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和古代的时间表怎么比?
这是西周时期使用的十二小时制。汉代命名为子夜、乌鸦、平旦、日出、食时、角、日中、日晷、日落、黄昏、人定。也用十二地支表示,子夜23时至1时为子时,1时至3时为丑时,3时至5时为印石时,依次递归。
午夜:十二点的第一个小时。(23时至01时)。
丑鸡:十二点的第二个小时。(01至03: 00)。
印石黎明、晨曦等。时间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03点至05点)。
石矛的日出,也被称为太阳的开始,指的是太阳刚刚出现和冉冉第一次升起的时间。(05时至07时)
早上吃饭的时候,也叫早餐等。:古人“早晨吃饭”时,是早餐时间(07:00 ~ 09:00)。
四十孔,又名鱼日等。:临近中午,叫角落。(09: 00至11: 00)。
午盘又称日正等:(11: 00至13: 00)。
在太阳落山之前,也叫日落等。当前位置太阳向西落下。(从13到15)。
申请定时喂食时,也叫日店等。:(从15到17)。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被称为日落和傍晚:它意味着当太阳下山。(从17到19)。
黄昏,也称为一天中的傍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空将会一片漆黑。世界昏暗,万物朦胧,故称黄昏。(从19到21)。
扩展数据:
1.中国传统时间单位。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中医养生小时。
节,每个节叫做一个小时,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时辰以地支命名,从子夜开始,到了子夜就是子夜,到了正午就是正午。
宋?苏轼?《陕西省开湖六条》:“今天,司前门已经建成,虽然每次涨潮时它都要关闭一两个小时...想进出大门的,都得提前进出,不会坐等大门关上。”卿?孔桃花左:“昼短夜长,三小时之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天子赴宴。”
2.一般指时间或时间。靳东对《西厢记》第一卷的解释是:“没有一个时辰我不怀念,没有一个夜晚我不梦见。”西游记第四十九回:“这一切工作就是太麻烦,耽误了时辰。”?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十三章:“这叫:不是你不报,是时候未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