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了老年人合理膳食的原则。2.设计日常饮食食谱(针对老年人)。3.说明老年人营养供给的特点。跪下。这是家庭作业。

老年人的营养与饮食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生理机能会逐渐衰退。改善营养,预防早衰和老年病,延长寿命,已成为老年学的重要课题。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有以下特点:

(1)热量需求。随着体力活动和代谢活动的减少,热量的消耗也相应减少。一般活动不多的老年人,每天6276 ~ 8368千焦(1500 ~ 2000千卡),就够了。如果继续吃不必要的高热量饭菜,就会超重,还会伴有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影响身体健康。

(2)蛋白质的需要。原则上应该是质高量少。因为分解代谢是老年人的主要代谢过程,所以需要丰富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应尽量供给,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50%以上,如豆类、鱼类等。相反,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老年人消化功能和肾功能的负担。如果你吃太多的鸡蛋和动物内脏,会增加你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对你的健康不利。

(3)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葡萄糖、纤维素和果胶。除了纤维素和果胶,其余都可以被吸收利用。它们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主要物质。食物中的糖分主要来源于谷物中的淀粉。此外,糖、水果和蔬菜也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老年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低于年轻人,约为300 ~ 400克,或占每日总热能的60% ~ 70%。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总热能供给量约为35011.71千焦(8368千卡),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为300-350克。老年人的碳水化合物供应应根据个人特点适当调整。肥胖老年人应限制主食摄入,增加活动量。当你饿的时候,你应该补充水果和蔬菜。另一方面,不伴有肥胖、体力活动动量较大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主食供应。同时,老年人的饮食要注意供给一定量的纤维素和果胶,它们能刺激肠道蠕动。老年人运动功能减弱,肠壁肌张力降低,容易便秘。缺乏纤维素的饮食会加重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4)对脂肪的需要。老年人的脂肪组织会逐渐增多,脂肪过多不利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脏。但如果脂肪吃得太少,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需要吃一定量的脂肪来保持饮食平衡。总的原则是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多的脂肪,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即多吃花生油、大豆油、植物油、玉米油等植物油,少吃猪油、酥油等动物脂肪。

(5)对无机盐的需要。无机盐参与人体内多种主要生理功能,合理供给老年人无机盐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对钙的利用和储存能力降低,容易出现钙负平衡。长期持续的钙负平衡是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除了坚持适当的运动,多接受阳光照射,时刻保证食物中钙的摄入(每天至少600毫克钙),对预防骨质疏松非常有益。牛奶含钙丰富,易于吸收,是老年人补钙的好食品。对于钠盐,老年人要适当限制。通常每日盐摄入量为5 ~ 10克,不宜超过8克。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老年人分解代谢往往大于合成代谢,细胞内液减少,体内钾含量往往降低。因此,应保证饮食中钾的供应,每天供应3 ~ 5克即可满足需要。瘦肉、豆类和蔬菜富含钾。

(6)对水的需要。老年人结肠和直肠的肌肉萎缩,排便能力差。另外,肠道内粘液分泌减少,大便容易秘。老年人饮水量一般认为每天2000 ml左右,以保持尿量在1500 ml左右。

由于以上生理需求,老年人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少吃多餐比较合适,暴饮暴食有害。也不宜过饥过饱。七分饱最合适,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饭菜要努力做到色香味形俱佳,营养丰富。做菜的时候要剁碎煮软,因为老年人的咀嚼消化能力稍差。饮食温度要适宜,不宜吃太粘、太甜、太酸、太咸、太油腻或油炸的食物。

老年人食物支持的原则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那些不知道吃什么的人是不足以生存的”。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强壮长寿,而饮食不当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古代养生专家非常重视饮食的适度,他们在饮食控制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宝贵的经验。以下几个方面可供老人们借鉴。

(一)美食节,避免暴饮暴食。

老年人消化能力差,肠胃适应能力差,暴饮暴食,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诱发心肌梗死。所以老年人饮食要有规律,尽量少吃多餐,不要饿,要吃饱,要定时定量。正如《忌养生》一书中所说:“所以,善养生者,必先饥,食不饱;渴了先喝,不要喝太凉的。饭量小的话可以算,但是不想多吃。”《备急千金方》指出:“吃饭有度,饥饿感适中”。

《寿世保元》也指出:“渴则不多饮,饿则不多食。”以上都是告诫人们饮食要适度,不能暴饮暴食。另外,老年人也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养病》一书中说:“无论粥、饭、零食,都要十分细嚼慢咽”。医学理论认为,“如果不想急着吃,会损伤脾脏,要细嚼慢咽。”

(2)忌肥、甜、稠。

所谓肥甘厚味,就是中医所说的糊味、厚味,一般指非常油腻、甘甜的精细食物。这类食物脂肪和糖分高,容易造成老年人肥胖。再者,暴食油腻食物还会使消化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出现消化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老年人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所以古人对此讨论已久,如《韩非子》中说:“甜而脆,酒厚而肥,口甜而形病。”明代的《寿世保元》一书中也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通脏腑,通血脉,使周身通顺,百病不治。养洋人的,求的是胃口,很好吃,饮食不佳的喜悦。虽体饱面兴,凉气浊于脏腑,精神衰弱,可存太和。”因此,老年人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奶油和厚味,使头脑清醒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不要偏科。

老年人的饮食要多样化,不能偏食、偏食。因为各种食物都有其固有的营养成分,多样化的饮食可以保证营养均衡;

如偏食、偏食,会造成一些营养缺乏,导致疾病。《宝胜路尧》说:“凡善,不可偏信,必伤而生痰;不要把所有邪恶的东西都扔掉,因为扔掉会让它们变得肮脏不平。”《黄帝内经》也说:“五谷为补,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补精。”说明一定要合理饮食,不能偏食。

(4)不要勉强吃饭

老年人厌食症有几种,生理性厌食、心理性厌食、病理性厌食。无论出现哪种厌食症,只要没有食欲,就不要勉强吃东西。积极的方式是调整饮食,加强身体活动,保持愉快的心情,创造轻松的就餐环境,做出优、香、味、形俱佳、能吸引食欲的饭菜。因为勉强吃东西会伤脾胃。梁代陶弘景曾在《养生延寿录》中指出,“不渴则胀”,“不饥则累脾”。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后天基础”。所以,注意节食,保护脾胃,是保证健康长寿的重要环节。

(5)忌怒后进食。

孙思邈说,“人要吃饭,要操心”。古人也说“饭后不能怒,怒后不能吃。”也就是说,吃东西要保持平静和吸收,这样可以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6)避免吃太冷或太热的食物

老年人应该在适当的温度下进食。过冷和过热的饮食都会损伤消化道黏膜,尤其是食管黏膜,时间长了会引起食道癌。吃多了受凉也会损伤脾胃。

老年人也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要切细煮透,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七)忌咸,宜淡。

中医自古以来就主张老年人饮食宜清淡,忌过咸。如果饮食过咸,盐的摄入量过多,就容易引起高血压,进而影响心肾功能。《内经》说:“味太咸,有壮骨、竭气、短肌、心气郁。”

“吃多了咸的会导致脉搏凝固哭变颜色”。医学理论上也说,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是“无脂酸咸”。除了在饮食上少用盐,在食物加工上也要用蒸、炖,多吃汤和粥,少用煎等烹饪方法。此外,有饮酒习惯的老年人也应忌酒。

(8)注意餐后保健

在坊,它说,“饭后,用污物漱口,使你的牙齿不败,你的嘴香”。“吃饱了就能走百步,经常用手揉肚子上百次,能把牙齿敲三十六下。把嘴弄得饱饱的,吃得轻松,造福于人。吃饱了就躺下。吃了就不会积累,反而会生病。”——尤《茶经》载:“以浓茶漱口,可解烦闷,健胃健齿”。古人的这些饮食原则不仅启发了我们,而且被现代科学所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保健长寿药方。

第三,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根据老年人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的特点,老年人的营养物质和热能供应应不同于中青年时期,现叙述如下:

(1)热能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活动量逐渐减少,能量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而肌肉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下降,机体代谢过程明显减慢。基础代谢一般比中青年人低10 ~ 15%左右,75岁以上老年人可降低20%以上。因此,老年人每天应适当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45岁以上老年人热能供应标准为男性9240 ~ 12600千焦(2200 ~ 3000千卡),女性7980 ~ 10080千焦(1900 ~ 2400千卡)。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8400 ~ 10500千卡(2000 ~ 2500千卡),女性7140 ~ 8820千卡(1700 ~ 2100千卡);70岁以上的人,男性7560 ~ 8400千焦(1800 ~ 2000千卡),女性6720 ~ 7560千焦(1600 ~ 1800千卡);80岁以上的人,男性6720千焦(1600千卡),女性5880千焦(1400千卡)。

老年人热能供应是否合适,可以通过观察体重变化来衡量。一般情况下,可使用以下公式进行粗略计算:

男性老年人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 × 0.9

女性老年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 0.92。

实测体重在上述标准值的5%以内为正常,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低于10%为消瘦,低于20%为消瘦,在5% ~ 10%范围内有高有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超重或减肥或消瘦的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因此,老年人应尽量调整热量摄入,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2)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利用率下降,维持机体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量高于青壮年,对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求量也高于青壮年。因此,老年人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极其重要。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的正常新陈代谢,补偿组织蛋白质的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有重要作用。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不低于青壮年。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60-69岁老年人的日供给量,男性为70-80克,女性为60-70克。70 ~ 79岁,男65 ~ 70g,女55 ~ 60g

80岁以上,男性60克,女性55克。大致相当于每天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1 ~ 1.5g,蛋白质热量相当于总热能的12 ~ 18%,并且要求蛋白质的供给有一半来自优质蛋白质,即来自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物蛋白质。

(3)脂肪

一般老年人的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能的25%。适当的脂肪供给可以改善菜肴的风味,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补充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为身体提供热量,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但是,过多的脂肪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会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因此,老年人的脂肪摄入量一般应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65438±0克以下。食用油的选择除了各种食物中含有的脂肪外,尽量少用动物脂肪,多吃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老年人也应少吃含胆固醇过多的食物,如动物脑、肾、肝、鱼子等。一般认为,对于空腹血胆固醇水平正常的老年人,每日膳食胆固醇不应超过500毫克,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

⑷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物质,可为人体提供约70%的热能。老年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糖耐量低减,故有血糖升高的趋势。而且一些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容易诱发高血脂。因此,老年人应控制甜食和精制甜点的摄入。一般认为,蔗糖的日摄入量不应超过30 ~ 50克。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淀粉,大部分可以从谷物和土豆中获得。其次,还可以吃一些含果糖较多的食物,如各种水果、蜂蜜、果酱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一般应占总热量的50 ~ 60%。

(5)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对老年人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平滑肌张力降低,蠕动缓慢,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适当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有效预防老年性便秘。同时,膳食纤维具有防治高血脂、胆结石、结肠癌、降血糖的作用。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注意膳食纤维摄入充足,日常饮食中应安排一定量的粗粮、蔬菜和水果。

㈥维生素

1.维生素A: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增强抗病能力,有抗癌作用,对老年人保持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奶油等。,也都是胆固醇高的食物,老年人需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所以维生素A的摄入也要有所限制。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可以从食物中选择一些含有胡萝卜素的黄色或绿色蔬菜,因为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另外,维生素A胶囊也可以口服,每周两次,每次1粒,每粒25000国际单位,但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2.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多见于妊娠分娩较多的老年妇女。老年人维生素D的食物供给量应高于中青年期,我国规定每日10微克(400国际单位)。由于皮肤中含有维生素D的前体,经阳光和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3,建议老年人适当增加一些户外光照时间,这样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有些需要口服维生素D制剂的人,要注意体内排泄缓慢导致蓄积中毒的问题,所以一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维生素E: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会损伤细胞膜,加速衰老过程。维生素E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稳定生物膜的结构,保护机体。根据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研究,人体细胞从发生到死亡,大部分可以分裂50次,每次分裂周期约为2.4年,因此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年左右。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维生素E可以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到120以上,并使细胞保持相对年轻的状态。因此,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的脂褐素(老年色素)增多,在其他组织内也有脂褐素沉积。维生素E可以消除脂褐素,改善皮肤弹性。此外,维生素E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具有抗癌作用。我国规定老年人维生素E的日供给量标准为12 mg,各种植物油是最好的来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口服维生素E制剂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每日剂量低于300毫克。

4.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营养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可用于防治感冒,预防癌症。保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如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牙龈和皮下出血);促进铁的吸收,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治疗作用;具有解毒功能,可拮抗组胺和缓激肽,预防过敏性和结缔组织疾病;参与脂肪代谢的调节,促进血液胆固醇的转化,降低血脂。临床上,维生素C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克山病、风湿病、出血性疾病、肝胆疾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化学中毒等疾病。因此,维生素C对老年人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体内血浆和白细胞中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下降,因此给老年人补充充足的维生素C更为重要。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维生素C供给量为60 mg,所以要经常吃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果能每天服用100 ~ 200 mg的维生素C片,对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5.硫胺素:老年人对硫胺素的需求和普通成年人差不多。但由于谷壳和胚芽中硫胺素含量较高,喜欢吃精米粉、饮食单调的老年人容易出现硫胺素缺乏。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四肢麻木或不敏感以及异常心音。因此,老年人的饮食不宜过于精细,适当吃些粗粮可以调节饮食,有助于预防硫胺素缺乏。还应注意硫胺素的其他食物来源,使饮食多样化。注意煮粥不加碱,防止硫胺素被破坏太多。粗粮、豆类、花生、瘦猪肉、肝、肾、心、酵母等食物都富含硫胺素,市售的谷类和谷类也是硫胺素的良好来源。我国规定老年人硫胺素每日膳食供给量为1.2毫克。

6.核黄素:脂溢性皮炎和膀胱炎是核黄素缺乏的常见症状。核黄素在食物中分布并不广泛,仅集中在少数食物中如肝、肾、牛奶、蛋黄、紫菜、口蘑、鳗鱼等。,而且在烹饪过程中容易丢失破坏,所以老年人要注意补充核黄素。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核黄素供给量为1.2毫克。

7.烟酸:烟酸缺乏可引起疖肿,表现为皮炎、腹泻、痴呆等症状。烟酸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胆固醇,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因此烟酸也是老年人非常重要的营养素。烟酸的供应每供应1大卡可提供5毫克烟酸。烟酸含量高的食物有肝脏、瘦肉、花生、豆类、粗粮、酵母等,但玉米中的烟酸是束缚的,不能被人体吸收。食用时,可适当用碱处理,使结合态烟酸转化为游离态,才能被人体吸收。

㈦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1.钙:老年人由于胃酸分泌和胃肠功能下降,体内代谢时钙储存和利用能力下降,常出现钙负平衡。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重量逐渐减少,大约每10年,男性骨骼可减少4%,女性骨骼可减少8 ~ 10%。骨质疏松症经常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生育频繁的老年妇女,严重者易发生骨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和恶化,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及豆制品、芝麻酱、木耳、海带等。,并经常晒太阳将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必要时,他们还可以口服钙制剂、骨粉和维生素D制剂。

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钙供应量为600毫克。

2.铁:老年人吸收和利用铁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是一个世界性的老年人营养问题。但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一般低于10%,饮食中植酸盐和草酸盐的存在以及胃酸的缺乏均可影响铁的吸收。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多为血红素铁,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影响因素少,一般吸收率可达20%左右。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大豆及其制品、黑豆、豌豆、芥菜、香菜、桂圆、猪肝、猪肾、乌鱼、虾、贻贝、芝麻酱等。另外,炒菜要用铁锅。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向世界推广应用中国铁锅。

3.锌:老年人缺锌可引起味觉衰竭,严重时可增加心肌梗塞、慢性肾炎、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因此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补锌。含锌量相对丰富的食物有瘦肉、鱼、豆类、小麦等,尤其是麸皮,饮食不宜过细。必要时也可口服10%硫酸锌溶液。

4.氟: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饮食中氟摄入不足容易引起龋齿,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粮食和蔬菜中的氟含量不高,很多地区的饮用水中的氟含量也较低,但茶叶中的氟含量较高。因此,提倡老年人适当喝茶,可以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5.钠:人体钠主要来源于食盐中的氯化钠,正常情况下不容易缺乏。但是,过量摄入钠是非常有害的。吃咸的食物可能会因体内钠潴留过多而导致循环血量增加,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脏病、水肿等疾病。因此,老年人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0g以下,而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g以下,尽量少吃盐制品和盐腌食品。

6.其他:铬是体内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成分,与糖耐量有关。还能降低血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老年人应注意膳食补铬。富含铬的食物有啤酒、粗糖、黑胡椒、瘦肉等。

硒与心肌代谢有关。缺硒会造成心肌损伤,增加一些肿瘤的发病率。老年人硒的供给不容忽视。硒含量相对丰富的食物有瘦肉、豆干等食物。

钾是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与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饮食中要有足够的钾供应,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老年人钾含量低,要注意膳食补充。富含钾的食物主要包括各种水果和蔬菜。

(8)水

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老年人饮水欲望降低会加剧体内缺水。因此,老年人要养成饮水习惯,每天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从饮食安排上,要适当增加一些汤和汤。正确的喝水方法应该是几次。早上喝适量的白开水有利于刺激食欲,促进循环。