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初学者入门24种类型分析

《二十四式太极拳》又叫《简化太极拳》。1956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的一些专家组织的。在传统的太极拳上,删除了24种风格,采用了简化的太极拳。

24简化太极拳动作

准备潜力:双脚直立——手臂下垂——手指微屈——下颌力量较弱——下巴微收——舌抵上颚——眼睛向上看——全身放松。

一、起始姿势:左脚踏地——双臂前抬——双腿弯曲,双手按地。

二、左右野马分鬃:坐回蹲-收脚持球-转身上步-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与步牵手——坐回转身——以虚步分手。

四、左右膝别扭:坐回离开双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推。

五、挥琵琶:跟步并展开手臂——坐腿引手——虚步连手。

六、左右滚臂:转开手转掌——向后滚臂——坐回推掌。

七、左握麻雀尾巴:转腰撤手——握手收脚——转腰并步——弓步前棚——转腰摆臂——坐回划水——转腰并手——弓步前压。

八、右握麻雀尾巴:转身分手——牵手收脚——转腰跨步——冲前棚——转腰摆臂——坐后抚——转腰牵手——冲前挤——坐后引手——冲前压。

九、单鞭:扭臂——右脚扣——上身右转——勾脚——扭步——弓步推掌。

十、云手:坐回扣脚——转松钩——左云步——右云步——左云步。

十一、单鞭:捻钩——捻步——弓步推掌。

十二、高马:跟步收脚——坐腿屈臂——虚步推掌。

十三、右踏板:放上手踩分手,弓腿,收脚抱脚分手。

十四、双峰过耳:收脚手——停脚——弓步出拳。

15.转身左脚踢腿:坐腿换掌——转身分手——抬膝双手抱胸——分手登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蹲退步-仆步透掌-弓腿上升-独立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落地勾拳——磨脚旋转——蹲步——仆步过掌——弓腿上提——独立挑掌。

18.从左到右穿梭:转脚抱手-错步-弓步架推-转脚离开手-错步-弓步架推。

19.海底针:跟随向前——坐腿拉手——将手掌插入虚步下。

二十、闪臂:把手和脚——上一步分手——弓步和推。

二十一、转身移拳:坐回扣脚——坐腿握拳——挥拳移拳——转身收拳——上步停掌——弓步出拳。

二十二、像海豹:戴手转手——坐腿引手——弓步压手。

二十三、双手交叉:坐好扣住脚——弓步分手——双手交叉——双脚并拢拥抱。

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降臂降手——复足。

24式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与其他太极拳套路相比,24式动作较少,更适合初学者学习。边肖整理了注意事项,更有利于24式的探索。

第一,打坐,转僵,活下去。

冷静的头脑是明智的,而坚定的头脑是冷静的。48式太极拳初学者要以空杯心态学习拳架、桩功、理论,尊重老师的教导,树立学习拳的信心和阶段性目标。

身体通过缓慢的深呼吸和每个动作的节奏来进行拳击运动,从而达到掌握套路和矫正体型的要求。

冥想是为了让自己在练24式太极拳时更好的放松;意图是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想法。

二、步法和个人动作的练习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武术里有句话:“练拳前练步,练武前练桩”。可见步步态的重要。步态的学习看似简单,容易被初学者忽略。步态是稳定中心的关键。步态不正确,步态不当,会导致重心不稳。如果步子太小,太窄,脚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对,上身就会歪,重心不稳。因此,步形要准确,步伐要适中,前、后、左、右、居中,百会穴和银辉穴要始终在一条垂直线上。正如拳论所说:“若无断层,可屈可伸,立为标杆,活如车轮。”因此,步法的练习有利于步法的稳定和身体形态与步法的协调,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下基础。

第三,速度要均匀

太极拳宜慢不宜快,要慢慢练功夫,打好基础,先学会动作,掌握好要领。熟练之后,无论速度是稍快还是稍慢,都要保持自始至终的匀速。打一套《简化太极传》,正常速度是4 ~ 6分钟,有人练得慢,可以长达8 ~ 9分钟,但也不能太慢。玩一套《48式太极拳》需要8 ~ 10分钟,玩《88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

第四,意图不硬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主导的。做拳击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个安静、有遮挡的环境。练拳的时候不要和人说话。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驶姿势,量力而行。练的轻松点,别伤的太重,一不小心摔倒就更不划算了。

五、打拳如织网。

这是从太极拳在攻防上的实用性来说的。这方面我只练推手,没有实战经验。从理念上,我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太极拳的特长,太极功夫才会派上用场。

推手既然练粘在一起,就一定要在攻防中充分利用,否则太极传的优势就没了。事实上,灵活是通过粘在一起实现的。形象地说,在推手或者实际攻防中,无论来势有多大,多快,接触到我军就像撞上了一张网,进退不得自如,英雄无用武之地。

24式太极拳中的传统拳法更为深刻,因为它不仅是一种刚柔并济的拳法,也是一种注重养生的拳法。所以太极拳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掌握太极拳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太极拳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