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乙肝患者如何养生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乙肝等慢性病通常病程较长,病程反复较多。久病不愈不仅是对患者健康的侵占,更是对患者毅力和与疾病抗争毅力的考验。要赢得这场斗争的最后胜利,需要医患之间的互动——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和患者坚持不懈的自我调节。只有双方都在一个地方努力,才能事半功倍。肝病三分治七分养。乙肝的治疗包括饮食、情绪、药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肪饮食、适度的日常生活、不过度劳累、开放的心态都是乙肝患者保持健康的方法。另外,合理的药物调理也很重要。乙肝稳定期不宜继续抗病毒,但选择中药调养较为理想。以乙肝宁为例,该方剂由茵陈、丹参、牡丹皮、党参、白术等组成。,能健脾祛湿,活血散结。一方面可以清除残余炎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受损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预防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总之,只有调治结合,综合调理,才能充分保护肝脏。1.你对饮食调理了解多少?饮食要多样化。肝炎患者不需要强调禁忌,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有营养。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免疫物质的“原料”。适当吃一些鸡蛋、牛奶、豆浆、瘦肉、鱼汤,有利于受损肝细胞的修复、生长和更新,可以缩短病程,降低慢性肝炎的概率。同时要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注意保持体重,防止因肥胖导致脂肪肝。肝炎患者要特别注意不要吃太多的糖,因为人体的三大代谢主要靠肝脏。如果患肝病后大量摄入糖分,必然会加重肝脏负担,诱发糖尿病。另外,得了肝炎后要禁酒,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对于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等,服用中草药或中成药为宜。2.控制情绪也很重要:肝炎患者要注意保持乐观。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惧、惊”这七种情绪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只要正常调节,是不会导致疾病的。如果有强烈或长期的七情刺激,就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脏腑功能和气血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因为“肝主怒”,肝病患者更易急躁,而慢性乙肝患者则长期患病,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担心疾病本身的危害,否则整天闷闷不乐会影响睡眠和食欲,甚至加重病情。总之,良好的心情对肝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3.运动要适量切记:一般来说,治愈半年以上的甲肝或戊肝患者可以参加剧烈活动。但是,乙肝患者即使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也不能认为已经治愈。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才能彻底治愈。这时候也要注意活动量。应尽量避免球类运动、参加体育比赛等激烈活动。随访两年多没有改变的,只能像正常人一样锻炼。在肝炎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活动期,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是治疗的关键。在恢复期,休息原则是:动静结合,适当运动。比如户外散步,日光浴,太极拳。运动量要逐渐增加,不要太累。患者每天应休息10小时以上,原则上饭后卧床半小时至1小时。总之,坚持以上原则,一定会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