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科学还是迷信?

首先,我希望你能解释一下

(1)“游助”一词最早出现在苏文。“古时候神医以阚为座,以稻草为狗。人有病求医,北方骂人,十句话就治好了。古愿从枝,亦是此理。”唐代王导的《外台秘笈》中有“游助支”。最迟在唐代,游助成为中医体系的一个独立分支。明代,太极医院设立了十三个医术分科,游助分科是最后一个分科。据马谡《苏文朱正法危》记载,“祝病人其病之源,以告神。”也就是诅咒疾病,求上帝保佑。游助是一种通过祈祷咒语来治疗疾病的古老方法。后人把用法术治病的人称为“诸游科”[1]。但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发掘后,有学者对许愿部分进行研究,得出了有争议的观点。学者魏源认为许愿是一种诅咒,是驱走疾病的原因[2],而学者张立君认为许愿是指磨疣时祈求上帝的方式,后来成为巫术的专用词,“许愿”是对连冕文字的不可分割的诠释[3]。(2)根据元代以来“游助为南神”的论断和徐逢恩《李成》卷三的记载,说游助是湘西郴州(今湖南沅陵)人,其神功传世,即后来的郴州之术。

第二,诸游客发展简史

五十二病证中巫术与祈祷的方剂多达30首,约占总方剂的1/10 [4]。其中,诸游科仍属于巫术和祈祷的方法,是神秘的,但在苏文,游助已成为以“化精为气”为核心的中医理论之一。明代十三科有游助一席,《百官随书录》记载中医系“有二医欲禁”。虽然游助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但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必要将其神化。到了清代,“游助”在民间特别是郴州地区盛行,并逐渐被当地的巫师所依附,使其充满地域色彩和浓厚的迷信色彩。

三、处理方法和原则

朱友客治疗疾病的工具和方法都很方便。一边念咒,一边呼吸,一边行走,一边画地等。都加进去了,屋顶草、蚕、币泥、土块、葵花籽、桃枝等等东西都是现成的[5]。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迷信的形式。其实是最原始的心理治疗,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它具有心理治疗的医学内涵,其医疗功能通常淹没在念诵咒语的道教宗教活动氛围中,不为世人所体察。古人很早就知道七情六欲之外还有不明原因,归结为“鬼神致病”,在现代其实就是心理因素致病。公元前400多年,希波克拉底就认为语言也是医生治病救人的工具之一,祝尤科治病也应该是这种基于语言的心理暗示疗法。

四、疗效案例

福建蔡安娜治疗一名未婚女青年。年轻女子失眠、呆滞、消瘦,但理化检查“无病”。她多次服用中西药物,一直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焦虑。蔡用文字祝患者病因,使患者心情舒畅,症状消失[6]。

五、作者的意见

笔者生长在湘西北部山区,从小就亲身见识过类似朱由科的神奇。比如孩子受到惊吓,需要请“爷爷”烧香念咒用针扎手指,卡在喉咙里的鱼刺用水就能轻松取出。有很多村民画符号治病,卖各种奇奇怪怪的草药。不知道是故弄玄虚还是真的有效。我接触到的应该是后来的郴州艺术,里面有很多迷信的东西。作为一种医术,我相信它是存在的,只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带有巫女的地域特色。但不可否认,诸由科的早期发展一直是中医“情志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心理医学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1]罗,汉语大词典(精简版)[M].上海:汉语词典出版社,1997:4445。

[2]魏源《五十二病方》祝由法[J].湖南中医杂志,1998,(1)

[3]张立君,五十二病方研究[J].中国医学历史杂志,1997,(3)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组,52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56-78。

[5]张立君,五十二病方方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7(7):144-147。

[6]王,,刘辉,中医心理治疗[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