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天方夜谭...一个幻想。
一是体现在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
《学记》曰:“师也,师也,故学为王。”意思是:老师是能从他身上学到治国之术的人,他能让人成就帝王之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尊敬老师。历代帝王,除了汉明帝、周武帝等少数帝王外,大都因为地位的变化而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德”不复存在。有的甚至是先敬后仇,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典型之一。
朱元璋虽然是从草莽起家,却深知依靠武将征服天下和担任文官的奥秘。所以早在他上战场的时候,就积极招贤纳士,广纳文人。宋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很长一段时间,两人的关系都很亲密。朱元璋不仅称赞宋濂“满宇宙诗书”,还称赞他在论道、论经方面的非凡才华。朱元璋称帝后,深受他器重的宋濂成了儿子朱标的老师,辅导太子十余年。然而,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冬,在丞相胡与宋濂的长孙被打成胡党之后,已经退居二线、闭门谢客的宋濂也无辜受到了朱元璋的惩罚。虽然被马皇后救下,免于斩首,但还是被发配到茂州(今四川茂县),71岁死于流放...
在老师成名的今天,即使是超一流的老师,也会在非常有限的广度和深度上受到尊重。如果不以老师的名字命名,比如歌手、电影明星、著名相声、评书演员,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达不到名师。如果说他们的说话、唱歌、表演是艺术,那么教学就是艺术,仅此而已。如果一个老师因为他的特殊技能而出名,他的“老师”就会被扔进另一本书里。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那个“家”无论如何总是比“老师”更辉煌更光荣。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立达中学为例。当时,朱光潜、丰子恺、夏丐尊、茅盾、郑振铎、叶圣陶、朱自清都是这所学校的名师。因为两人都是文化名人,所以大多把他们尊为作家、批评家、艺术家而不是老师。只有余冠英,一位著名的学者,永远不会忘记他所做的事情。有一次,他在大学的讲坛上动情地说:“我的老师朱自清,和屈原一样,有一流的道德文章。没有朱自清先生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不会有今天……”这一切虽然和教师默默无闻的职业有关,但绝不是唯一或重要的原因。
二是表现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形成的一对日益尖锐的矛盾。
有句话叫“爱子冲先生”,但是不容易啊!随着“小皇帝”效应及其忧虑的加深,“爱”与“重”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大部分家长尊敬老师,重视教育,但也有一部分是“爱孩子”而不是“敬老公”。有时候甚至两者尖锐对立,都要对老师负责。与明朝的马皇后相比,这至少要“落后”六百年。
据《明史》?据《马后传》记载,李希贤在为君王讲授经学时,用笔管击伤君王的头颅。明太祖朱元璋大怒,准备怪罪李老先生。为此,马皇后一听到消息,就劝说太祖,举一反三地说:“比如你让人做锦缎,你只能让他们剪,你不应该当老师。“意思是:给孩子选老师,跟着老师走,就像叫人给材料做衣服一样,要让他放心大胆地去裁剪。所以,千万不要怪老师保护你的孩子。朱元璋听了她的话,松了口气。在这里,我们不妨谈谈助人为乐:虽然家长不应该“为孩子责备老师”,但老师伤害学生,也不能不认真反思和自责,更不能因为有些国家还用法律保护老师打骂学生的权利,就永远保护老师的缺点。著名作家魏巍说得好,“对某些老师来说,打骂等体罚当然是盲目的,但总体来说,确实属于封建意识的残余,需要坚决肃清。”
时至今日,这个比喻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因为体制内的“应试教育”,头脑中的享乐欲,家庭中的溺爱温床,构成了今天教育的三座大山。要想动其中任何一个,都需要包括父母在内的千军万马的齐心协力。
第三,表现在学生甚至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认识脱离实际的“空白”。
这个“空白”要求老师是“模范”,不能出任何差错。殊不知,这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在理论上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
诚然,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迪斯多雷所说,“教师是学校中最重要的老师,是最直观、最有教育意义的楷模,是学生最生动的榜样。”但这只是教师的一个理论方向和实践规范。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孟维哉先生说得好。他说:“我没上过中学,我忘不了初中和高小和大学(包括军校)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他们很多人批评过我,有人骂过我,有人打过我的手板。都不介意,谢谢,想念。我不能要求我所有的老师都是圣人,何况我自己也是个顽童!”
应该说,即使是圣人,也难免会犯错。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千古楷模、万世师表。就连这位“以德配天地,古今之最”的圣人,也不止一次犯教育错误。但他的弟子,尤其是那些被他视为死物、被他诅咒的学生,并没有因此对他不敬。
颜回(袁)是孔子第一个得意门生。然而,他未能幸免于暂时的不公正和终生的冤屈。有一次,颜回路过厨房,偶尔碰到灰尘,掉进了米筐里。这顿饭,按照儒家伦理的规定,必须先献给圣贤圣贤,然后师生才能吃。颜回心想:这脏饭是献给先贤的吧?亵渎他们?如果拿了又扔掉,显然是浪费。于是他抓起一些脏米饭,吞了下去。没想到这件事传到孔子那里,变成了“颜回偷菜”。好在孔子后来要求明察秋毫,不仅洗清了自己得意门生的冤屈,也为今天留下了“知人不易”的典故。如果这一次受了一时的委屈,那么另一次就受了一辈子的委屈。根据论语?进阶和历史记录?《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离开魏国去陈,经过(今河南长垣县西南)时,因相貌酷似而被囚禁,当时是鲁国一个掠夺、屠杀狂电人的地方。颜回终于来到孔子身边,却发现满腹牢骚的孔子破口大骂:“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回理解老师无辜的苦楚,恭敬地回答:“老师,你还活着。我怎么敢死?”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君子“一日三救”。作为孔子,不仅是那天,以后也没有反思自己在这件事上冤枉了颜回,但是颜回并不介意,因为他尊重自己的老师。
宰予、玉子和子贡也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在批判学生的过程中,极其主观片面,一下子把他们三个都杀了,并且嘲讽辱骂。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孔子不同形式的尊敬。
能言善辩、蔑视礼教的宰予,对孔子长期坚持父母死后要守丧三年提出不同意见,并与之争论。孔子因此有失偏颇。有一次,我看到宰宇在学习的时候打瞌睡,就骂他“朽木难雕,粪土涂墙也无用。”甚至当宰予问他五帝之德时,孔子还讽刺地对他说:“宰予,宰予,你不是一个能理解五帝之德的人!”被嘲笑的载誉把这些当成老师的鼓励,于是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后来在齐国做官,终于做出一番事业。
玉子,“看起来很糟糕”,是丑陋的。基于此,孔子认定自己是“有才”之人,不可造。玉子为此努力工作,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后来,他走遍长江流域,传授孔子的儒家学术思想,弟子达300余人。这些事传到孔子耳中后,他不得不感慨:“我只从雄辩的刺耳话语中看到了屠杀;仅仅因为它丑陋的外表,我误解了玉子!"
至于子贡,孔子虽然认为他在修辞和口才方面与宰予不相上下,但对他的评价却比宰予还要差。说自己是个不被教导的学生,看重财货,猜错是非。但是,在子贡心中,孔子老师的形象还是很高大的。有一天,鲁大夫孙的叔叔在孔子面前诽谤他。子贡立刻制止道:“不要这样胡说八道!我的老师不是你可以诽谤的。别人的美德就像一座小山,可以被翻过;我的老师是太阳和月亮,没有人能超越他。如果有人一定要与日月争辉,甚至试图抹黑它以遮蔽它的光芒;那么,这根本不害日月,只能说明他不自量力!”
无独有偶,孔子弟子并不是唯一一个在批评谩骂中不忘尊重老师的人。2000多年后,京剧名家梅兰芳被老师骂得更加尖刻,但成名后,他尊师重道的态度更加诚恳鲜明。
梅兰芳六岁开始学戏剧,但条件几乎与戏剧脱节。他小时候长得比较好看,但是小圆脸,眼皮总是耷拉着,眼睛很难露出来;他应该善于言辞,善于调情。当时他比较害羞,不会说话,动作僵硬。他乐感很强,记忆力很好,教久了他很难记住四个老套的句子。所以梅兰芳一踏进剧场,就被长辈评价为“言辞不出众,相貌不惊艳”。有个老师甚至当面骂他“爷爷没给你饭吃!”这些都没有让梅兰芳因为自然条件差而被骂被看不起的气馁,反而激发了他刻苦学习、刻意创新的顽强毅力。后来他创造了高雅的梅派艺术,蜚声海内外,当年骂他的老师感到惭愧和后悔,就去给他道歉。梅兰芳真诚谦逊地回答:“没有你的教导,我不知道如何努力学习。我要感谢老师,永远感谢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从古至今,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总是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或情、理、法的完美统一。更需要加深了解,增加理解,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保证尊师重道的自觉性。
根据论语?先进录:颜回死后,孔子哭得死去活来。跟在他后面的人安慰他说:“你太伤心了,别伤着自己!”"孔子抽泣着回答说:"你不为这样的学生悲伤,人为什么要悲伤呢?"?!"但有两件事,本来应该是家长和学生误解了,但实际上他们理解了。首先,颜回的父亲陆埮请求孔子卖掉他的汽车,为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买一口棺材。子曰,吾子鲤鱼死后,有棺而无棺。我不能卖掉我的车,步行去给他买棺材。我以前是医生,没有车怎么走路进出?第二,孔子的学生要求厚葬颜回,孔子不同意。首先,陆埮明白,孔子因为没有汽车而步行是有失他作为前鲁国公爵的身份的。后一件事,弟子们可以理解,是对嵇作为大夫,按照天子的身份规格,用64人在院中奏乐跳舞感到气愤。所以,颜回虽然是他的得意门生,但也不能为了一个普通儒生的死而厚礼下葬。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孔子遵循的是礼仪,也就是“法”,反对葬颜回之礼;同时,他毫不犹豫地从情与理的角度向颜回的灵魂哭诉,说:“颜回,颜回,你待我如父,我却不待你如子……”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弟子们是完全理解孔子的,并没有因为很多具体的意见分歧和一时的委屈,以及实践证明的错误的褒贬,而改变对老师的崇敬。他们不仅出生时尊敬老师,死后也尊敬老师。
师生之间,自古物是人非,但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很难做到尊师重道,还有一个认识的阶段和改变的过程,“爱孩子”和“不重视老师”甚至“对老师负责”的矛盾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解决。那么,对于教师应该被理解但实际上被误解曲解的“误解”,学生应该而且非常有必要,完全可以独立填补这种脱离实际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