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保健如何帮助延年益寿?
心理养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苏文《古天真论》中所倡导的“无事自然,气随,神从,病常平安”的心理保健方法和苏文《四气调种论》中提出的“四气调神”的方法,为后世的心理保健奠定了理论基础。
《养生八记》中的“养生需定力”:“终日饱而无心,真是养生之大戒。”下定决心,不断努力自我完善,才能让生活变得有趣,有益健康。老年人要戒杂,因为杂导致分,分导致累,累导致病。清澈的眼睛滋养着大自然,清静是滋养精神的重要内容,如果你清静浮躁,百病皆可生。
《养性延寿录》中有句话叫“安静的人会活得更久,急躁的人会向你开枪”。安静不仅能滋养心灵,还能保持它的形状。如果精神和外形都合拍,可以活得更久。据研究,悲伤、绝望、迷茫、内疚等情绪会严重干扰人体免疫功能,引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过度抑郁、厌世等抑郁、性格内向,不仅抑制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还会引起食欲不振,癌症发病率高。长期恐慌会导致肾上腺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和心率升高,长期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调查发现,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是快乐、乐观、平静、善良,热爱生活的。乐观通过大脑影响精神活动和一般活动。乐观可以使体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自动调整并处于最佳状态,使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促进身心健康,更有效地适应环境。
心理健康的人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多听愉快的事情,多交开朗的朋友,并从中受到感染。可以多交几个好朋友,乐闻善举,喜忘忧,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不仅有利于人际交往,还能让人多想想自己有利的一面和友善的一面,感到快乐。要有坚定的信念,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培养体育、音乐、文学的爱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陶冶自己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