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两家如何看待中医养生文化?

现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人们最关心的是健康,而不是养生。你要么走进书店,打开电视,要么与人交谈,各种健康知识扑面而来。这说明人们对保健的重视。

追根溯源,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儒道思想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建设灿烂中华文明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医学、中国人和中国社会。

当前,这股传统养生新旋风的兴起,深刻地表明了儒道智慧不仅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在科学养生方面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催生整体观念

现在我们最常说的词就是“和”,这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它把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之道,即“立天之道,阴阳之道,立地之道,刚柔之道,立人之道,仁义之道”,要从天推断人事,从自然发展中认识自然,认识自然,模仿自然,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技术。

基于这种和谐思想,中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文化的开山之作,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应该与自然、万物共存,和平相处。人们遵循自然变化的内在规律,吃饭、生活、工作,随着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然后,顺其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可以减少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违背和破坏自然,必然会受到自然的制约和奖励,从而引发疾病,损害身体。

中医经络养生把人体脏腑经络的盛衰联系在12小时,环环相扣,非常有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及中医饮食保健、中医情志保健,也是儒道两家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中医保健的整体调节优势。如果孩子脾胃虚弱,不能多吃冰淇淋,老人肠胃功能不好,晚上要多喝粥。按照这个自然规律养生,同时也要注意“虚邪偷风,有时避之”,也就是“把心思藏在里面,才能平安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