后登上了?彼岸?。这里吗?彼岸?一语双关,不仅指释迦牟尼在现实的尼龙河沐浴后落地,还指佛法?这个世界?过去,他逃离人世的苦难,登上?净土?。同时,诗中也问,释迦牟尼开智之后,有没有人胜其境界?西方的菩提树,摇曳了几千个春秋,却从不寂寞。远方的人会一直留在这里打坐。
巧合的是,据《慈恩传》记载,玄奘初到菩提树下时,恰好是个和尚?谢霞?所以,远近千人聚。在佛教传统中,和尚和尼姑应该从农历四月十五日开始在寺庙中生活三月。夏天?。成功完成的日期称为。谢霞?届时,当夏天结束,秋风送爽时,僧侣们会聚集在法堂,分享他们闭门修行的经验。在涅莲河当地,菩提道场无疑会是僧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于是玄奘也在这里待了八九天,和大家一个一个地祈祷,期间争论不休,震惊不已。第十天,那烂陀寺派出四位高僧大德迎接,玄奘随行,到达西方的目的地。此后,玄奘继续在印度游历、修行、讲学十余年,声名鹊起。回国后,他拒绝了唐太宗给予的巨大世俗诱惑,潜心译经,促进了中印文化的深入交流,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云海朝日?中国附上明代李日华赠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一首诗,作为对意大利的援助。云海荡晨阳,春色尽天涯?。这可以说是中欧文明交流史上的一幅美丽画卷,有明朝的日常生活,也有跨越时空的浪漫色彩。
李日华(1565-1635),浙江嘉兴人,万历二十二年(1592)进士。起初曾任江西九江知府、瑞昌县令。后来被人污蔑,调到河南汝州通州,再调到西华县。其间,他母亲去世,丁友在家,他就用这个在家里养了父亲十几年。再次做官时,他在南京担任官职,辞官回乡赡养父亲。其父死后,丧事过后,他成了礼部尚书保程思。后在朝廷奏陈政事,在太仆寺升至。最后,办完一件差事,我再次辞职,回到办公室。著有《田集》等。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他是冷漠的,与事无争的。同时,他对书画、文学非常精通,藏书数万卷。《文远传》记载,他与董其昌、王维俭等交往甚密。世人所称的博物君子?。
李日华应该是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江西工作时认识利玛窦的。利玛窦向他展示了许多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异物?,两个人也抬出来了?戏说?,是一片广袤的山川,涵盖了西方的风俗、政治、宗教、天文,以及利玛窦在中国的经历和他未来的计划。李日华被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于是写下这首《致西方大国利玛窦》。全文是:
云海在晨曦中摇摆,乘风使夏紫。
向西六万里,向东一片寂寥。
浮世如寄,处处有你住。
那就像一场梦,到处都是春天。
李日华在《紫涛轩杂贴》一书中记录了他与利玛窦的交往以及写这首诗的背景,可以说是一个极好的注脚。舒云明嘉靖年间,利玛窦带着十个人航海漫游来到中国。该团行程六万余里,途经千余个国家,历时六年到达越南,后转道广东。到达岭南后,其他同伴因为不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相继生病死亡。只有利玛窦幸存下来,并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了如指掌,可能还会说广东话。李日花说?麻豆发紫碧眼,面如桃花。当人们崇拜他时,人们爱他,相信他是个好人。。
利玛窦展示了玻璃屏风、一沙漏的鹅蛋、圣经经典等?异物?。李日华对精美的沙漏和书籍很感兴趣,并详细记录了它们的特点。前者像个鹅蛋,但里面有沙子,可以来回反转,可以反复漏沙,功能可以计算时间。西方经典书籍镶嵌着黄金珍宝,纸就像美女的肌肉。仔细一看,是用这个国家特有的树皮做的。
另外,通过聊天,李日华了解到?大西在中国以西六万里,地名瓯海?当地有很多老虎、豹子之类的犀牛。人们以狩猎为生,但也有水稻、小麦、蔬菜和刨花等作物。?文为一体,不知有儒释道,全国圣人皆神教。神以为原生生物之主也设庙和殿?。在政治上,国家有三个大师,一个是教育,一个是会计,一个是听力。所有人都怕聋子,只有教育和会计互相尊重。,即它的中心组织是三条腿站立的,但是用?聋哑人以教皇为首,还有各级负责具体教育的老师和税务员。同时指出,教皇虽然独揽大权,但不是世袭的,必须由人民提拔,由受人尊敬的人担任。所以人在掌权的时候,普遍年龄大了,疲于应付各种杂事,人们并不羡慕。这些与现实历史中的欧洲政治略有不同,更像是罗马教皇国的格局。估计利玛窦诱骗李日华以梵蒂冈为欧洲的中心机构,构建了一个可以与中国皇帝的宫廷制度相媲美的政治图景。
当然,最让李日华感兴趣的是西方国家对天文学的看法。说天地万物原理与中国不同,说天上有三十二层,地上四面悬空,可容人;太阳比地球大,地球比月亮大。地球最高的地方有一个缺口,太阳和月亮旅行。如果合适的话,它只是为了遮阴而吃。五星高度不一样,火最高,水最低,金木中间土质不均匀,周日出行有延迟?。相关观点与当时国内主流天文学明显不同,但李日华听后并没有做出大惊失色、痛斥荒谬的失态。相反,他指出?他的话都是根据图来的,也挺有用的?,显示了当时中国学者的开放精神和知识结构。
李日华叫利玛窦?那些从远方得道的人?他当时五十多岁,但脸像二三十岁,可能是因为西方人和中国人身体特征不同,加上身体保健好。利玛窦从遥远的西方大国漫游到中国。不再是计划了吗?,?他真是以天地为步,生死为梦。比起磨流沙的来临,压抑的奇怪吗?所以诗是情感部给的。
这首诗描述了西方大国和中国被海洋隔开。利玛窦不畏浩瀚的大海和浩渺的烟波,毅然向着朝阳所在的东方,乘风而去。一路六万余里,孤舟一只,只有夏紫作伴,但他对此感兴趣,他百看不厌。来到中土之后,山川奇异,物候奇特,但生命本来就是暂时送到人间的(这里用的是道家思想),只要你过得安稳,那就是你的故乡。所以他从未梦想过回国,而是融入到这个异域的春色中,度过一生,修成自己的道,传自己的教。
从李日华的描述和诗作来看,他和利玛窦也可谓一拍即合。他本人并不认为利玛窦的观点是异想天开或荒诞不经,而是理性地理解和辨析。同时,利玛窦的修道生活与道家和儒家的精神是相互理解和融合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亲相爱的。其实这也代表了晚明士人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中国以外世界的理解和接受。比起清代士人的自满和浅薄的认知,真的是一团泥。同时,从利玛窦的角度来看,他的艰难来华可以说是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促进了中欧文明的交流。他与李之藻合作的《明朝大通用地理图》至今仍是国家之宝,在世界文明交流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首诗,一段历史,一段爱情。事实上,中国派往韩国、印度和意大利的诗歌就像是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史的缩影,分别代表了中华文明对东亚的影响、中国与印度的互通、中国与欧洲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这三个也可以代表三个历史时期和三种文明形态的交汇点。至于当下,这些诗句也说明了当下的抗疫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化格局下的人类大事。?人类命运* * *同体?,它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