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养生策略。
“治未病”就是:
(1)重视健康,预防疾病。在《黄帝内经》中,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正气存之,邪不可为之”的说法,并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加以应用,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健体,才能预防疾病,只有注重养生,才能强身健体。拍照的目的是调整精神和意志,保持安静,不受干扰。把精气藏在里面,避免情绪过度变化,开朗乐观,从而达到滋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异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服从四季的变化,与外界环境保持和谐。要求人们饮食适度,生活规律,努力工作但不能使其过于劳累,同时戒绝禁欲,保存精气。反对“以酒为浆,胡作非为,醉进家门,欲竭其精,消散其真”。否则会导致疾病和早衰。此外,在长期练习的基础上,我们创造了许多有效的健身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和易筋经。
(2)预防疾病。疾病发生后,一定要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防止其扩散。比如用健脾和胃的方法来治疗肝病,因为肝病容易波及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治未病”。孙思邈是唐代的一位伟大的医生,他非常重视在疾病发生之前对其进行治疗。他把疾病科学地分为三个等级,即没有生病的,想生病的,已经生病的。他反复告诫人们“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然。”他的治未病理论主要集中在养生和防病治病两个方面。他的《千金方耀》一书包含了一整套养生延寿的方法和措施,极具实用价值。余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医家,他深知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刻内涵。他的《医门之法》一书,就是本着未病先防,早治的精神。比如中风门里的人参补气汤,是抵御外感之风的预防措施;比如《血瘀劳》一文,力劝男性放弃,希望自己的病能早点治,而不是等劳病了才发病。强调在疲劳达不到的时候,要调整荣卫,戒淫好色,积少成多,使疲劳难以成材。叶是清代名医,对疾病的预防和变化有深入的研究。他在《论温暖》中指出“要定居在一个没有恶的地方”。温病属于热证,热盛易汗,易伤津液,耗津液。因此,保护津液和阴是预防措施,也是控制温病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在《伤寒论》中提出了护津液、防阴伤的思想,实际上与叶“在无邪之地工作”的思想不谋而合,体现了防病的思想。此外,东汉的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健身法,晋代的葛洪强调气功养生,注重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经验也十分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